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家园林——景山公园

 福莲 2023-05-13 发布于云南

0

3

/

2

0

2

3

图片
图片

到北京第二天一早,天气有些阴沉于是决定先参观故宫,反正都是建筑嘛,天气不好,也不影响参观。来到神武门前才知道星期一所有博物馆和庙宇都关门(!),并且得知目前只有午门是入口。门前的保安小哥建议我,如果想去景山仔细参观,就早上现在去。因为游客通常都是参观完故宫直奔景山,下午时的景山人山人海。

图片

果不其然,当我走进景山公园,除了北京当地人遛早弯锻炼的人,游客很少,非常幽静。

图片

而当我第二次从故宫出来再奔景山时,着实人满为患。

图片

再上景山是因为第一次来天气不好,俯望故宫模糊不清,而参观故宫那天,蓝天白云,透视效果极佳,所以再登高照了几张照片就下山了。

图片
图片

Tips: 游览建议:景山,北海一天游,地点靠近,游览所需时间正好。从景山西门出,北海东门进。

图片
图片
图片

景·山·概·览

景山始建于辽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景山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宫苑园林之一,曾经是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景山被辟为公园。

图片

景山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上,南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西邻北海公园,北与鼓楼遥遥相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高42.6米,海拔88.35米,曾是北京城中心的最高点。公园占地23万平方米。

图片

站在山顶俯视全城,金碧辉煌的古老紫禁城与现代化的北京城新貌尽收眼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景·山·历·史

关于景山的历史,有两种说法,听听也蛮有意思的。

图片
图片

第一种: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城。在营建北京城的过程中,元代故宫、城墙则被拆除。

图片

元故宫废弃的渣土和开挖紫禁城护城河、南海的废土,则被堆砌成了一座土山。这座人工堆砌的山被命名为万岁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

图片

堆砌万岁山,可不是处理建筑垃圾的权宜之计,而是北京城总体规划的神来之笔。在传统中国建筑理念中,依山傍水的一直都被视为风水宝地,而万岁山正好坐落在贯穿北京南北的中轴线上。

图片

作为紫禁城的屏障,它五峰并峙,成为全城对角线的中心点。

图片

而且,万岁山的中央主峰正好压在元故宫的主要宫殿——延春阁上,大有“压胜前朝”的意味,因此也被称为“镇山”。

图片

照片来自网络

曾经的延春阁,1923年烧毁,重建后作为招待贵宾处

第二种说法:

万岁山在民间又被称为“煤山”。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相传其下皆聚石炭,以备闭城不虞之用。”不过,后来考古学家实地钻探,发现山下只有土渣,并没有煤炭。“煤山”下有煤的传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图片

清代,万岁山改称景山,并在乾隆年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景山的标志性建筑——景山五亭和绮望楼,直到那时才建成。

图片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拓宽道路,景山的北上门及其左右围墙和筒子河畔的100间值房被拆除。景山与紫禁城在空间上的联系,从此打破。于是,景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

图片
图片

公·园·景·色

景山公园内古树参天,光与影之间透射树林间的深度感,安静感。山峰独秀,殿宇巍峨。

图片
图片

院内牡丹、芍药等品种繁多,花卉几万株。景山春天有牡丹展、夏天有荷花展、秋天有秋实秋菊展,三季花团锦簇,四季松柏常青。初春的季节什么花也没有。

图片
图片

这里曾是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保存着寿皇殿、观德殿、护国忠义庙、绮望楼等古迹文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思宗殉国处碑”是1944年设立,意在纪念明思宗殉国三百年。

图片

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这位大汉民族的最后一任皇帝,在万岁山下的一棵槐树上自缢身亡。

图片
图片
图片

 只可惜而那颗老槐树,大清三百多年,满人都没有砍掉的树,居然在1971年被铲除了。

图片
图片

绮望楼

绮望楼位于景山公园南门内,原址明代时称“山前殿”。清康熙年间,皇帝经常在山前殿宴请各地来京朝贺的文武官员、各部落首领、公使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帝命人拆除明代的大殿,在原址基础上兴建了绮望楼。绮望楼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层,楼内曾供奉孔子牌位,为清代官学堂学生祭拜先师孔子之处。

