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补上。 《时光岛》诗集,艳子著,全书共分《回不去的故乡》《消逝的青春》《四季如歌》《人在旅途》《偶感随记》《相聚是缘》六辑。我不懂诗,但读的时候,心里始终升腾着一种别样的情绪,我想,这六辑的诗篇,大概就是每个人一生的必经之路。 每个人都有故园,然而,那个故园,在我们长大成人后,一定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因逃出“牢笼”而欢呼雀跃。 可时间一久,才发现,故园才是这一生永远的牵挂。我们想那里的人,想那里的家,也想回到最初的起点,想如果重来,我们该作何选择,但故园终是离我们远了,也唯有梦里才能遇见。当我们醒来,心里那些心心念念不能得见的人,也只好在心中为ta祝福。 就像这首: 《梦回故园》 想回到青春开始的年华 想回到初次相遇的地方 想回到梦想起航的地方 思念的地方在梦里轻易就到了 醒来却远隔山海 心念的人在梦里笑谈如故 醒来却杳无踪影 想说的话在梦里都说了 醒来却不知说了些什么 总有个地方无论走多远 一直心心念念 总有些人无论别离多久 却像从未分开 采一缕晨曦轻放心间 那是我对你最深的祝福 有一首歌叫《追光者》,里面唱到:如果说你是遥远的星河/耀眼得让人想哭/我是追逐着你的眼眸/总在孤单时候眺望夜空/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我可以等在这路口/不管你会不会经过…… 深情地唱腔让人不由感慨,把ta人当作一束光,到底值不值得。当你努力去追寻,那束光,只浅浅盘旋于你的上空,倏地又消失不见时,你会不会突然间醒悟:原来没有谁能做自己的一束光,你只有你自己,不管友情,还是爱情消失,明天的太阳,都会照常升起。 就像这首: 《那一点点的光亮》 依偎的剪影沐浴着阳光 只一转身 夕阳已沉入远山 再回首 你也消失不见 往日的温情在回忆里散不开 或许真实存在 或许只是一个梦 孤独的我坐在山坡上 望着天边那一点点的光亮 那一点点的光亮 是一点点的信念 是一点点的希望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无论经过多少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光阴的河流始终向前,每个人都逃不脱年少轻狂,中年沉稳,年老的颓然,时光是一盘录像带,不断重复的播放着人类的一生,当年老时,那些记忆之花,便会恣意开放,亦如这首: 《记忆之花恣意原野》 光阴的故事都是相似的 来不及穿越时空的阻隔 缱绻时光已化作夏日的流云 即便选择遗忘 当阳光照耀原野 我看见记忆之花朵朵摇曳 风,以无声拥抱 花,沁暗香细诉 我,执笔尖倾听 如果可以,我想继续执笔听你讲你的故事,听你看过的风景,听你吹过的海风,在记忆之花朵朵摇曳时,我希望有一朵永远是属于你的。 几年前的上班地点在二环,两三站地外便是国子监、地坛,一些很有文化气息的景点,奈何上班不敢摸鱼去国子监,路过地坛,也只匆匆一眼,多年前倒去过一回地坛书市,可那时粗俗如我,书是不看的,文人足迹是不追寻的。 所以当看到艳子姐这首: 《我走过你的地坛》 冬日暖阳拖着长长的身影 是我来到地坛追寻你的足迹 看不到你轮椅划过的痕迹 看不到你曾经临的景致 只有你反复思考过的问题依然还在 你早已作别这个让你满身苦痛的世界 但地坛到处都留有你的目光 十几年间是你陪伴了地坛 还是地坛陪伴了你 你真的哪也去不了 只能扶轮问路 我读过你的地坛 走过你走过的路 吹过你吹过的风 我与地坛,有了联结 我与你,也有了温暖 便觉自己十分懒散,艳子姐能千里万里来到地坛寻文人的足迹,我在北京生活十几载,竟然在闲暇时,只愿意去外地。 想想,迷上写字以后,有太多的景点没去了解,没去踏足,还真是有些罪过了。 后记 和艳子姐相识还是在2018年初,那时候我刚迷上写文字,自己写了段时间,觉得需要组织。最后就在网上搜到了艳子姐的公众号“艳子微时光”。(插不上链接,想看的可以自行搜索) 从后台跟她申请说想加入,她说了规则,现在记不太清了,大概就是不能发广告,不能拉人推销,每周一篇文,完不成发红包一类的,得到肯定答复,我就进了群。 这一坚持就第六个年头了,中间小娃出生第一年,写字时间不固定,请了一年多的假,到今年三月,才申请回归。 后来就看到了艳子姐在群里说想出本诗集的聊天记录,书里的诗,我其实在她公众号里读过一些,害怕书到手没时间读,有些浪费,还犹豫了两天,最后一想,时间总是会有的,不行就读慢点,所以还是让艳子姐给寄过了本过来。 收到书一直没固定的时间看,第一次翻书还是在有天晚上凌晨两点,我在床上翻来复去两三个小时,脑袋里东想西想像快爆炸了,还是停不住,最后一生气坐起来,拿起了《时光岛》,那一晚看了多半本。 可能晚上人多感性,看到《梦回故园》里的某首诗,竟然会有些泪点,因为那几日,我正因为亲人曾经的做法耿耿于怀,那日晚上的失眠,其实也因此而起,所以看到诗里的叙说的“亲人相爱相杀”便深有同感。 · · · · 又是在深夜写完的一篇读后感,希望放下手机,马上睡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