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清洁须保持 外阴,即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及多个腺体。 女性的外生殖器构造比较复杂,皮肤、粘膜的皱褶较多。既有汗腺、皮脂腺,又有前庭大腺和子宫颈、阴道的分泌物。阴阜和大阴唇外侧在青春期长出的卷曲的阴毛,能够粘附了一些污垢的白带、经血或外阴皮脂腺的分泌物积存其间。而大、小阴唇同阴蒂之间的空隙处,也是生殖器上的污垢容易积存的地方。何况阴道口前有尿道口,后有肛门,极易受到尿液及粪便的污染,也容易积存污垢并产生气味。如果不经常清洗,便可刺激外阴的皮肤引起瘙痒。同时,这些污垢还是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沃土”和“温床”,增加了病原体入侵阴道,引起内生殖器--阴道、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炎症的机会。 所以,少女最好每天晚上能用温水清洗一次外阴部。清洗的顺序是:先内后外,从前向后,尿道口、阴道口应优先清洗,然后才是大阴唇外侧、阴阜、大腿根部内侧,最后清洗肛门。月经期还应增加清洗次数。外阴部的皮肤、粘膜比较柔嫩,容易受到损伤,清洗时动作要轻柔、细心。一般不必清洗阴道。因为阴道内生长着一种天然的不致病的阴道杆菌,它能保持阴道内的酸性环境,使致病菌 不 易 生 长。此外,大便后应由前往后擦,而不要从后往前擦,以免把粪便污物带到阴道口及尿道口。 少女的内裤也要经常换洗,洗外阴和内裤最好有专用盆。内裤避免太紧太小。因为女性的尿道比较短,距阴道口很近,阴道口生长繁殖的病原体时刻威胁着尿道口,这些病原体一旦进入尿道,就可能沿尿路上行感染,引起泌尿系统炎症。肛门距外阴也很近,内裤穿得太紧,易于与外阴和肛门产生频繁的摩擦,肛门处的病原体可以从内裤污染到外阴。而内裤与外阴的密切摩擦,易导致外阴处的病原体进入尿道口和阴道口,引起泌尿系或生殖系的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