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多少人知道你,盼着你好

 新用户1279Y13h 2023-05-13 发布于北京
今天本来有点略略的emo。
本来自己的助学贷款应该没什么问题的,结果今天去查看,因为自己当初一口气贷了4年的,现在居然开始得还利息了。
虽然每个月利息只有100块,但是还是觉得不如一口气还掉比较好。
结果一看自己的账户,糟糕,好像凑不够。
四年学费+住宿费,其实也就两万七左右。
就算加上之前的两年,也就是四万左右。
自己甚至觉得自己要是毕业了专心打工,估计一年内就能还清。
但是在当下要还清就还真的把自己难住了。
自己现在手里大概能出一万多,还有一万左右。
找家里人试着问一下。
老妈:我没有工作,你知道的。大学生了,要靠自己了。
老爸:家里什么情况,你知道的。都大学生了,要靠自己的。问你哥吧
老哥:我辞职很久了,借呗都借了一万五了。
……
就突然有点悲伤,前几天还幻想着要努力实现五星级饭店自由,现在居然一万左右就让自己有点扛不住。
虽然觉得哪怕真的要每个月还100块利息也不算很大的事情,但是还是有点悲伤(主要是当时咨询学校的相关老师也一直没得到回复,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自己手里的一万多是打算留着给自己过完大学最后一年的。
这一万多是自己当初疫情期间打工攒下来的最后积蓄。
因为有这一万多,所以心里一直还算比较踏实,觉得自己大学的最后一年应该问题不大。
也就是靠着那份积蓄,让自己有信心可以在大学最后一年不用浪费时间去打工,可以安心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对长远来说更有价值的事情。
自己一直很清楚,年轻时的自由时光是无比美好的。
尤其是在大学里面的时候。
很多时候看一些励志人物,大学期间四处兼职,赚了很多钱,给自己弟弟妹妹交学费啥的,看得很感动,但是也很替他们感到悲伤。
“我们有几十年的工可以打,但却只有这几年的大学可以读。”
甚至有时想想,自己以后真的去打工了,是否还能有心情继续安心读书呢?
甚至自己都不去提什么“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先变得值钱,能赚更多钱”这样的话。
我其实相信所有的大学生,以后都不会穷到要饿死的。
无非是吃得好不好,赚钱多不多的差别而已。
但是如果一个人回忆起他的青春岁月时,全都是苦涩的灰暗的生活艰辛,那么很可能一辈子都会很难幸福。
曾经和一个公认很成功的人聊天。
我问他,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那些不被人理解和支持的岁月。
他说,是少年和青年时的那些浪漫。
真的,不是鸡汤。
他年少时,看着学校里面最好看的姑娘,羡慕能坐在摩托车上兜风的人;
他当时连辆单车都没有,但却莫名的有一种豪情
“坐摩托车算什么,终有一天,我要带着你坐着那种开着天窗的轿车去兜风!”(那时他们只能在电视上看领导人检阅部队的时候乘坐的轿车。)
他奋斗多年,终于可以做到满足自己的豪车收集癖。
他自己都承认,中途遇到很多困难,真的想要放弃了。
但是他总会想起那个女孩温柔的眼神以及那句真诚的肯定
“嗯,我相信你。”
我觉得那简直是我听过最浪漫的校园故事了。
虽然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是他依然不会忘记,是当初那一个梦想激励着自己走出那个小乡村,去深圳大展宏图。
“当时我就觉得种一辈子地,也买不起一辆车的。”
我自己在大学里面,当然没有这样的美好故事。
但是依然很珍惜自己能够安心读书的岁月,依然很珍惜能和朋友无拘无束谈天说地的日子。
今天下午去找一个针院的老哥扎针,他的针法大有进步。
扎完之后,自己的胸胁胀闷不舒大有好转。
忍不住开玩笑,老哥日后要不把你的号都交给我吧,我去卖黄牛号,然后差价对半分,或者你七我三也好。
老哥很诧异,哎呀,你也知道很多卖黄牛号的是直接和医院合作啊?
然后聊了一会儿,看老哥有没有什么兼职能介绍一下。
话疗完,去吃饭,想起一个大V说的
“教培行业被打击的时候,失业的,倒闭的,起不来的一抓一大把。”
“为什么俞敏洪和新东方还能站起来?”
