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光千云以复活逝者服务为切入,探究数字殡葬发展方向

 每日聚焦 2023-05-12 发布于山东

数字殡葬是近些年经常被提及的领域,符合新时代的技术、服务升级方向。但是,目前的开发领域多用于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简化。而AI全息数字人技术的大火,则让人们关注到了逝者复活的领域。

中光千云在此篇文章中梳理了数字技术和殡葬结合的方向,以供参考。

无论是全息虚拟纪念馆、线上纪念馆、AI互动还是绿色殡葬的概念发展,都透露着殡葬行业的科技发展方向可能会更加关注通过技术保障逝者的隐私度、来访者的可互动性和整体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可持续纪念价值。

趋势一:注重逝者的个性化及隐私度——以全息数字人纪念馆为例

据中光千云观察,由于个性化在年轻一代心中殡葬纪念中日趋重要,因此许多可以帮助创造独特而有意义的悼念新技术正在悄然发展。例如,全息数字人纪念馆可以让朋友和家人上传逝者的照片和回忆,为人们创造一个连接和分享悲痛的虚拟空间,并在线下场景中再现逝者的“全息永生3D人”。人们将这种基于个人数据而留存的虚拟纪念形象、物质定位为数字遗产。二在未来,随着每个人的数字生活日益丰富,此种展示逝者个性化生命内容的方式必将成为新热点。中光千云强调,这些内容极具隐私特质,人们需要通过一个类似于数字遗产管理系统,允许个人指定他们希望在他们死后如何处理他们的个人数据和数字资产。这可能包括社交媒体帐户、电子邮件帐户和其他数字数据,以及关于如何使用或共享其个人信息、个人数字形象的指令。

然而在整体的逝者个性化及隐私管理过程中,待解决的问题也十分具有难度,中光千云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节观察。

给予逝者的足够的尊重和严肃。

保证尊重逝者全息永生3D人“再现”的生命形式、应用场景和形象使用意愿。允许逝者指定他们对死后如何管理其个人数据的偏好。这可能包括删除数据、将所有权转让给指定个人或永久保留数据的选项,并在每次约见逝者数字人时,围绕其信仰和社会生命道德。

1、法律和监管问题:实施数字遗产管理系统可能存在法律和监管障碍,特别是在与数据隐私和所有权有关的问题上。

2、认证和安全: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个人才能访问和管理死者的数字遗产至关重要。强大的身份验证安全措施对于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保护敏感信息至关重要。

3、交互操作性:有各种各样的数字平台和服务供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并确保数字遗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与这些平台接口可能具有挑战性。

4、遗留数据管理:管理死者的数字遗产可能很复杂,特别是当数据在多个平台和服务中收集和存储时。确保所有相关数据得到有效捕获和管理,对于确保全面和准确的遗产至关重要。

研究趋势二:基于“AI、虚拟现实、远程访问”的可互动性

随着技术不断的延展,目前全息数字人纪念馆正在开发更先进的AI人工智能系统,根据一个人一生中收集的数据,可以准确复制一个人的声音、个性和偏好。这可以使亲人与数字版的逝者进行更加自然的互动,同时仍然保持他们的生命特征和生命个性,成为“AI互动型纪念方式”。

此外,中光千云搜集了几个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正在为葬礼开发的例子:

增强现实纪念馆:增强现实可用于创建全息数字人交互式纪念馆,允许人们查看与死者相关的数字内容并与逝者数字人互动。

在互动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使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来创造身临其境的远程殡葬纪念体验。这些技术可以让哀悼者远程参加葬礼,并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参与服务。例如,虚拟现实可以用来创建葬礼地点的3D环境,让人们感觉自己就在现场。

虚拟现实公墓之旅:一些墓地正在使用VR技术创建虚拟之旅,让人们探索墓地并了解其历史和著名人物。这项技术还可用于创建虚拟纪念馆,让人们参观并向埋葬在墓地的亲人致敬。

增强现实墓碑:增强现实可用于创建交互式墓碑,显示与死者相关的数字内容。例如,墓碑可以设计为在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时显示视频或消息。

然而,任何互动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依据倾听死者及其亲人的意愿,并确保在此背景下使用的任何技术都是安全、透明和尊重个人隐私。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3/05/1219/265868008_2_20230512074343102.png

研究趋势三:满足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环保需求

殡葬的科技技术发展方向可能会在于创造有意义和个性化的体验,然而解决环境环保的可持续性也是国内新兴殡葬技术发展的必要点。

生物降解材料:例如竹制棺材、蘑菇丧服和由再生纸或盐等材料制成的可生物降解的骨灰盒等葬礼产品,并选择自然埋葬,如林地埋葬或绿色墓地,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火化技术:传统火化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但新技术正在出现,可以提供更环保、可持续的替代方案。例如,水性火化,也称为水化或碱水解,使用水和碱来分解身体,产生的排放量比传统火化少。

虚拟科技葬礼作为辅助配套: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虚拟葬礼的采用,通过消除旅行需求和减少与传统葬礼服务相关的碳足迹,可以显著减少葬礼服务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殡葬数字规划平台:技术也可以用来帮助个人规划环境可持续的葬礼。例如,现在有一些在线平台为规划绿色葬礼提供指导和资源,以及计算殡葬服务碳足迹的工具。

碳抵消:最后,技术可以用来帮助抵消与殡葬服务相关的碳排放。例如,殡仪馆和火葬场可以与碳抵消提供商合作,抵消与殡葬服务相关的排放,或者个人可以向环保组织捐款,抵消其葬礼的碳足迹。

中光千云认为,技术可以在确保葬礼的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利用新技术和创新方法,我们可以减少殡葬服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创造更可持续的临终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