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势而为,润物无声

 Richard_X 2023-05-13 发布于江苏
题记
同蔚明珠班的孩子5-7岁,正是“童蒙养正”的时候。
该班班主任赵静,2021年加入同蔚后,先后担任明珠班助教、带班老师,不断践行山长心理行为课及青春营课程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日常教学中,赵老师会非常用心地陪伴、观察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她不会放任不管,也没有板起脸来说教、讲道理,而是与孩子站在一边,顺着孩子的想法和需要,一步步引导孩子体验,帮助孩子自己“转念”。
在赵老师的精心引导下,明珠班的孩子们从自由散漫的“熊孩子”、自我中心的“小公主”、“小皇帝”,逐渐成长为一群有规则意识,能自我管理、自我负责,开心快乐、受人喜欢的小自由人

 心理行为引导案例一:

“立志”搬砖的男孩

Image

寒假刚刚结束。6岁的奕辰回到学堂第一天,就向赵老师提出想要搬砖。

赵老师很好奇,问他为什么要搬砖。奕辰说,因为妈妈需要钱,搬砖可以帮妈妈挣钱。
赵老师问他:你是需要整天时间来搬砖,还是自己找空余的时间呢?
奕辰回答说,他需要整天时间,一天搬1000块砖。
赵老师接着问他,你以前搬过砖吗?
奕辰说,假期在家时搬过,最多一天300块,少的时候100块砖,是用手推车搬运的。
赵老师告诉奕辰:你在家最多只搬过300块砖,学堂没有手推车,每天用手搬1000块砖,你能完成吗?
奕辰坚定地说,可以完成,自己可以一次搬4块砖。
赵老师觉得奇怪:别的同学回到学堂,都是为了学习,为了训练自己,如果你想搬砖,为什么不在家搬呢?
奕辰说了好几个理由,赵老师都觉得不是很靠谱。她告诉奕辰,要说出真实的想法,老师才能帮助你。
奕辰这才说出了实情:我想要回家,我假期在家里还没有呆够。我走的时候,妈妈说,只要我每天完成1000块砖,搬一个月,就可以回家。
赵老师明白了。她问奕辰:你是怕老师阻拦你,不让你回家,是吗?奕辰点点头。
赵老师接着说:你想回家,老师不会拦着你,老师会帮助你。如果你认为回家比留在学堂更重要,老师会联系你的妈妈,看看你妈妈的想法,我们再一起想办法,好吗?
听了这番话,奕辰的表情轻松了很多。
随后,赵老师与奕辰妈妈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奕辰妈妈说,孩子寒假在家过的太舒服,开学时说不想回学堂了。
在回学堂的飞机上,奕辰又和妈妈提到这件事,妈妈就随口说了一句:你一个月每天完成1000块砖才可以回家。
她还告诉赵老师,孩子在家搬过几次,最多一次搬了300块,其他几天都是让他玩玩的。
赵老师把奕辰的表现向他妈妈做了反馈,妈妈经过考虑,通过语音给孩子明确了要求:
奕辰,我们家是不养闲人的,如果你放弃在学堂成长的机会,选择回家,你就需要通过搬砖来养活自己。
怎么样让我们相信你可以做到呢?你要在学堂先拿出你的行动证明你自己能行。
你需要连续一个月每天搬砖1000块,每天跑步五公里,40分钟以内跑完,就可以回家。
Image
班会上,赵老师将妈妈的要求反馈给奕辰,孩子听了还是很开心的,觉得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同学们纷纷问奕辰:“你为什么想要回家搬砖呢?你想要回去做搬砖工人吗?”奕辰很认真、很坚定的点点头。
于是,大家一起帮助奕辰制定计划,为奕辰加油。赵老师也肯定奕辰,你这么小的年龄,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愿意为自己想要的付出行动,还是很棒的。
孩子听了很开心,信心满满地准备接下来的搬砖生活。

Image


 第一天   

奕辰五公里跑步用时49分钟,搬砖183块。
晚上班会总结时,大家都为奕辰惋惜,没有达成目标,白干了一天。奕辰自己也很难过,哭了。
为了帮助奕辰达成目标,早日回家,同学们纷纷给奕辰出主意,想办法。
小杨说,快递小哥为了送单不迟到,闯红灯,拼命干。
小潘接着说,是的,如果快递小哥迟到了,还要扣他钱的。
同学们还准备叫奕辰“快递小哥”、“搬砖小哥”来提醒他。奕辰跑步时,大家喊“快递小哥,加油!”在搬砖时就喊“搬砖小哥,加油!”这样奕辰就不会忘记他的“身份”,会努力的去干。

这时,奕辰突然捂着耳朵说:我不要!这个名字不好听!

