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芮小丹:“别让我觉得女人一脱裤子就什么都有了”该怎么理解?

 指月軒 2023-05-13 发布于湖北

前两辑深度分析了“王明阳”(看懂了“王明阳”,才算走进了《天道》与《遥远的救世主》。深度解析《天道》丁元英与王明阳,你看懂了多少? ),私以为这两期确值得一看,没看的各位可有空查阅指正一下,期待宝贵意见与交流共进。本辑重点聊聊丁元英和芮小丹定情之后的交流对话,虽性质属于闲聊,但内涵却着实丰富,值得细思与细品。

图片

丁元英看着档案夹和影集说:“你很勤奋。”

芮小丹帮他穿衣服,说:“不是勤奋,是懈怠了没饭吃。”

——他俩定情后,芮小丹将自己所有个人情况资料都给到了丁元英,以便使他更快速全面了解自己。丁元英看到的是“她的勤奋”,而芮小丹回答的则是“自强不息”,两人的潜台词实际是:

·丁元英:“看资料你家条件很不错,还能这么勤奋,不简单。”

·芮小丹:“我只想靠自己,不想靠任何人,即便有'靠’的条件。

看明白了吗?两人实则说的都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强势文化”,也因为两人都是“强势文化奉行者”所以同性相吸,终会走到一起。

图片

她给他穿上背心、衬衣,忽然依偎在他身上低声说:“抱着我……我今天还是打死了一个人,这是第二个了。”
丁元英说:“正法了一个罪犯包含打死了一个人,这就是法律价值。法理、道理都在那儿搁着,如果女性心理不适合刑警工作,那是性别问题。”

——丁元英讲的实质是“因果”即正法了一个罪犯,虽也是杀人,但却是“顺道而行”(替天行道),所以不落“杀人因果”,反而是一种“种善因”(因此王明阳的那枪才会是“臭弹”)。这与后来因她提出王庙村“神话”而使丁元英“杀富济贫”以致林雨峰因此自杀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是亲手杀了人、另一个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但在因果方面二者却“截然相反”。大家若有兴趣可点击头像看看之前的那期“刘冰之死”,讲了这方面的理解与思考。

图片

芮小丹说:“再干2年,就2年,我就去留学。”
丁元英问:“为什么是2年?为什么不是现在或者3年4年?”
这句话把芮小丹问得嫣然一笑,说:“再过两年我就老了,胳膊腿儿一不灵刑警队就不要我了。再过三四年就更老了,过了30岁申请留学就很难通过审批了。我喜欢刑警,能干一天是一天,可刑警这工作不适合女人,我也得早做打算,读个像样的法律学位,将来当个律师,总得给自己挣口饭吃。”

——丁元英的问题实则已有“担心成分”,因为只要她还干刑警一天,就会有危险,这是警察职业属性所在,更何况芮小丹还是极为认真负责的那类人。芮小丹的回答则依然可以总结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八个字

警察虽属于铁饭碗一类,但她却并没有“铁饭碗思维”,而是因自己喜欢这个职业且自己能贡献价值、有所作为而选择这个职业。但当自己不再能对这份职业贡献价值、甚至成为负担之时,她就会毅然离开,再去做她能继续贡献价值的工作。这也体现出她对自己的未来规划非常清晰。

图片

所以丁元英才会因此而不由感叹:

丁元英没再说什么,他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人格独立的女人,她的现在以及她所设想的将来完全是她自己的生存支点,丝毫没有给“从属”与“依赖”留有空间。

图片

丁元英问:“那怎么不开车去?车不能开了吗?”
芮小丹说:“能开,在车库里,我不想开那辆车。”
丁元英问:“为什么?”
芮小丹觉得他的这个“为什么”倒是个问题了,说:“那种车是我能开的吗?”
丁元英拦住了她锁门的动作,说:“着相了。”
芮小丹没明白,问:“什么着相了?”
丁元英说:“佛教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执迷于表像而偏离本质。”

——丁元英所说的“着相”不难理解,即车的本质是代步工具,而此时下雨且路程较远需要代步工具,而芮小丹却因这车太高级而不开,所以就是“执迷于表像而偏离本质。但这里我却要替芮小丹说几句:

在现实社会中生存,“不着相”只有几种可能:要么遁入空门、要么避世隐居。而对于一个尚在世俗社会摸爬滚打的奋斗者而言,“不着相”即“清高、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而这类人在现实中往往是“异类”的存在,除非已然获得世俗成功(如财富自由),不然就会被评价为“装X”(如装蒜)。

