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听书369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也要把自己当人。 01 善良一味被消耗,停止付出 知乎上有个问题:人与人之间,有哪些社交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有个高赞回答一针见血:没有原则的善良,容易惯坏不领情的人; 没有分寸的付出,终会养出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当你的善良失去了尺度时,那些曾经付出的善意就会变成别人加害你的筹码。 农夫与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依然常发生在你我身边。 究其根本,其实都是善良被消耗,真心被辜负。 《人世间》里,周秉坤是街坊四邻公认的老好人。 对待亲人,他处处包容,不仅体谅大哥周秉义工作学习忙无法顾家,还能理解姐姐周蓉的人生选择,关键时刻予以帮助。 周蓉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把女儿冯玥丢给周秉昆养,一养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里,周秉坤和妻子精心照顾着家中老小,维持着家的温度。 不管日子过得多么艰苦,周秉昆也没有放弃照顾冯玥,从未抱怨过多带一个孩子的难。 而这些付出,在周蓉眼里,都变成了家人之间的理所当然。 当周蓉知道冯玥喜欢周楠时,立即鼓励冯玥和周楠在一起,还希望得到秉昆和郑娟支持,丝毫不考虑他们夫妻的感受。 收到周父病重的消息时,周蓉也是一回家就责备秉坤没有照顾好父亲,全然忘了秉坤为了这个大家庭到底付出了多少。 他的“负重前行”,到头来,得到的大多都是指责和不理解。 对待朋友,他屡次雪中送炭,几乎随叫随到,总想着大家都不容易。 听到肖国庆和吴倩两口子下岗,周秉昆赶忙伸出援手,想办法把吴倩安排到书店上班。 国庆一家人没房子住,他就把自己的老房子借出去,无限期让他们住在里面。 可后来当他遇到麻烦想把老房子要回来时,吴倩却当场翻脸,完全不把往日恩情当回事。 他的“鼎力相助”,到头来,却换回了其他人得寸进尺的请求。 待人友善是修养,但当你只会一味地考虑他人的感受时,自己注定会过的不好受。 处世善良是格局,但如果善良长久的被消耗下去,注定会成为罪恶的源头。 蔡康永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 面对不值得的人,记得收起自己的大方,管好自己的善良,停止无止境的付出。 行走于世间,永远不要为了别人的温暖,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02 有人总劝你大度,无需忍让 心理专家王梓恒曾提到一个很深刻的观点: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别人;别人的事,只能接受和尊重,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自己的事,习惯麻烦别人,给他人添堵;别人的事,喜欢指手画脚,老劝人大度。 当看到有人借钱不还时,他们会为借钱的一方辩解:“他日子都过得那么艰难了,你怎么还忍心催他还钱。” 当看到家人之间发生矛盾时,他们会站出来和稀泥:“他都已经道歉了,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当看到熊孩子犯下大错时,他们也会不痛不痒的解释:“他还是个孩子.......” 就像《知否》里,明兰说的那样: 碰上这种情况,最高明的解决办法就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退无可退,不必再退。 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守好自己的人生。 画家齐白石成名后,常有亲朋好友去他那里求画,有人凭着和他的交情,想求得免费画作。 还有亲戚借着看望他的名义,每次都想顺便从他那带走点钱。 但其实,他的名气虽然大,可生活过得并不富裕,时间久了,给他徒增了不少烦恼。 于是,齐白石立下规矩: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后来,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充道: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卖画不论交情,君子自重,请照润格出钱,切莫代人介绍。 这些规矩传开后,有人吐槽他不近人情,不留情面;有人责备他太过吝啬,斤斤计较。 所有流言蜚语,他都没放在心上,反倒活得更加舒坦了。 这两句组合起来意思是,当你有能把对手瞬间“秒杀”的能力,以至于无人可挡时,在该饶人时,就饶恕他人吧。 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遇到事情就“得饶人处且饶人”,那别人就会认为你是“软柿子”,人人都可以欺负你。 03 不懂尊重你的人,趁早远离 《奇葩说》有一期,董婧的一段辩词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今天你素颜上班,他说你丑;明天你化妆上班,他说你小妖精。 不要去讨好你身边的人,他们真的很难讨好。” 的确如此。不喜欢你的人,你天天笑脸相迎,也换不来他们的半分尊重。 不把你当回事的人,你再委曲求全,也无法维持这段关系的长久如初。 面对错误的圈子,与其强融进去,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趁早远离,放过自己。 作家刘瑜之前讲述过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她去留学时认识了一个德国女孩,时间久了两个人走得越来越近。 刘瑜把对方当朋友,所以经常会去找女孩聊天,可女孩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 每次交谈时,刘瑜满心欢喜的提出一个话题,女孩都是爱答不理,甚至不予回应。 当两个人讨论一件事情时,女孩还会习惯性反驳她,聊天过程中只剩下满满的火药味。 这样的次数多了,刘瑜终于看清了这段关系的本质,再也没有找过对方。 那些让你感到消耗精力、劳心伤神的感情,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人生短短数十载,最紧要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不尊重你的人,趁早远离就好,别再消耗自己。 很认同网上的一句话: “什么是好的感情? 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什么是更好的自己?纯良的自己,诚恳的自己,磊落的自己。 ” 你的圈子,很大程度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你身边人对你的态度,很多时候都是你允许的,只有你先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才会拿你当回事。 余生漫漫,远离消耗你的人,该结束的应果断,该说再见别留恋。 ▽ 半生已过,什么才是最舒服的生活状态? 仔细想想,应该就是三毛说的那样: 来人世走一遭,不要总是忍让太多,错误的人和事,应当及时断舍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