“因为俞敏洪一直还是给年轻人加油打气,一直还是比较正面的形象。”
“大家都还是知道老俞这个人不错,在心底还是盼着他好。”
回想到自己,认真写公众号写了两个月,关注人数刚刚破千。
但链接到不少聊得来的朋友。
如果坚持下去,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针院老哥给我介绍了两个兼职,把我介绍给两个他班上的同学。
那两位同学对我都没什么印象,即便其中一个老哥可能已经见过几面了,甚至还聊过几句。
不过明显是没留下什么印象。
仍然是需要自我介绍一番,然后需要针院老哥再帮忙引荐一下。
心里不禁在想,还是自己成果太少啊。
知道自己的人太少,值得宣传的点太少,这样和别人链接的效率就很低。
吃完饭,兼职的事情依然没什么着落,心情也还是有点低落,就出去散步。
偶然想吃香蕉,就去问问店家。
结果发现居然要7块钱一斤,立马告辞。
回去的路上还是有些感慨。
“长安居,大不易。其实也不能说人家贵,人家在北京做生意,成本也是那么高的。”
“很多时候不是东西贵,只是自己穷。”
就像有时走过北京的各种驻京办餐厅,各种外国餐厅。
我都知道这些是很值得去体验一把的。
无非是自己没有那样的消费水平罢了。
继续走着,其实也感觉自己的心情慢慢还是调整好了。
因为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有一份信心在。
相信自己以后会被更多人知道,也能链接到更多的机会。
自己也一直努力做一个能够给周围人带来更多价值的人。
即便写文章,也一直强调,去关注具体的人,不去空谈大义,不去给人说教什么鸡汤。
相信以后会给自己链接到更多可以同样关注具体个人,不口嗨大义,给自己带来转机的朋友。
说起来上午加了一个广中医的同学。
人家觉得从广东考到北中医,厉害
我偶然讲起,在北京还是有些艰难。
人家就发了一段“苦难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礼物”这样的鸡汤。
我当时就和这个人一点交流的兴趣都没有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这份礼物能原路退回。
只能回上一句
“未经他人苦,休劝他人善”
苦难就是苦难,没有必要加上什么光环。
是因为过去了,才称之为一段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如果过不去的话,那就真的是劫难了。
而即便过去了,中间因为这些苦难,也依旧失去了无数的美好。
讴歌苦难真的是一种病态的文化。
就像当年人民日报转发河北女孩的《感恩贫穷》
其实当时就忍不住吐槽
这个女生能考上北大,靠的是贫穷吗?
靠的明明是自己遇到了足够好的老师,拼尽全力让她不要辍学;
靠的明明是自己的父母咬着牙省吃俭用即便生活入不敷出依然没有让她像同村的女孩那样早早去打工甚至去嫁人;
甚至在于她足够幸运,能考到重点中学,而且能得到校领导的关怀,减免了她的学费。
明明都是资源+运气,但凡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她都会被贫穷所吞噬,而被贫穷吞噬的女孩何止千百万?
居然拿一个幸运儿的故事来规训其他人,你不成功就是你不努力?
苦难什么时候成了需要感恩的东西了?
就算要感恩,也是要感恩那个没有在苦难中放弃的自己,要感恩那些在苦难中帮助自己,鼓励自己,给予自己支持的人吧?
那个考上北大的贫家女孩可以感谢她的父母,可以感谢她的老师,感谢她的学校,甚至可以感谢整个国家的政策,但唯独不应该去感谢贫穷。
她考上北大,是自己无尽的努力外加无数同村女孩未能把握的幸运叠加起来才达到的成就;
而她所感谢的贫穷,已经吞噬了无数个女孩子,还将继续吞噬无数个贫寒农家子弟的梦想。
即便不是北大这个顶级学府,只是北中医这种普通211,也有很多人承认,自己已经见不到几个来自农村的同学了!
就算说是农村考过来的,也基本都是专项计划+比较富裕的农村了。
真正的贫寒学子搞不好已经没什么机会来到北中医了。
所以会出现有的班级助学金无人申报的事情。
而之前在群里面聊《写给新开学的贫寒学子》时,听到某个地方院校的同学说,北中医可能还是比吧,像我们学校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
像助学金之类的班上有一大半都是符合条件的,但是根本不够分。
甚至之前和一个中部省份的女同学聊天,那个女同学也表示,自己考不上研,就回去嫁人了。
我当时以为是人家规划好的,结果人家下一句话是
“家里本来早就想让我去嫁人了,我周围的全都嫁了。但我真的不想嫁给那个人,不想就为那么几万块彩礼钱就把自己一辈子都搭进去。”
当时听得目瞪口呆,包办婚姻?
“家里本来不让我考研,结果不知道谁跟男方说了一句,女方学历高,以后还可以省请家教的钱,然后就又给我读研了,但还是要求结了婚才能读研。”
当时听到人都傻了。
给人家出谋划策一下午,人家只是叹了一口气
“命不好,能怨谁呢?”
“那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又能如何呢。”
我当时也只能叹一口气。
“如果自己没有抗争的意识,那么别人也很难真的救你。”
“这个社会有无数的规训。就是各种各样的应该。”
“这些应该都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其实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接受,你是可以说不的。”
“你觉得无力,是因为你觉得没有人能理解你,能帮助你。”
“但是这种事情,你让多少人知道了呢?”
“你哪怕多让班上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同学知道,多让你的几个老师知道。”
“只要你让那些真的盼着你好的人知道,他们都会帮助你的。”
“在这种情况下,把苦难合理化,觉得别人如此你也就应该如此,就是把想要帮助你的人都挡在了外面,就是自己选择了放弃求助。”
“你和我说,我确实只能做到这一步,给不了太多;但是别的人呢?老师呢?他们的资源,眼界,能力,超出你我无数倍,一个老师不行就再换一个老师,班主任不行就去问学院老师。”
“就算你周围的女生全都嫁人了,都在跟你说这是命。”
“可是你身边还是有很多自己掌握命运的女生啊。”

很多时候,我们的苦难超出了自己当下的能力范围,完全是没办法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的。
在这种情况下,让更多的人知道你需要帮助,让更多善良的人能够有一个帮助你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
我每一份助学金都会很努力的去申请,也从来不讳言自己当下的贫穷。
因为我真的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成倍的回报这一切。
我要做的是更好的发展自己,拥有更好的回报这个社会的能力。
也期待每一个正身处困境的朋友,能够少一些敏感与自卑,多一些坦然去接受身边的善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