赵老师问奕辰,那叫你什么呢?奕辰说,还是叫我的名字。
赵老师说,在你送快递时,顾客知道你的名字吗?你搬砖时,别人哪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他们只会喊:嗨,快递小弟或搬砖的,来一下。
小潘很明白道理似的劝奕辰:你要适应适应,不然等你长大了去搬砖,别人直接叫你搬砖工,你会更不舒服。
同学们纷纷帮奕辰想名字,看叫他什么名字更好听,建筑工人,搬砖工,搬砖小哥等,有说有笑。
奕辰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让同学们叫他“快递小哥”和“搬砖小哥”。同学们愉快的答应了,表示每次见到他都会尽力喊“快递小哥”或“搬砖小哥”。

 第二天   

在大家的鼓励下,奕辰5公里跑步用时52分钟,搬砖165块,还是没有达成目标。
看到奕辰比第一天还慢,同学们都着急了。总结时大家问奕辰:你这样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呀?
奕辰信誓旦旦地说:我得给自己提些要求了!早晨40分钟内不完成5公里就不吃早饭,上午要搬200块砖,下午要搬200块砖,搬不完就不吃饭了。
赵老师告诉奕辰:饭还是要吃的,不吃饭你会没有力气,没有力气怎么跑步和搬砖?
奕辰说,好的,我搬完再吃饭,让同学们帮我打饭。同学们都很配合,表示愿意帮助奕辰打饭。

 第三天   

除了本班同学为奕辰加油,其他老师看到了也会肯定他:奕辰愿意用行动为自己争取机会,这样的孩子有前途!奕辰听了很开心,瞬间有劲了,搬着砖还会小跑几步。
晚上总结时,盘算了一天的成绩:5公里跑步用时38分钟,搬砖318块。
相比于前面两天,还是很有进步的!
结果,奕辰很认真的跟同学们说:一天搬1000块砖我根本就完成不了,300-400块砖还有可能。
这时,赵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视频,大意是一个搬砖工一次背100块砖,一天搬上百次,一天搬砖总数高达1万多块。
赵老师告诉奕辰,他们的身高大概能有你三个高,比你壮,但相差不到10倍,他们搬1万块,你搬1000块,按比例来说是可以的。如果你现在这些都搬不了,以后你可能竞争不过他们,竞争不过就没有工作,没有工作,你会挨饿的,所以你要加油!

赵老师鼓励奕辰,你现在搬不到没有关系,只要持之以恒训练自己,以后还是有希望达到的。

 第四·五天 
虽然有赵老师的“鼓励”,接下来两天,奕辰还是懈怠了不少,搬砖时没精打采的
晚上总结时,奕辰终于转变了心念,和大家说:我想好了,我现在不适合搬砖,还是和同学们一起成长更好,我不回家了。
Image
 后续 
奕辰结束搬砖了,细心的赵老师看出奕辰还是有心事。
第二天是周日,下午通话时间,赵老师看到奕辰在哭。
赵老师问他怎么了。奕辰说,他想回家照顾妈妈,让妈妈开心。
赵老师了解到,奕辰在家的时候看到妈妈经常不开心,所以想回家帮助妈妈。
可以看出,孩子很善良,想要替父母承担责任。
赵老师告诉奕辰:你想让妈妈开心,这是很好的。你做什么妈妈最开心呢?就是把自己照顾好,在学堂里成长好,这是妈妈对你最大的心愿。
赵老师接着说:你这么小的年龄回家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事情,还会给父母添乱。你妈妈是成年人,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你想想,在没生你之前,妈妈不是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吗?
奕辰听了,觉得老师讲的很对,心结顿然解开,停止了哭泣,脸上露出笑容。
一直到现在,奕辰再也没有提过想回家,每天和同学一起学习、运动,性格也越来越阳光、开朗,各方面进步很大。

Image

 心理行为引导案例二:

家里寄吃的怎么办?

Image

一天中午,小花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一些好吃的,准备在宿舍偷偷吃,不想让老师知道。
下午,同学们来到教室准备开班会。
赵老师看了一眼地上拆开的快递盒,问小花:你妈妈给你寄的东西收到了?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说,小花妈妈给她寄了大枣和山楂丸,还有其他的物品。小花的表情有点尴尬。
赵老师听了,只是对小花说,你要把快递盒收好,放到指定的地方。小花点点头,原本有点紧张的表情轻松了一些。
赵老师接着问小花,你打算怎么安排这些吃的呢?
小花说,她已经放好了,等周日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吃。
赵老师问同学们:看到小花有好吃的,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同学们都很真实,纷纷表示自己见到小花吃好吃的,会很馋,也想吃。

赵老师问小花和同学们,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件事情?

