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智慧01 文以载道的内涵

 赵文耕 2023-05-13 发布于山西

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建筑、服装、戏曲、中医、饮食……从哪一个入手都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文字来了解中国的经典,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

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对道的追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对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规律的追求,文字就记载了道的内容。何谓“文”?

  中国文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在甲骨文之前还有更久远的符号。这些符号是如何产生的?首先从“文”字入手,一步一步接近传统文化的核心。

  甲骨文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把甲骨文分期归纳为五个时期,在这五个时期,甲骨文有不同的写法。

  “文”甲骨文列出了3种不同的写法,从字形看这3种写法相同之处,都是一个正向站立的人的象形;不同之处在于胸口位置有不同的符号,第一种写法胸口是简单的线条交叉,是一种刻符;第二种写法胸口位置是个“心”;最后一种写法最简单,胸前没有任何符号。


【文,甲骨文不同写法】

  “文”究竟记录了什么内容呢?实际上,我们的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先民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把规律用一种符号记录下来,对看到的各种天象、地理、地貌、各种事物,认真探究事物背后的根本规律,再用符号把这种规律记录下来,就就是“文”。“文”中包含了祖先对事物的观察,包含了世界、宇宙、自然界的规律和事物的演变规律,所以说“文以载道”。“文”的本意就是一种符号、花纹。

   “文”的演变。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楷书,“文”的演变,形态变化不大。我们的祖先把这种符号记录下来,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们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目前为止我们能够发现的最早的、最成系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它之前还有更古老的文字符号,只不过甲骨文是最成系统的文字。

“文”,在甲骨文字典P995


【扫描上面二维码,了解学习甲骨文的现实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