分享

贾母两个生日,薛姨妈三个生日,红楼梦中的BUG如何破解?

 昵称37581541 2023-05-12 发布于江苏

文/暜航

一个人只能出生一次,这是常(fei)识(hua)。

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对《红楼梦》而言,“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其实,同时打破的还有常识……

《红楼梦》中有的人物就不只一个生日,比如说,贾母。

图片

第七十一回是贾母八十大寿,“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贾府大操大办,宴席摆了足足八日。

但如果您认为贾母只有这一个生日,那就错了。

第六十二回,探春数起家里人生日的时候,曾谈到“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

也就是说,贾母“还”有一个生日,是在正月,与薛宝钗生日很近。

一个人怎么可能有两个生日呢,有的红迷说了:第二十二回贾母亲自提出给薛宝钗过生日,但并没有提到自己过寿。因此,六十二回的文本有问题。

查阅古人抄本,还真发现问题了——大多数脂本在此处都写的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只有庚辰本作“姨太太和宝姐姐”。这里的姨太太,指的就是薛姨妈。

有的朋友认为问题有了答案——与宝钗很近的,是薛姨妈的生日,而不是贾母。

图片

您若以为问题迎刃而解,那可太小看《红楼梦》了。

因为——如果正月里的是薛姨妈的生日,那她可就有三个生日了……

不信?咱们一起数数。

第三十六回,是宝玉挨打之后,正值夏日。书中通过黛玉之口,点出薛姨妈过生日。宝玉原本不想去,原因之一是天气“怪热的”。按这一处,薛姨妈的生日是在夏天。

“第二个”生日,是在第五十七回,文中说“目今是薛姨妈的生日”。

这时是什么季节呢?

之前紫鹃试玉,宝玉曾说“春天风馋”。而之后,邢岫烟由于家贫,把棉衣当了,只穿夹的衣服,这时“天还冷的很”。——这一次薛姨妈的生日,是在天还很冷的时候。

不是怪热,就是很冷,看来薛姨妈过生日也深深体会了世态炎凉啊。

有的朋友说:既然天气尚冷,会不会是六十二回说的正月呢?

书中这段情节是在清明前,宝玉因为生病“把杏花辜负了”。杏花没有正月里盛开的道理,因此,第五十七回提到的生日,也并不是探春谈及的日子。

如果按照庚辰本异文,只能说——灯节之后的,是薛姨妈的“第三个”生日。

所以,若不是贾母有两个生日,就是薛姨妈有三个生日。

这恐怕是让红迷选择困难的问题……

图片

其实,庚辰本的“姨太太”大概率是抄错了。这样的话,贾母和薛姨妈一人有两个生日,正符合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圣人之训……

这违反常识的情节,明显是《红楼梦》文本的疏漏之处。毕竟曹公“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书中情节是经过大规模挪移的,且“书未成而雪芹逝”,在删改挪移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纰漏。暜航原创

况且,那个时代没有电脑,也没有WORD,已经写过的内容无法“查找”“替换”,难免存在问题。

比如,按书中情节的重要程度,贾母的生日应是在八月初三,或许跟创作中的原型人物有关。至于灯节前后的那个生日,很可能是某次原稿中残存的,应当删去。

而第三十六回中薛姨妈的生日,很显然只是为了提供一个让贾宝玉去正式拜见薛姨妈的机会,以便为梦兆绛芸轩的故事作一个收尾。

在这里,“过生日”只是曹公信手拈来的理由而已。毕竟《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大宅院中,宝玉等姐妹们又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无非日常琐事,要找一个让宝玉不得不拜见薛姨妈的理由,其实并不容易。

红楼的事件性不强,找人物动机的时候,反倒吃亏。

毕竟《红楼梦》不是传奇剧,可以击鼓鸣冤,以至亲眷相认;也不是武侠片,可以躲避追杀,凑巧藏进薛姨妈的院里;也不是盗墓剧,被困密道,发现机关,推开石门正看到薛姨妈坐在对面……

因此,姨妈过生日,就是一个极好的理由,很可能是曹公写到这里时的“灵光一现”。要是换一个理由,还真的不够自然。

明白曹公的创作意图,就可以理解书中存在的一些bug了。毕竟删改调整,原本就容易造成前后情节冲突,一遍遍的抄写繁琐费时,且文本没有经过最后的整合与校对,种种瑕疵在所难免。

图片

当年曹公的创作历程,想来让人心酸,他若能有当今的便利条件就好了。

比如,假设曹公有台电脑……

若曹公对写作软件的检索功能善加利用,人物年龄恐怕就不会成为永远也算不清的糊涂帐了。

比如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还远不到七十五岁,可七十一回就过“八旬之庆”了;一直作为“林妹妹”的黛玉,在宝玉十三岁的时候,她却已经“十五”了。

通过电脑检索,修正这些问题都是小case。

并且,在弥合挪移后的时间线时,也会感到so easy。

如二十二回前后时序错乱的重灾区——

正月十五省亲过后,凤姐的女儿大姐病了十二天,至少已是正月末。凤姐却与贾琏商量给宝钗过正月二十一的生日。生日过完,大家开始按照元宵节的习俗猜灯谜……暜航原创

贾府的众裙钗似乎坐上了多拉A梦的时光机,随意“穿越”。

这些问题,用电脑来修改,都是分分钟的事。

再如人物及身份,统一查找替换,就不会来升、赖二、赖升,傻傻分不清了;晴雯、小红两人的身份,也不会前后不符了。

图片

古人写文章没有分段,这也严重影响了曹公的修改。如果段落格式能够调整为首行缩进,改起来也方便很多,就不会在五月的情节中,残留下“伏中阴晴不定”的原稿段首内容了。

同时,复制、粘贴功能也值得拥有。这样的话,第六十四至六十九回,直接复制粘贴,随贴随改,不会造成“原稿”移植来的内容反倒缺损严重。

………………

若果真如此,《红楼梦》文本是不是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呢?

也未必,因为文本有瑕疵是实;但也有些是读者自身造成的问题,反倒被认为是疏漏。

比如二十二回湘云口中的“林妹妹”,并非误写——根据上下文,湘云是跟宝玉直接对话,是说“你林妹妹”,只不过省略了“你”,倒不是作者弄错了年龄大小,各脂本均无异文也可作旁证。

这样的例子还有,第十回中璜大奶奶与尤氏是同辈,而尤氏在对白中多次称对方为“婶子”,不是错了辈分,按照当时的语言习惯,是“她(指儿媳)婶子”的简化称呼。

图片

当然,也有建立在疏漏上的误解。如贾敬死后,文中没有呈现惜春的情绪与行为,有的读者指责她“冷漠无情”。其实,更大可能是这一段从原稿中移来之后还没有完全改好……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回想曹公写作的过程,着实让人慨叹:可惜曹公没赶上如今这写作便利的年代。

书中有句顺口溜,“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

若参考这话,不妨得个结论——

曹公缺台笔记本

最好能连打印机。。。

-------------------

以平常心     看无常事
读红楼梦     做明白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