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稍微一动就出汗,玉屏风散没用 ?教你一招作用翻倍

 SHARE IT 2023-05-12 发布于福建

夏天到了,大家都爱出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出汗太过、大汗淋漓,像是洗了澡一样的出汗,就属于不正常的状态,出汗与肝、脾、肺、肾关系相当密切。

图片

 01 

 心气虚导致自汗 

症状: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精神疲惫,少气懒言,面色淡白,自汗。

疗法:以补益心气为主,在用补气药的基础上,可佐少量温阳中药,同时加用健脾助运中药,以资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有所养,心有所依。

图片

中成药:养心颗粒。

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失眠、贫血患者及脑力劳动者。

按摩法:掐或揉神门穴(心经原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一侧的末端凹陷处),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图片

 02 

 肺气虚导致自汗 

症状:咳嗽无力,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神情疲惫,肢体倦怠,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疗法:以补肺益气为主要治法,可用培土生金法,配合健脾以补肺。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常见于:肺气虚常见于反复感冒的人群和亚健康者,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

按摩法:按揉太渊穴(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渊,每次1-3分钟。

图片

 03 

 脾气虚导致自汗 

症状:腹胀、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形体消瘦,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疗法:以健脾益气为主,酌情配合理气消导法,同时还要兼有除湿药物。

方药: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方中人参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益气和中。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

常见于:饮食不节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图片

 04 

 肾气虚导致自汗 

症状:出汗淋漓,出冷汗,同时病人会出现手脚冰凉,四肢不温,伴有下肢轻度浮肿,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腰酸腿软。

疗法:治宜补肾益气填精。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方用熟地、山药、杜仲、菟丝子、鹿角胶、山茱萸、枸杞子、当归、制附子、肉桂。

中成药: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图片

常见于:老年人、部分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和部分更年期女性。

按摩法:按揉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将手四指放在脚背上,大拇指弯曲由上往下刮按,左右脚上的太溪穴都可以同时进行按摩,指灸导引术提示揉按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痛感,每天早晚各按1-3分钟。

图片

 05 

 肝气虚导致自汗 

症状: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思绪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犹豫不决,长期慢性疲劳。

疗法:调畅情志、补血养肝。

气虚乏力、稍微一动一头汗,六味地黄丸无效?学会这招,立即见效。编辑万物疗法

方药:柴胡疏肝散(《医学统旨》),方用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炙)。

中成药:柴胡疏肝丸。

图片

常见于:肝气虚常见于电脑族、久坐族及肝胆疾病患者等。

图片

按摩法:按揉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用拇指指腹按压或棍针按该穴5-8分钟,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按压时力度可稍大,以有酸胀痛感为佳。

非专业人士,请在你本地专业医师的辩证指导下使用文中药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