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七雄

 八金Halfhand 2023-05-13 发布于河北

由春秋走向战国的标志-三家分晋(韩赵魏),田陈篡齐。对于春秋五霸是哪五霸,一直是有争议的。但不论什么版本,晋文公、齐桓公总是不变的;在历史上,这两个人的霸主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那么,恰恰也是这两个国家的覆灭标志着春秋到战国的转变。

三家分晋不用多说,帮派势力斗争,最后剩下三家最大的。田陈篡齐,要从姜太公说起。武王伐纣灭了商,姜太公被封在山东,现在也管山东叫齐鲁大地。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所以又叫吕尚。因此说,齐国从姜太公开始一直是姜姓吕氏,后来陈国来了个田氏,在齐国混的越来越好,后来竟然取而代之,但是并没有改国号,还叫“齐”,这就是田陈篡齐。

一、魏

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魏桓子之孙。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6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魏文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他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魏武侯接魏文侯,梁惠王(魏惠王,魏武侯之子)接魏武侯(梁惠王迁都到梁,即汴梁)。

典故一:河伯娶妻,西门豹治邺,兴修水利,引漳十二渠。

典故二:南辕北辙:魏惠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战国策·魏策》

典故三:典故:才高八斗——曹植;学富五车——惠子。庄子二则,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合纵连横鼻祖——惠子,惠氏,名施。魏惠王想报齐国发兵之仇,惠子说不如向他称臣,让齐国当王,惹恼当时好面子而缺少算计的楚威王,让楚国的生力军去打刚打完的仗的齐国,结果齐国惨败。

当时合纵连横的代表:公孙衍,苏秦,张仪(秦)。(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南北联合就是合纵,同理。)

二、齐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后葬于田齐王陵(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内),享年59岁。

齐湣王,齐威王孙,吞并富有的宋国,自称东帝。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自称天子。公元前284年,燕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此时燕昭王去世,燕国新君换下乐毅,齐国田单率众复国(此时齐国元气大伤,因秦实行远交近攻策略,所以齐国得以暂时存在)。齐湣王孙,齐王建,齐国最后一代王。

典故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与城北徐公孰美;邹忌最初以乐师身份见齐王,通过音乐又了王道,被齐威王赏识,聘任为相。

典故二:田忌赛马,孙膑献策;

典故三:围魏救赵,赵国出兵占了魏国一小块土地,魏国兵取赵国都城邯郸,赵齐联盟,齐国派兵,孙膑为参谋,庞涓回兵,孙膑围点打援,史称围魏救赵;当时齐国不足以救赵,恰好秦国发兵攻魏,魏国只好四方求和,才解了赵国的围。

三、秦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名渠梁。《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去世。

典故一:商鞅变法。商鞅、孙膑、吴起起初均在魏国(从这里看到,国有贤人而不能用,犹如荆州刘表,王之过也)。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据说他后来投奔秦国时就携带李悝所撰的《法经》,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cuo二声)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魏惠王不以为意,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后用帝道、王道游说孝公不成,后以霸道获得孝公认可。后期首封后狂妄。

典故二:虎狼之师。秦国虎狼之师和商鞅变法有直接关系,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杀人越多,封赏越多,土地,爵位。

典故三:举鼎绝膑bin,4声——秦武王,23岁卒,死后其异母弟秦昭襄王,即秦昭王继位(秦昭王之母是芈月,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举鼎绝膑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责任)

四、楚

楚悼王(?- 前381年 ),芈姓,熊氏,名疑(一作类),楚声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声王六年(前402年),楚声王被“盗”所杀后,熊疑与王子定争夺王位。熊疑胜出,为楚悼王,王子定出奔。楚悼王二年(前400年),郑、晋联军为送王子定回国夺位,伐楚至桑丘,不克而还。楚悼王三年(前399年)至次年,楚军攻打郑国,大获全胜,迫使郑国背晋结楚。楚悼王五年至十一年(前397-391年),楚国与三晋战事不断,先后爆发武阳之战、负黍之战、大梁榆关之战,楚军胜少负多,形势十分不利。楚悼王十二年(前390年)后,吴起入楚。楚悼王遂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设立宛郡、打击封君、裁冗削禄、改政移风、奖励耕战,使楚国快速富强起来。其后楚国对外扩张,“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威震诸侯。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就在楚军于前线接连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谥号“悼哲”。在他死后,贵族大臣作乱攻杀吴起。楚肃王即位后,诛灭乱党、打击贵族势力。但吴起变法的绝大多数政策被废止,改革宣告失败。

关键词:吴起变法帮助楚国强盛,楚宣王,楚威王(宣王子)时期达到鼎盛。

五、燕

燕昭王(公元前335 - 公元前279年),姬姓燕氏,名职(一说名平,误),燕国蓟城(今北京市)人,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公元前311年 - 公元前279年)。燕王哙庶子。初流亡在韩国。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引发燕国内乱。子之三年(公元前314年),齐国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他被赵武灵王派人送归。即位后,卑身厚币招纳贤士,师事郭隗,士人争相趋燕。外用苏秦,内用乐毅,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国家殷富,士卒效命。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遣乐毅率军联合三晋及秦楚之师攻齐,大破齐军,占领齐城邑七十余座,齐湣王败死。燕国进入鼎盛时期。

