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嗑:中医见效真的慢吗? 很多朋友认为中医调理1个病需要十天半个月,觉得中医就是位慢郎中,即使是认可中医的人,也难以放下多年执念。 以至于在求医问药时,很多人会优先考虑西医,而将中医视为备选。 朋友,这误会可就深了! 大家想想,在古代或者落后的小山村,若遇上需要急救的病人,没有西医就只能靠上天眷顾吗? 并没有,事实上,中医比西医处理的更漂亮。 在老百姓中流传下来的祖传药方效果也是杠杠的,比如解毒粉、头痛等,在古代军中,更是有针灸止血、处理伤口等,至于中风、咳血、失眠等疾病,古方更是数不胜数。 张仲景的《伤寒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更是有丰富的急救方,调理大病小病不在话下。 而较为出名的还是葛洪《肘后备急救方》,所涉病症十分广泛,就连当今现代社会,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灵感都是来自此书。 朋友,中医可不是疗效慢、只能养生,恰恰相反,中医的急救法简单又高效,只是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被世人遗忘!让我们转发出去,让更多人认识中医! 话不多说,咱也上点干货,给大家分享一波穴位急救法,让大家看看什么是“快”疗效! 降血压,护心脏掌中珍宝—劳宫穴当心脏出现胸闷、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时,别犹豫,马上按劳宫穴,能缓解不适,如果自身技术允许,可以加上针刺内关穴。 ![]() 而高血压的朋友,如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导致血压会急剧上升时,此时赶紧按压劳宫穴,可使血压逐渐恢复,还可掐按曲池穴急速降压,使呼吸逐渐均匀。 ![]() 大家要记住,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专调心脏不适! 它的位置也非常的好找,手自然握拳,中指所停留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 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多按按劳宫穴,强心脏、清心火,守健康,还可以改善手汗,调理五心烦热导致的失眠。 五心就是两个手心加两个脚心,再加一个心。具体做法是用劳宫穴去按揉涌泉穴,达到心肾相交。 朋友们可以转发给亲朋好友,让他们学习,一起收获健康。 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关口内关穴:止呕、打嗝大家已经知道劳宫穴的功效,那肯定对内关穴也不陌生。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通道,是护心脏的重要门户。 对调理心、胃疾病以及神经性疾病都有一定效果,能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宣肺平喘、调补阴阳气血等。 ![]() 另外,它还是调理呕吐、打嗝的要穴! 说到底,呕吐、打嗝都是胃气上逆的症状,胃气以降为和,吃多了,受寒了,受热了,肝气不舒了都会出现打嗝。 无论哪种打嗝,都可以重按内关穴,感觉有酸胀感时,再按揉三分钟,打嗝、呕吐就会得到缓解,尤其是急症打嗝效果更明显。 按揉完内关穴,再喝一杯姜茶效果更佳。 如果你身边恰好有需要的朋友,别犹豫,赶紧转发给他,让他少受折磨。 人中穴回阳救逆,人体的“120”了解完内关穴,我们再来看看人中穴。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人因中暑、惊吓、劳累过度而突然昏死过去,在大学有幸遇到过一次:老师立马给同学降温,保持空气流畅,一边掐按人中穴,一边观察状况。 ![]() 后来,这位同学经过短暂的急救措施清醒过来,并喝了藿香正气水。 在现场无医护人员或缺乏有效抢救手段时,除了立即拨打120外,可针刺人中穴或用手指重掐,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 有高血压或脑出血先兆的病人慎用,防止刺激人中穴后诱发或加剧脑血管病。 为什么晕倒掐人中有效呢? 从中医角度讲,人中能沟通于天地。 人中以上为天,有六个窍,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人中以下为地,有下三窍,为前阴、后阴、口。 人中穴,位于任督两条经脉交合之处,是人体阴阳的交汇处。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 因此,掐人中,能连接天地之气,气血运行顺畅了,人就苏醒了。 但掐人中穴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掐人中的前提是尚有心跳和呼吸。 2、人中怎么掐?人中穴位于人中沟正中线上1/ 3与2/3交界处。 人中怎么掐? ![]() ①把大拇指指端垂直放到人中穴上,其他四指放在下颌处就是下巴磕下面,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劲。(不能用指甲掐) ②把大拇指放好之后,先从中间往上顶推,推向鼻根方向,此时要注意不断活动大拇指,一紧一松地顿挫性按压刺激。 ③时间控制在20--40次/每分钟为宜,每次连续0.5~1秒为佳。当然如果一刺激就苏醒,底下也不要再掐了。 委中穴专调腰背疼,尤其急性腰痛大家听过:腰背委中求吗? 什么意思呢?只要是太阳膀胱经受寒后引起的腰疼背痛都可以按揉委中穴。 ![]() 因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过腰部,其中足太阳膀胱经是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根据中医里提到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委中穴可调理背腰部及下肢部的经脉病。 按揉刺激这个穴位,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尤其是疏通腰背部的气血。 腰、背不舒服的朋友赶紧用起来,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腰痛了。 太阳穴,可救命可致命解痉止痛,头痛牙痛就找它太阳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是中国武术最早发现的“死穴”之一。 《少林拳》记载,太阳穴如被人打中,轻则昏迷,重则殒命。 ![]() 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在头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使人头部重要的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 是缓解疲劳、调理头痛、牙痛的要穴,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镇惊止眩的功效。 怎么止头痛? 当头痛发作时,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可配合谷穴、风池穴。 直到压致有胀痛感时顺指针方向按揉1-2分钟,可马上缓解。 中脘穴+足三里缓解胃痛,让你“活”过来胃不好的朋友一定知道胃痛的滋味,那感觉就像有好多人在打你的肚子,让你站也不是,弯腰也不是,疼得直咬牙。 怎么止胃痛? 胃痛发作时,仰卧,放松身体,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或中指用力按压中脘穴,保持6秒后离开,重复10次,按压3-5分钟,能缓解胃部疼痛,注意,力道应以患者接受程度为准。 ![]()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还可在加上内关、足三里,效果更好。 ![]() 给大家总结一波:✔劳宫穴:降血压、护心脏,专调心脏不适 ✔内关穴:止呕、打嗝,强心脏,是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关口 ✔人中穴:可调中暑、惊吓、劳累过度而突然昏死过去,简单易行 ✔委中穴:专调腰背疼痛,尤其急性腰痛 ✔太阳穴:调理头痛最在行,要保护它不受外界力量刺激 ✔中脘穴+足三里:缓解胃痛最佳组合,让你远离痛苦 好啦,到这里今天的穴位急救法就全部结束了,大家有没有收获满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