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Cure还有多远?|Intellia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基因编辑药物临床结果积极

 星海领航员 2023-05-12 发布于上海

估计没啥人看,但是就想写这个方向。

基因突变造成的遗传疾病是基因编辑技术最应该解决的疾病领域,也是最有可能最先解决的领域。

然而随着BEAM,VERVE等公司相继折戟,这个Cure的希望似乎越来越远了。

2022年11月12日,Intellia公布了NTLA-2002的最新临床结果,令人振奋。

当然这只是I期,还很遥远。

也总算是有了希望吧。

HAE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是一种严重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会导致急性肿胀(突然发作)、疼痛和生活质量下降。

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患者由于体内缺乏C1酯酶抑制物(C1INH)或其功能存在缺陷而导致四肢、颜面、生殖器、呼吸道和胃肠道黏膜等身体多个部位毫无征兆地发生急性水肿,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情绪健康。

据文献报道,全球范围内约每50,000人中即有1人患病

以上是干干巴巴的描述,我也经常会直接翻过去,不看。

都是罕见的,谁在乎。

但是这玩意真正发生到了患者身上,却真的可以致命。

因为水肿可能是发生在喉部,稍有救治不及时就可能…

根据我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目前的治疗急性发作药物有血浆激肽释放酶抑制剂艾卡拉肽、缓激肽受体拮抗剂爱替班特等。

2018 年 8 月美国 FDA 批准了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Lanadelumab 抑制血浆激肽释放酶,用于12 岁以上患者的长期预防。

当然,这要么就是急性发作期的临时治疗,要么需要长期服药。

有没有一种治愈的方法呢?

CURE

基因编辑治疗领先生物技术公司Intellia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干掉KLKB1基因。

通过Knock-out KLKB1基因使得激肽释放酶表达降低,进而减少缓激肽产生,从而阻止HAE的发生。

据说KLKB1失活好像问题不大(Girolami B. et. al., Acta Haematol 2010;123:210–214),那就是他了。

早在2020年(注2)Intellia就公布了他们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的KLKB1基因编辑试验结果,显示了其通过LNP系统将有效载荷递送到肝脏的能力。

最高的达到了超过70%的肝细胞编辑效率,这几乎是理论值的上限。

而且这种编辑效果是长期有效的(注3),单剂治疗后,其效果至少持续了48周(1年)。

2022年11月12日,Intellia公布了NTLA-2002的NCT05120830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

这是一个1/2期临床研究项目,目前1期入组10个患者。

截至2022年9月28日,25mg组3人,50mg组4人,75mg组3人。

目前50mg组还没达到最低16周的观察期。

I期嘛,当然要看安全性,从公布的结果来看,基本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当然,顺便看下有效性。

可以发现,给药后,患者最短2.3个月没有发作,最长的10.6个月没有发作。

所有的两组都显示了有效性

如果如动物实验所示,NTLA-2002能够使患者长期免受疾病困扰,这将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

除了Knockout的方案,Intellia还开发了Insertion策略。

在针对AATD(Alpha-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疗法上可谓独树一帜(注4)。

首先使用LNP将基因编辑系统导入肝脏,干掉突变的SERPINA1基因。

然后通过LNP+AAV系统,将正常的SERPINA1基因转入。

这个方案确实有意思,

在小鼠模型上也确实看到了效果。

希望一切顺利吧。

Intellia

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Jennifer Doudna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那可是最好的招牌。

华裔生物学家张锋、法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美国科学家Jennifer Doudna。

张锋和Jennifer Doudna利用CRISPR/ Cas专利技术率先创办了Editas,Emmanuelle Charpentier则创办了CRISPR Therapeutics。

后因专利纠纷Doudna离开Editas参与创办Intellia

公司成立后融资非常顺利,很快完成了两轮8500万美元的融资,包括制药巨头诺华的money。

仅仅用了2轮融资和2年的时间,Intellia就于2016年2月3日登陆纳斯达克,2016年5月6日IPO上市,股票代码:NTLA。

目前市值43.24亿美元。

除了咱们刚才提到的in vivo产品线,Intellia还拥有ex vivo体外细胞治疗产品线。

疾病领域涵盖镰刀细胞贫血、血液瘤、实体瘤等,既包括TCR T也包括即用型(allogeneic)CAR-T疗法。

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在收入水平上,Intellia还是有点东西的,

根据其公布的2022年Q3财报(注5),当季营收1326.6万美元,亏损仅为1.13亿美元。

少亏,就等于多赚。

不过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个问题,Intellia的in vivo产品线几乎都是罕见病领域。

这个领域不仅面临着病例少的问题,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大多数病人被误诊。

当然Intellia也意识到了这个局限性。

显然它眼中的疾病领域要更加宽广。

更宽广的应用领域,也就意味着更多患者被治愈的可能。

当然顺便赚点钱就更好了。

(完,ps:发现BEAM,PRIME,CARIBOU都写过了呀)

近期文章:

Bionano&Nabsys|大家都是做SV测序,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周末闲聊第4期|MGI&Illumina相互“偷家”,推荐几个牛人的号

Natera|2022Q3营收2.1亿美元,51.75万次检测,调高全年财务指引,然而又跌了

Cue Health|一家靠COVID-19检测为生的公司在政策改变之后有多惨?

PacBio|2022Q3营收3231.1万美元,毛利1354.7万美元,同比双双下降,亏了7697.1万,股票却大涨

Singular|On track!泪目,终于要在2022Q4看到Singular G4测序仪了!

Akoya|2022Q3营收1885.2万美元,同比大增40%,第三次调高全年财务指引,然而...还是跌了

NanoString|2022Q3营收下降20%,亏损3669万美元,裁员10%

Guardant|2022Q3财报-营收1.17亿美元亏损1.62亿美元并调低全年财务指标

Exact Science|2022年3季度营收增长20%并调高全年财务指引

10X Genomics|2022单细胞的领头羊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增收不增利与诉讼小能手

周末闲聊第3期|聊聊燃石、泛生子、BioNano、Myriad...

Illumina|2022年Q3营收11.2亿美元,巨亏38.16亿美元,终极寒气到来

1https://www.intelliatx.com/wp-content/uploads/In-vivo-CRISPR-CAS9-editing-of-KLKB1-in-patients-with-HAE_ACAAI_2022_Nov_12_vF.pdf2https://www.intelliatx.com/wp-content/uploads/ASGCT-NTLA-HAE-JSeitzer-05.15.2020.pdf3https://www.intelliatx.com/wp-content/uploads/AAAAi_2021_NTLA_HAE_27Feb2021.pdf4https://www.intelliatx.com/wp-content/uploads/NTLA-AATD-Workshop-12.12.2020.pdf5https://ir.intelliatx.com/static-files/3915103c-fc96-4c1e-98ac-505a7734d2a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