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学中医就不要勉强自己

 新用户1279Y13h 2023-05-13 发布于北京
有时和一些学弟学妹聊天,人家其实苦恼于,自己真的不喜欢中医。
真的觉得学起来很无聊,没啥意思。
也没想过做医生,更不想做科研,感觉对中医行业吧,就没什么期待的。
可是这种话,又哪是能在中医药大学里说的?
我每次都是那句,没事的,不要勉强自己。
不喜欢很正常。
努力让自己有的选就是了。

1

很多人都是在对中医专业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进入中医药大学的。

虽然是“干一行,爱一行”才是最理想的,但是理想状况和现实状况总是不一样的。

有些老哥老姐,头脑活泛,口才一流,满脑子都是各种商业变现方法,属实是有商业大佬的潜质,真让人家去啃医书背条文,简直是浪费天赋。

人家自己也觉得痛苦,觉得没啥意思。

还有些同学,就是想出国。

中医的相关证书,人家国外又不见得认。

有时甚至在想,搞不好还是老老实实去读个护理啥的,比较容易出国。

我个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大学里面选了中医专业,就一定要一辈子干中医。

或者说,一定要做那种大多数人想象中的中医。

我一直是把中医行业当成一个行业,觉得应该在其中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并可以做好的方向再去努力。

在一个自己能做到得心应手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从众。

一个同学高中的时候就和我分析过。

就像细胞原本都是具有全能性的。

但是随着不断分化,最终成为了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专业细胞。

人也是一样。

人原本都有无数种可能性。

可是在外界的影响下,逐渐逐渐被分化成各种各样的工作者。

可问题是,细胞分化成专业细胞,是符合内在基因的;

人被分化为各种工作者,可未必都是符合自己的。

个个都知道成为最顶尖的是最好的,但是很多时候,你缺乏那方面的天赋和热情,真的没办法支撑你成为顶尖。

而且你做很多事情很吃力,真的就是因为不合适。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即便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做,也会很不开心。

我当时也不禁感慨,我很怕自己一直做的,都是自己不怎么喜欢的事情。

只怕到了大学毕业以后,身不由己

一切劳动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活下去;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服务于所谓的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等。

即便是在大学里面,个个都在讲学中医多好多好,我在见识了一些医生的工作之后,感觉还是不怎么喜欢做医生。

这种事情,就跟别人叫我打王者荣耀是一样的。

我从高中,就看着很多人玩王者荣耀,玩得走火入魔一般;

到了大学,大一时宿舍里面好几个老哥天天开黑玩得天昏地暗。

我和某个老哥同时下载了来玩。

我其实玩得一脸懵逼,感觉并没办法投入进去;

玩了几局,全程索然无味,并没有周围人的那种“上瘾”感。

放下了,就没有再打开的想法。

另一个老哥倒是一玩就沦陷了,啊,真好玩,我要继续玩。

后来很多次有人邀请一起玩王者,我都是一脸苦笑。

我不是不想合群,奈何是真的玩得没啥感觉,没啥意思。

你们玩得嗨,你们玩就好。

别到时我在那里无动于衷,人菜瘾小,还影响你们的游戏体验。

其实人菜瘾大的一抓一大把,人家玩得再烂,不影响人家一玩几十把。

我是真的没啥想玩的感觉。

学中医也是一样的。

很多人学得很差,不影响人家觉得自己要做中医;

“来都来了,还挑啥”

我学得也很差,想的就是,不要耽误青春,好好给自己谋划未来。

2

在大学里面,经常想起高中学的那句诗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很多老哥老姐,说起自己选了这个学校这个专业,都是摇头叹息,感伤不已。

但是又个个都是,想转行吧,又不知道往何处去,或者没胆,觉得放不下自己的学历;

想将就着往下走吧,又不甘心。

真就“羁鸟恋旧林”。

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子。

直到那一次梦中惊醒。

真就是像《在大学里,看鱼龙混杂》里面记载的那个梦一样,自己在那一刻意识到,其实自己有得选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