小花说,自己没有好的办法。
小姜说,让父母也给自己寄一罐。
小潘说,那我们都有了,一班二班的哥哥姐姐们怎么办?他们也会馋。
小卢很大方,说没有关系,他让父母多寄一些,可以给他们分。还说,他的父母还是很尊重他的,他提出来父母会答应的。
还有同学说,我要是进入“狮子会”(学堂的一种荣誉),父母会满足我这个心愿。

孩子们越谈越兴奋,说想要父母寄什么什么东西,有吃的,有穿的,有玩具,甚至电视都要邮寄过来。
赵老师笑呵呵地听孩子们的想法,等大家说完,开始帮助大家“规划”:
我们班教室里,这半面可以放吃的,那半面放玩具,墙壁上再挂上三五个电视,桌子也不要了,地上铺上地垫,想坐着就坐着,想躺着就躺着,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看什么电视就看什么电视。

Image

听赵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聊得更嗨了。
嗨聊十多分钟后,小陈突然开始敲自己的脑袋,一边敲一边说,我的脑子里全是吃的!表情很痛苦的样子。其他同学见了,也开始敲自己的脑袋。
赵老师问大家,你们刚才谈吃的还是很兴奋的,怎么敲头呀?头痛吗?
同学们说,我的脑子里全是吃的。
赵老师问:这样不好吗?这不是你们想要的吗?
同学们说不是,这样不好。
赵老师继续问大家:你们平时经常会想着如何打扫好卫生,如何做好运动,如何提升自己,现在怎么满脑子都是吃的了?
同学们说,是小卢说要好多吃的。
赵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小卢会说要好多吃的呢?
同学们说是因为小花寄过来的吃的引起的。
这时,小姜突然想起来,说父母不让她往学堂带吃的。
赵老师问小姜,你现在能明白父母为什么不让你往学堂带吃的了吗?
大家抢着回答:一有吃的,我们就天天想着吃,满脑子是吃的,我们就没有办法成长了。
赵老师告诉同学们,你们这样做,有一些人会很开心,是谁呢?
同学们一下子想到了:猎手!(老师曾给孩子们解读过纪录片《食品公司》)。
赵老师告诉同学们,对的,你们这些小猎物,食品公司、玩具公司、服装公司、电视公司,这些猎手都超级喜欢你们,他们会夸你们太棒了,你们好可爱。
同学们齐说:我们不要做猎物,我们要做猎手,我们要成长。
赵老师问大家,小花的那些吃的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有同学提出让小花将大枣给同学们分了。
有同学说,小花自己还想吃呢,她会舍不得。
还有同学提出,让小花周日打电话时问一下父母,大枣是分给同学们一起吃,还是你自己吃的。

小花不太愿意,说自己上周跟妈妈提出想吃大枣,妈妈同意了,妈妈是给她买的。

同学们说,那好吧,我们就不吃了,我们也不缺吃的,伯伯天天给我们做的饭菜已经够我们的营养了,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还有孩子说,我们会嘴馋,赵老师每周日给我们发的花生和磨牙饼干,够我们解馋了。
同学们跟小花商量,你吃的时候不在我们面前吃,可以吗?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小花表示同意,周日晚上看电影的时候,自己在外面吃完了再进教室。
马上又有同学提出一个现实问题:你把大枣放在宿舍自己柜子里,会吸引其他同学去拿,还是交给赵老师好。
但男生们显得很自尊,马上表示,我们是男生,肯定不会去女生宿舍拿的。女同学也表示不会拿。
这时,有人发现最小的小曹不在教室,正在宿舍里拿着小花的大枣吃。
见此情景,小花也意识到不能完全怨小曹,自己也有责任,把大枣放在宿舍里的确不合适。
最后,小花决定把大枣和山楂丸都交给赵老师保管,并且主动提出以后不再让父母给自己寄吃的了,要专注目标成长。

Image

过了一周,赵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学习了短片《爱的流动》和《分享》。
孩子们认识到,分享和助人是让自己内心最快乐的事情,会让自己像花一样绽放。
小花看了视频也很受启发,主动把自己的大枣都拿出来分享给同学们。
同学们边吃大枣边说,大枣真好吃!纷纷感谢小花。
小花也很开心,说今天的大枣比自己一个人吃的时候要好吃多了。

Image
Image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