图片

而芮小丹作为追求独立与自力更生的强势文化践行者,被他人看到突然开如此级别豪车定然会成为“市井及同伴谈资”,免不了各种“猜测”(如傍大款),这对她而言是一种侮辱,即便她不在乎,也会被伙伴各种追问,还要浪费时间与精力解释。

丁元英“不着相”因为他有“条件”:已实现财富自由且避世隐居;而芮小丹的“不得不着相”因为她尚没有“条件”且有“诸多限制”。所以此时此地更应说“着相的是丁元英,而不是芮小丹”。

图片

终于还是芮小丹先开口了,她说:“你这样做让我很尴尬。怎么叫着相了?任何事物都得有一个体现它性质的相,只要着对了就是不着相。”
丁元英说:“行,离不二法门不远了。”
芮小丹欲言又止,默默无声地开车,沉默了许久之后沉静地说道:“元英,别让我觉得女人一脱裤子就什么都有了,给我留点尊重。”

丁元英心里在对她说:傻丫头,我对你不是尊重,是尊敬。

——芮小丹此刻的理解没错(“任何事物都得有一个体现它性质的相,只要着对了就是不着相”),但她与丁元英说的却在两个维度:芮小丹的重点在“相”,而丁元英的重点则是“着”。

芮小丹的那句“别让我觉得女人一脱裤子就什么都有了”是指“靠把自己交给强者而可以完全躺平”,这是对她这种追求“自强不息的强势文化者”最大的不尊重;而丁元英的心声则是指出“他内心认为芮小丹是可以与他平等对话的强者,甚至她的率性与自强不息让他打心底尊敬”。此刻也就是所谓的“发生化学反应前的磨合期”,也属于“必经之路”。

图片

两人说着,车就开到了“古风工夫面”馆。面馆内外灯火通明,门前密密麻麻停满了车辆,不断有客人进进出出。宽阔的大餐厅里人声嘈杂,像一个沸腾的会场,进门迎面是一个金匾,上写:古城一绝。餐厅的正前方墙壁上挂着一个横幅,写着“色鲜、香真、味正、形美”八个大字。芮小丹他们在服务生的引领下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她从包里拿出烟和打火机放到丁元英面前。

——当我此次回看到此处,我的第一反应竟是“老九面王”,看过三部曲最终章《天幕红尘》的朋友应该都懂。私以为三部曲实则是“一以贯之”的连载,其中有极多共同点且越看越是相似,后续将开专题解析。而对此面馆无论是外形、还是工艺,都极似“叶子农点拨后的'九悟禅面’”,比如接下来的描述:

丁元英四处一看,这才知道什么是工夫面。所谓工夫面就是手擀面条的一种特别精致的吃法,每张桌子有一只专门煮面条的锅,锅里是清水,不加任何调味,但是浇卤和小菜却有几十种之多,每次下锅的面条只有一口,每口面条都是刚出锅最新鲜的口感,每口面条都因不同的浇卤和小菜有不同的口味,把一口面条的境界吃到了极致。

——“不加任何调味”、“卤子”是核心、流程严谨且独特、“把一口面条的境界吃到了极致”……这不是“九悟禅面”又是什么呢?难道是作者特意安排了“丁元英与叶子农这两大高人的一场隔空对话”?想想这意境都极有意思。

图片

丁元英一口全扒进嘴里,还没下肚就说:“好!好吃!”

——这是不是与“叶子农第一次吃老九家传面”如出一辙?难道是作者特意安排的“隐藏彩蛋”?

图片

好了,这期先到这吧,因为近期实践发现:当下不仅大家愈发接受不了“长文”,且平台也不推崇“长文”,比如前一篇“丁元英与王明阳”,一口气写了近6000字,自认为属于该系列佳作,但无论是平台推荐量还是最终阅读量都让我倍感意外。个人总结原因在于“篇幅过长”,也是,换成是我也很难静下心来看这么多文字。所以之后的篇幅得收一收,因为对于我这种作者而言,更希望更多人看到与交流,那种思想的交汇与碰撞才是最大的热情来源。

图片

本期也来个特别的“下期预告”,借芮小丹的话作引——

此刻芮小丹就想这样静静地看着他,她摇摇头,看他吃了一锅又一锅,直到他自己都吃累了停下来歇歇,忽然问他:“你整天关在屋里受得了吗?就什么都不干吗?”
丁元英说:“上网,学习,什么都看看。”
芮小丹问:“研究什么?”
丁元英说:“谈不上研究,关注而已,对文化属性感兴趣。”
芮小丹问:“文化属性?没听过这个词,这个很重要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