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山河破碎,北川、映秀、青川......接连告急。 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14时28分,正是孩子们上课的时间,父母们飞奔到学校,一遍遍哭喊着孩子,一下下刨着砖和石头,他们多么希望能听到熟悉的“爸爸”“妈妈”。 然而,一切希望都在地震后,没了...... ![]() 汶川 都江堰聚源中学,900多名学生被埋;北川中学,两栋5层教学楼坍塌,1000多名孩子,没了;映秀小学200多名沉重遇难;漩口中学55名师生遭遇不幸; ...... 废墟里满是哭声,废墟外是绝望与希望的搏斗。 看着废墟里的孩子,一位妈妈哭喊着: 求求你,快救救他。 ![]() 呼救的妈妈 另外一个妈妈,守护着废墟里的孩子,大声哭喊着他的名字,却一直没用得到回应。 ![]() 废墟呼喊儿子的妈妈 那些日子,电视机前的所有人,心都被揪了起来,一遍遍为废墟下的孩子们祈福,每救出的一个孩子,空中就仿佛多了一颗闪烁的星星。 如今,15年过去了,又到了5·12,满目疮痍已成往事,但在妈妈们的心里,那就是昨日。 那些失去孩子的妈妈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思念着孩子们,期盼他们回家。 ![]() 震撼日记馆里孩子们的照片 ![]() 她永远活在妈妈的手机里 四川都江堰,一位叫叶红梅的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 叶红梅全家福 汶川地震发生时,叶红梅的女儿才刚满8岁,她被埋在学校的废墟下,救出时已经没了呼吸,叶红梅的生活也随之失去了色彩。 幸好,叶红梅有一部存满了女儿照片的老式手机,女儿去世后,她一看这部手机就是几个小时,不愿放手。 当她灰心时,女儿的笑容鼓励她加油;当她意冷时,女儿的声音激励她向前...... 为了让天上的女儿看到一个坚强的妈妈,一个幸福的家,叶红梅重拾了生活的勇气 可生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一天,叶红梅躺在床上,想在临睡前再看一眼女儿,可手机怎么也打不开,她急得不得了焚。 她拿着手机走进一家手机维修店,人家根本不接,直接说:“修不了,太老了!” 尽管她再三请求,愿意出双倍的维修费,但依然被拒之门外。 叶红梅很不甘心,她跑遍了市里所有的手机维修店,结果相同:手机太老,没有配件! 站在十字街头,叶红梅不知接下来怎么办,她无法接受再次失去女儿。 “大城市肯定能修好!”带着这个信念,叶红梅只身来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跑了大大小小100多家手机维修店,但依然无人能修。 ![]() 叶红梅 叶红梅每天重复着充电、开机、再充电、再开机......期望着奇迹的发生,但她等到的是一次次失望。 2016年,猎豹移动听说她的故事后,被深深感动,决定为这个母亲的爱搏一把。 于是,猎豹找来10多位数据工程师,他们来自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 22天后,他们成功了,叶红梅打开手机,再次看到女儿时,早已泪流满面:“女儿,妈妈终于找回了你!” ![]() 叶红梅手机里的女儿 在场的所有人都笑里带泪,那一刻,他们也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如今,叶红梅的儿子叶安澜已经12岁,她每天都会和儿子一起看手机里的视频,告诉儿子:“姐姐在手机里。” 每年的5月12日,叶红梅还会牵着儿子去看望姐姐,她希望儿子能永远记住姐姐。 在她心里,女儿从未离开。 ![]() 她专属的“网上纪念馆” 2008年5月12日夜里,雨不停地下,聚源中学遇难的240个孩子静静地躺在操场上,一动不动。 父母的泪不停地流,他们跪在泥地里,点燃了纸钱,一遍遍呼唤着孩子的名字,撕心裂肺。 胡慧珊就是其中一个,她是第一个被抬出来的,医生马上实施抢救,但已经无力回天。 刘莉紧紧抱着女儿,脑子一片空白,她听不清周围的声音。 她害怕极了,害怕女儿从她的记忆里消失,她拼命地挣扎着:“别忘了,别让我的女儿消失!” 她甚至想再生个女儿也叫“胡慧珊”。 ![]() 儿时的胡慧姗 被救出后,刘莉不愿回家,她在学校的废墟里翻找女儿的遗物,询问女儿的同学,寻找女儿的临走前的记忆。 后来,她找到了女儿的书包,发现了女儿的QQ号,决定“点亮”它。 于是,刘莉请人破解了密码,让她失望的是,QQ空间里,女儿什么也没留下。 刘莉想,那我就在QQ空间里,为女儿建造一间“网上纪念馆”,让女儿永远住在里面,开开心心。 为了实现愿望,刘莉开始学习电脑、练习打字,对她来说这些事情很难,但她没想过放弃。 她还把QQ名字改成了“凤凰重生”,备注里写着“姗姗我爱你”。 女儿100天祭日时,她写下:“你可以高高兴兴去上你喜欢的大学,去做天上那颗最亮的文曲星。” 女儿18岁生日时,她写下:“在天堂,你如果遇到喜欢的,也喜欢你的男孩,妈妈会为你祝福......将来会为你举办一场奇异的婚礼。” 就这样,她不断在QQ里写说说,发照片,抄写女儿的作文、小说,甚至写下每次梦见女儿的情景。 有一天,她梦见女儿被别人收养,尽管自己被女儿养父母拒之门外,但刘莉高兴坏了,毕竟女儿活着。 