关键人物:苏秦(配六国相印不实),苏秦卧底齐国倾齐。苏秦游说齐伐宋,齐吞宋后,五国伐齐,苏秦被齐王所杀。

六、赵

赵武灵王(?-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先秦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前325年 - 前298年在位),赵肃侯之子。赵雍亲政后,因赵国于中原诸侯争霸战争中常年不利,且赵国疆界常受邻近诸侯国威胁,及游牧民族侵扰,遂奋发图强,提倡胡服骑射,并在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训练骑兵,改变了战国时代的作战方式,因此有观点认为他是中国骑兵的始祖。此后采取连结秦、楚、宋以牵制齐、魏、韩等国的策略,趁诸国混战之际持续进攻中山国,将其彻底攻灭。在此期间,巡行北疆,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筑“赵长城”于阴山下,拓地千里,使赵国国势为之一振,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梁启超称其为自黄帝以后的“中国第一雄主”。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赵雍将王位让给次子赵何,由其主持国政,自己则专注于军事,称“主父”。但他传位的行为,却引发长子赵章一党与赵何一派的矛盾。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沙丘之乱爆发,赵雍于动乱中被围困长达三个多月,最终饿死行宫。死后追谥“武灵”。

注:赵武灵王,废长立幼。爱屋及乌,爱次子的母亲,立了次子,引发内乱,最终被困行宫三余月饿死。(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大多生乱)

典故一: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此项改革只进行了军事改革,对文化稍有影响,不像秦国商鞅是全面的改革。本次改革不仅是对本国军卒的改革,也融入了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

典故二: 完璧归赵。赵王得美玉和氏璧而秦王知,秦王欲以十五城换之,赵王以蔺相如为使,完璧归赵。蔺相如出身寒微,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完璧归赵时缪贤举贤。缪贤得罪了赵王欲逃往燕,因赵燕会见时燕王拉着他手说想交个朋友,蔺相如分析说,燕王看重的时你在赵国的位置,今天以罪臣身份去,燕王把你绑了送回来。你不如光膀子背斧头去向王请罪,终得宽恕。

典故三: 渑(mian三声)池之会。这则成语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典故四: 负荆请罪,将相和,邯郸回车巷。

典故五: 长平之战,白起

典故六: 远交近攻,范雎ju一声,魏国人,在王稽帮助下到秦国改名为张禄,后为秦国宰相,又称应候。出土的云梦竹简,记载的秦国历史,秦昭王52年,王稽,张禄死,原因是举贤不贤。范雎为报答王稽当年之恩,推举其为官,结果王稽为官不作为,终引祸患。注意,这里和史记,百度百科介绍不同。

七、韩

韩昭侯,韩武(?-前333年),姬姓韩氏,韩懿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第6位国君。韩国国势最强,便要数韩昭侯在位之时。韩昭侯前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实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申不害变法),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推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李山教授并没有拿出来单独讲韩国,侧面涉及地讲到韩国,是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捎带着说道韩国败退。我特地去百度搜了一下,韩国大多数时候不那么强盛,后期更是被列国不断征讨。

其他事件:

1,五国相王:韩,赵,魏,燕,中山国。标志着周王权威彻底消失。秦惠王评价其:连鸡不能俱止于栖。”用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不能一致的诸侯割据势力。

2,五国攻秦:韩,赵,魏,燕,楚。

3,顾炎武(明末清初): 1,春秋尊礼重信,战国绝不讲礼与信;2,春秋尊王而战国绝不言王;3,春秋宴会赋诗(诗经);4,春秋列国发生事情互相通报情况;5,邦无定交,事无定主。

注:各人物介绍均来自百度。典故及其他注释多摘录自李山教授讲解。

从战国各国的兴衰,体会到这么一点:国家兴盛,不仅要有贤臣,更得有明君。每个时期每个国家,从来都不缺贤臣,但凡每次招贤纳士,总能招来一批贤臣,即使是其他国家的人;但不是所有君都能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君不仅要爱才,还得能识才用才,国家才能强盛。就比如秦昭王用了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致使秦国逐步强盛;而范雎本是魏国人,他也曾想为魏国建功立业,可当时的魏王并不能识才爱才。这里不得不说到鲍叔,当年能够无私推举管仲,如果没有管仲,那么鲍叔就很可能为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有多少人禁得住诱惑?如果范雎身边的人,能够向王力荐范雎,那何愁魏国不强盛。同是魏国人的商鞅,也跑到了秦国助力秦国大一统。这和当时公叔痤举贤不及时有很大关系,公叔痤知道商鞅是个人才,可是他不想把权利交出来,推举商鞅,可能自己还会失宠,所以公叔痤直至晚年才向魏惠王推举商鞅,这里足可以看出来,鲍叔的胸怀是多么宽广。说道这里,如果魏惠王面见一下商鞅,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也就知道他什么分量了吗,可惜他并没有,因此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