如果再这样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下去,自己在三十岁,四十岁的时候,一定会相当后悔。

所以在考研报名的时候,并没有跟风随便报一个。

还是想再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探索,再去考一个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说起来也是人都是善变的。

我当初填报志愿时报北中医是出于理性思考。

正如亚当斯的名言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儿子们才会拥有研究数学和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的自由,他们的孩子们才有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艺和陶瓷的权利”

自己当时非常清楚,作为一个普通人家,想要有体面的生活,就必须得吃苦。

没有那样的物质基础,就别去幻想做那些轻松而体面的工作。

必须得去学一门有价值的手艺。

当时考虑再三,觉得中医学确实是一个文科生所能选择的,最有利于普通家庭的一个专业了。

哪怕不是很喜欢,但是为了赚钱养家,为了不怕失业,不怕中年危机,还是选你吧。

结果到了大学,反而开始感性起来了,各种自我意识反而觉醒了。

真就不想让自己一辈子都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了。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个寒暑而已。”

“如果你一直在做一些和你性格禀赋所不相符的东西,那么当你面对你自己的内心时,你很难不产生一种浪费人生的羞愧。”

很多长辈都会说,哎呀,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子的啦。

都是不喜欢本行,都是觉得自己应该有更精彩的人生的。

但是到最后,不还是过上了最平凡的生活?

我当然也知道这才是最现实最普遍的情况。

所以才格外珍惜现在还有的选的时候。

还是一直在努力,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天赋所在。

努力去了解更多的就业方向。

《认清时代背景,保持头脑清醒》里面,也讲到了,其实中医学子能选的方向是很多的,不是只有最传统的做常规中医那一条路。

3

我在《大家都很迷茫,但差距也就是在迷茫中拉开的》里面讲到了,哪怕很迷茫,也要努力给自己多积累一些成果。

因为归根到底,你还是得让自己有的选。

你要证明你的能力,配得上你想要的东西。

就算迷茫,也要在迷茫中多一些尝试和探索,而不是躺平摆烂,虚度光阴。

我觉得在中医药大学里面,从精神满意度来说,喜欢中医的同学是最幸福的,想做中医的人是第二等幸福的,打算将就着做中医的人是第三等幸福的。

而不喜欢中医的人是第一等郁闷的,不想做中医的人是第一等尴尬的,不知道除了中医之外还能选什么的人是第一等迷茫的。

我写公众号,何尝不是为了能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而自己写着写着,就没那么迷茫了。

也少了很多的郁闷和尴尬。

每天还是要做些正事,才可以让自己步入正循环。

最怕的就是放任自己迷茫,啥都不做。

到最后简历空空如也,自己没啥技能拿得出来。

就像那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样。

看不上,不喜欢原本的,可是又配不上自己想要的。

4

有一次跟校内大佬聊天,人家说最幸福的人啊,就是最乐天知命的人,把什么都当成最好的安排。

你就说像大家都是来北中医学中医,那么多人要么动不动骂学校垃圾,要么觉得自己不喜欢中医学专业,整天过得很不开心。

而你看有的同学,也没见他多重视学习,多重视中医,每天简简单单,过得开心就好。考试考过就好呗;要考研就考上就得了呗;有啥工作就去啥工作,去基层也不会饿死,去三甲也不会乐死。

别人都怨念满满,心里很多念头,很多想要又得不到;

他倒是很轻松,反正只要每天舒舒服服,轻轻松松的,不要想那么多,自己的福报就是最理想的。

平平淡淡才是真,不是说让你啥都不在乎,而是说把每天过的充实开心就好了。

所以现在我遇到迷茫的学弟学妹,基本都是两个建议

一个是树立成果意识,多给自己简历填成果;

另一个就是学会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不要让自己一直活在焦虑之中。

就算我们没有办法成为最优秀的人,过上最理想的生活。

但是最起码,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每一天尽量过得比较开心。

比起迷茫和平凡,焦虑和不安才是我们生活最大的麻烦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