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djkxiaold 2023-05-13 发布于湖北







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连鸿凯  侯战旗  王建明  周钰棨

【摘   要】目的:对公立医院的后勤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实现后勤采购内控的持续优化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A医院进行后勤采购内控评价。结果:构建的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2个一级指标以及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涵盖了后勤采购内控全流程各环节,运用该指标体系评价A医院的后勤采购内控,得分为82.1分,属于控制有效等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可量化评价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各环节的有效性,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后勤采购内控基础性评价要求。

【关键词】文献研究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后勤采购  内控

0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上级财政、卫生主管部门陆续发文要求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内控工作。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正在探索进行内部审计控制,对涉及医疗耗材、设备,信息工程、大型基建项目都进行了常态化的审计工作[6]。然而,作为医院重要保障的后勤部门却尚未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内控指标体系,特别是支出额巨大的日常采购工作,缺乏科学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粗放,有效性监督性和制约性都不足[1],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公立医院亟需建立一套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有效的后勤采购内控评价。

自2019年以来,B省各级医院陆续开展了内控基础性评价工作。A医院是B省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自2021年开始着力就后勤采购内控开展了基础性评价工作,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内控及评价指标为关键词查阅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后勤采购内控评价研究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和《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016〕11号)等文件对内控评价的具体要求,遵循全面性、重要性、风险导向性及可操作性原则[2],初步构建了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

02
研究方法及评分

(一)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克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因此,这种预测方法被命名为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采用通讯方式分别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单独发送到各个专家手中,征询意见,然后回收汇总全部专家的意见,并整理出综合意见[3]。随后将该综合意见和预测问题再分别反馈给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各专家依据综合意见修改自己原有的意见,然后再汇总。这样多次反复,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笔者团队邀请院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包括高级会计、审计师及内控业务负责人等。专家组成员对指标初步设置进行评价,经过两轮咨询后确定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为将评价体系中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4]。本研究采用AHP法,由专家依据相对重要性等级评分表对同一层次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再根据各个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求得一、二、三级指标的单层权重。最终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与对应的三级指标的权重相乘得到三级指标的组合权重。

(三)评分

1.划分后勤采购内控评价等级。参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等规范性文件,把后勤采购内控有效性划分为非常有效(90,100]分、比较有效(70,90]分、一般有效(50,70]分、基本无效(20,50]分、完全无效(0,20]分5个等级[5]。

2.专家评分。为了确保评价的权威性,A医院邀请专家首先对后勤采购全业务流程进行深入了解。然后结合评价的5个等级,由其对A医院后勤采购内控的27个三级指标分别进行评分,最后,取专家评分的均值为该指标的最终得分。

3.计算各级指标得分及总分。将三级指标的单层权重与对应专家评分均值相乘,得27个三级指标得分,再将相关的三级得分相加得到对应二级指标的得分。同理得到一级指标的得分与A医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总得分。

03
数据分析

(一)构建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

初步构建的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7个(详见表1)。

(二)运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以一级指标后勤采购内控单位层面所属的4个二级指标(控制启动、权力制约、制度建设和智慧系统)的权重计算为例。首先由专家依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评分,上述4个二级指标的专家评分均值依次为4.4、4.6、8.2和3.2分;然后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获得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153、0.2251、0.4012和0.1583,CR值为0.0042,通过一致性检验。同理获得其他各层级指标的单层权重。最后计算各三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例如:后勤采购内控培训情况指标的组合权重=0.3001×0.2153×0.5233=0.0338(详见表1)。

表1   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图片

图片

然后,专家分别对各项三级指标进行评分,经计算得到后勤采购内控评价各级指标得分及总得分(详见表2)。其中一级指标后勤采购内控单位层面得分为79.30分,后勤采购内控业务层面得分为83.46分;总分为:0.523 3×79.30 0.477 7×83.46=81.37分。对照内控评价等级,总分81.37分所属的评价范畴为比较有效,说明A医院后勤采购内控制度比较完整,控制活动有效执行,但非重点环节存在不足。从三级指标的专家评分来看:27个三级指标中6个指标评价范畴为非常有效,15个指标评价范畴为比较有效。4个指标(采购内控培训、采购不相容岗位实施、需求管理、采购付款的评价范畴)为一般有效,说明这4个方面的工作能够基本执行但存在明显缺陷。2个指标(后勤采购内部信息系统、不相容岗位账户管理)的得分均为50分,评价范畴为基本无效,提示该医院在后勤采购内部信息系统方面内控活动落实不到位,亟待加强信息系统管理。

表2    后勤采购内部控制专家评价结果(分)

图片

图片

04
结论

后勤采购是一项操作流程严格、涉及部门多、风险性大的工作。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采购效率较低、采购成本高,采购方式不规范等问题[7]。在深化后勤采购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立医院内控管理办法》强调要以量化评价为导向,突出规范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的管控机制[8]。因此公立医院有必要将后勤采购内控评价作为一个专项工作来抓,加强评价监督工作,促进后勤采购程序履行到位,持续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后勤采购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式,形成了具体可比的评价结果。该评价模式能够较为准确地开展后勤采购内控评价,但在构建判断矩阵时由专家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具有较大主观性。为减少专家主观性,应广泛征集业内专家意见,提高该评价模式的准确性[9]。未来更可以探索后勤采购内控评价信息化建设,将内控评价流程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公立医院后勤采购内控管理及评价水平。

参考文献:

[1]包维晔,陈志军.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2):36-38.

[2] 沈柳菁.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0(14):285,287.

[3] 聂淇竹.浅析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0(20):22-24.

[4]何琴. 基于AHP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9,35(19):64-67.

[5] 陈赟.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创新思路[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6):91-93.

[6] 崔静.新时代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12):105-108.

[7]董波,金今花,岳守红,等.基于医院治理视角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实施路径探讨[J].中国医院,2019,23(10):32—34.

[8]祁佩佩.从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谈公立医院内控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98—199.

[9]唐衍军,宋书仪.底线思维视角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探析[J].会计之友,2020(8):128—130.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