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在解放军猛烈的攻击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很多国民党将领看到大势已去。不是潜逃就是起义,解放军成为了民心所向的队伍。但是也有少部分国民党将领仍然在顽抗,这一年在攻打襄阳时,守城司令在周边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后他被我军俘获。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指示:务必给此人戴上镣铐。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一改优待俘虏的政策呢? 1933年,红军在蒋介石的数次“围剿”下愈发艰难,队伍伤亡惨重,在争取地方支援工作时进展也十分困难,甚至有的老百姓谈“红”色变。其原因就是蒋介石派出了手下一名干将,成立了一支特务部队,在这名干将的安排下,在地方使用了卑劣的管理手段,如果谁家与红军有联系,就会连坐数家。这样一来导致地方百姓不敢与红军有交往,同时也减少了红军兵力来源,而使用这个卑劣手段的将领就是康泽。 康泽原本是穷苦人家出身,后来靠亲友救济才有了读书的机会,这时他与许多革命者一样接触到了进步思想。他对孙中山非常崇拜,于是在1925年考入了黄埔军校,当时他21岁。那时候黄埔军校内的学生是国共两党共存,当蒋介石独揽大权之后,康泽看中了蒋介石的实力,便鞍前马后地为蒋介石效力,蒋介石认为他是可造之才便派他到苏联留学。 留学期间,康泽接触到了很多共产党的同学,他始终坚持推崇蒋介石的立场,他这一表现深得蒋介石之心,回国后他便成为了蒋介石重用之人。1933年时他被蒋介石任命武装特务部队的总队长,手里掌握着大权、实权,他没有到前线作战,而是在后方破坏苏区政权。他一边阻挠地方百姓与红军接触,一边收容土豪劣绅,把那边有势力的恶霸勾结起来残害百姓,可以说是坏事做尽。 康泽如此表现自然深得蒋介石信任,要知道当时想要见蒋介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要通过一系列流程在秘书的安排下才能见到。而且还得看蒋介石愿不愿意见,但是有两个人却可以直接见到蒋介石,一个是康泽,另一个就是人尽皆知的戴笠。戴笠是有名的大特务头子,可他在康泽面前还是小辈,因为军统之前的“复兴社”就是康泽一手操办的,可见康泽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 康泽对蒋介石是忠心耿耿,在下面工作时却是作威作福,别说老百姓对他深恶痛绝,就连一些地方官员都对他避之不及,他搜刮钱财时众人敢怒不敢言,都惧怕他残忍的镇压手段。1936年发生了西安事变,何应钦已经放弃了蒋介石,可康泽却积极营救这位重用他的老校长,最后蒋介石获救,康泽再次成为了功臣,抗战时期成为了身兼数职的要员。 康泽自恃蒋介石的宠信,对其他国民党将领不放在眼里,经常干一些以权营私、福威自擅的勾当,在国民党中引起了群愤。蒋介石权衡之后在1945年派他出国考察,直到1947年才召他回国。当时蒋介石已经没有多少人才可用,就又重新启用了康泽这枚棋子,任命他为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派到镇守湖北襄阳一带。 康泽上任后又使出了强征的手段,征兵、征物资、修建防御工事,半年时间里在襄阳周边建出众多的碉堡、暗壕等。只是他的防守根本不堪一击,当解放军攻打襄阳时,康泽的部队败得一塌糊涂,最后襄阳失守。他想装扮成普通老百姓混出城去,结果被解放军抓到成为了俘虏,听到他被俘的消息后,蒋介石也慌了。因为康泽手里掌握着大量核心机密,只能对外谎称康泽已死,伺机营救。 与此同时,毛主席指示给康泽戴上镣铐,像康泽这样的重犯不能像普通俘虏那样优待,一旦逃跑就是放虎归山,同时还要防止蒋介石派特务营救。于是康泽就这样戴着镣铐被送进了战犯监狱,康泽以为自己罪大恶极会被处以死刑,没想到政府给了他悔过自新的机会,在监狱里度过了15个春秋之后,于1965年特赦出狱。 康泽出狱后被中央安排到政协担任文史专员,他毕竟是位有才学的将领,他写出了很多回忆录。回想自己当年曾经犯下的过错,他后悔不已,只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康泽于1967年病逝,结束了复杂多变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