还有一次,她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小岛上寻找女儿,小吃店老板告诉她:“胡慧姗很文静,她每天都会来吃早点。” ...... 在梦里,女儿生活的很好,刘莉每次醒来都泪流满面,她拼命想再回到梦里,却再也回不去。 如今,刘莉已发表了上千条说说,上万张照片,都是女儿喜欢的景与物,述说着母亲对女儿的思念。 后来,建筑师刘家琨无意间看到她在聚源中学废墟上的照片,她手里拿着女儿的脐带与乳牙,眼睛里流着眼泪,被深深打动了。 刘家琨决定为她的女儿建一座真实的纪念馆。 ![]() 胡慧珊纪念馆 2009年,“胡慧珊纪念馆”建成。 一座灰色震后小棚里,粉红的墙上挂着胡慧珊的奖状、证书、跆拳道服等物品,桌子上是她的小说手稿。 外面的桂花树,是刘莉选的,女儿生在桂花盛开时,她认为女儿就是其中最美的那朵桂花。 透过博物馆的透明玻璃,我们能看到,那是一个少女的粉色世界。 ![]() 胡慧珊纪念馆 如今,刘莉有了小女儿胡慧恩,慧恩从小就知道姐姐的故事。 刘莉想,即便她不在了,慧恩也会像她一样打理着纪念馆,思念着姐姐。 她要留住女儿,不想让女儿消失在记忆里。 ![]() 每年,他能收到妈妈的3封信 “亲爱的儿子,你好吗?妈妈好想你......” 每年的5·12,北川县茅坝中学的遗址上,都会挂上一条新横幅,那是成兴风写给儿子贺川的信。 ![]() 成兴风与横幅 成兴风与横幅 她明知儿子已遇难,却不愿承认,每当提起儿子,她最后悔的就是给儿子转学,从乡镇转到县城,成了她一生的悔与痛。 地震过后,成兴风足足走了11个小时,却只找到了女儿,儿子再也没有回来。 她每天都在山上呼喊儿子,但除了乱石就是空气,成兴风想过一死了之,又不忍心留下女儿,只能硬撑着。 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不曾有过告别就再也见不到了。 因此,她认定儿子一定去了远方的某个城市。 后来,成兴风和丈夫来到北京,开了一家餐馆,只因儿子曾想上北京的大学,要带他们一起来北京享福。 然而,远离废墟后,似乎离儿子更远,成兴风又回到老家,她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儿子记住回家的路。 成兴风曾经烧手机给儿子、烧电话卡给儿子,还曾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烧给儿子,又怕儿子看不到,就想到了挂横幅。 每年的各类节日,她都会给儿子写信,内容不同,但“儿子,妈妈好想你”的主题永远不变。 不变的还有她的手机号,她怕儿子回来联系不上她,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些横幅,一幅叠着一幅,已经很厚了,成兴风还是不愿意摘下来。 ![]() 成兴风写给儿子的信 有一次,她路过北川县城,发现横幅不见了,寻遍了大街小巷,甚至咨询律师找到老县城指挥部,和人掀桌子理论。 直到指挥部领导答应她,让清洁工不再摘取横幅,还帮她重新做了一个,她才放心地离开。 如今,成兴风开了一家理疗店,每天忙碌着但非常充实。她想要,好好生活了。 ![]() 为了天堂的孩子,她们在努力 倪孝兰和倪孝芬两姐妹,没有成兴风这般幸运,汶川地震同时带走了她们各自的两个孩子。 当时,倪孝兰的大女儿邓春燕刚参加工作,小女儿邓妮在漩口中学上学。 地震前一天,大女儿本来要和男朋友去乡下玩,但倪孝兰怕女儿影响工作,阻止了这次出行。 地震之后,两个孩子都走了,倪孝兰的家庭也开始摇摇欲坠。 丈夫天天酗酒,一喝醉就哭喊:“什么都没有了!” 两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有时几天都不说一句话。 倪孝兰是跑车的,从漩口到都江堰,她宁愿跑车到深夜也不回家。 等客间隙,她看看手机屏幕上两个女儿的照片,所有的累与苦在这一刻都没了。 妹妹倪孝芬的两个孩子也走了,他们被埋在学校的废墟里,走的时候,女儿15岁,儿子10岁。 从此,倪孝芬从来不愿走进那所学校。 倪孝芬本来想再生一个孩子,但因为过度悲伤,她没办法怀孕了。 于是,她把映秀的家改成了民宿,想着,还能离孩子们近点。 幸好现在,姐姐倪孝兰的丈夫不再酗酒,大女儿的男朋友把他们当亲生父母般照顾,每年都会去公墓祭奠女儿。 ![]() 倪孝兰夫妻与女儿的男友一家 妹妹倪孝芬也慢慢走出了阴影,开始踏入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扫墓。 她们知道,只有努力地活着,才能让天堂的孩子们放心。 ![]() 尾声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15年了,对于失去孩子的妈妈们来说,伤痛却如同刚发生的那天一般,无法抚平。 那天的记忆犹如昨日,山崩地裂,楼房倒塌,孩子们的笑脸与呼救声似乎就在眼前。 15年了,地震的余震从未停止过,妈妈们常常会在深夜梦回,感受到如同当日的恐惧与无助。 但是,这些妈妈们都那么的坚强,她们在巨大的悲痛中找回了生命的力量。 为了死去的孩子,也为了那些还活着需要她们的孩子,她们带着永远的痛苦与记忆,一步步向前走,活成了这个世上最伟大的母亲。 在汶川地震15周年之际,让我们祝福这些坚强的妈妈们,在往后余生,永远幸福! 参考: 《中国人的一天》:汶川地震中3个失子妈妈的重生 《新京报》:五个再孕妈妈的故事 《极昼工作室》:一个最小纪念馆的十年 作者:ZHL绥萍 编辑:桢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