图片
图片

景山山上五亭横列,自东向西依次为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富览亭、辑芳亭,是景山公园的颜值担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赏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一,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西侧的富览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为重檐圆攒尖顶,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亭高11.75米,建筑面积76.36平方米。

图片

周赏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宝生佛,为铸铜镏金佛像。宝生佛,是佛教五方佛中的南方如来,象征大日如来一切智中的“平等性智”,也代表佛法微妙之德,能出生无量福德、珍宝,以济众生,因而得名。

佛像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劫去。

图片

观妙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一,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西侧的缉芳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为重檐八角攒尖顶,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亭高12.05米,建筑面积90.30平方米。

图片

观妙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阿閦佛,为铸铜镏金佛像。阿閦佛,又名不动佛或无怒佛,根据密教阿閦佛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位于东方之如来,代表“大圆镜智”。阿閦佛用无嗔恚法门度众生,用妙喜世界接引众生,使众生身体清净,内心安静祥和。

佛像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劫去。

图片

中峰万春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北京南北建筑中轴线的基点。被誉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京华览胜第一处。

图片
图片

万春亭尽享天时地利,登临其上,可俯瞰故宫全景,一览京城轴线,古都风貌尽收眼底,领略整齐对称的布局神韵,品读气势恢宏的宫廷建筑,夕阳的余晖洒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上,金光闪闪更显帝王之家的宏伟。

图片
图片

万春亭高15.38米,平面呈四方形,为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檐和中檐均为九踩三昂斗拱,下檐为七踩重昂斗拱,黄琉璃瓦覆顶绿剪边,檐上有琉璃宝顶,建筑面积296.5平方米。万春亭的彩绘称为:旋子大点金龙锦枋心,这也是中国皇家等级最高的彩绘形式。

图片
图片

万春亭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也称为大日如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在五方佛中代表法界体性智。亭中所供原佛像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损毁,重塑归安后于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

图片
图片

辑芳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一,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东侧的观妙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为重檐八角攒尖顶,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亭高12.05米,建筑面积90.30平方米。

图片

缉芳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阿弥陀佛,为铸铜镏金佛像。阿弥陀佛又称无量清净佛或无量寿佛,密宗以阿弥陀佛为西方五智如来,代表“妙观察智”。

佛像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劫去。

图片
图片

富览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景山五方亭之一,与东侧的周赏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为重檐圆攒尖顶,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亭高11.75米,建筑面积76.36平方米。

图片

富览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劫去,当时俄国军队驻扎景山。

图片

不空成就佛是北方如来,又称天鼓雷音佛、天鼓音佛、雷音王佛等名,在五智如来中代表 “成所作智”。

图片

不空成就佛以大慈方便,使佛门修行者舍除懈怠贪欲,远离一切烦恼,从而道业精进,以大智慧成就一切如来事业与众生之事业。

图片

景山内,矗立着一组皇家祭祖的庙堂,这就是寿皇殿建筑群。

图片

明朝时代是在景山苑内东北处。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寿皇殿建筑群至正北。

图片

寿皇殿曾经供奉从康熙至光绪八代帝后的画像和牌位。元旦、岁暮、令节及先帝诞辰、忌辰,皇室在此恭行大礼。因为是星期一,没能进入参观。

图片
图片

路线一:

      南门入园—崇祯自缢处—后山腰道东侧上山—万春亭—西侧下山道—寿皇殿建筑群—东门出园。

图片

线路二:

       西门入园—科普宣传栏—前山主路—崇祯自缢处—后山腰道登山路口—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富览亭—下山路口—西门出园

图片

线路三:

       东门入园—寿皇殿建筑群—后山腰道登山路口—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富览亭—下山路口—科普宣传栏—前山主路—崇祯自缢处—东门出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1

END

1

下期:皇家园林——北海公园

图片

一起走遍大好河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