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云“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说明了什么?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13 发布于河南

灯王赤日


什么是目标思维?
简单说就是你事先知道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展开一系列行动。所有的行动都为了这个目标服务,随时检查自己是否走错了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内在、外在都会出现许多阻碍,情绪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人员问题等等一系列。所以首先要明白两件事:

1.  事情的目的和期许是什么,是否正确分析出期望值

2. 所做的努力是否都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把这些都想明白了,才能让自己的坚持和付出有意义,让困难变得不再难以忍受。

有时候,越是富有的人,越明白目标的作用。在“富人”的思维里,目标先行,大脑确定了目标,才考虑要如何做,如何筹措资源。
 
很早之前,王健林说“定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引起网上一阵热议。不难看出主观能动性是富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先有“目标”后筹“资源”。

他们以目标作为导向,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切以目标为主,什么都可以放手去做。人手不够可以去请,资金不够可以去借,不利的地方可以规避,不懂的可以外包。只要目标在,一切总是有办法的。

 
所以,只要目标够坚定,就足够使人能够攻克一切困难。
 
“目的性太强”或许不讨人喜欢,但“缺乏目的性”就会变成瞎忙。穷人要嘛没有目标,要嘛目标不够坚定,要嘛在目标面前选择放弃。
 
在穷人的思维里,总要等一切准备充分了,才有资格做想做的事。他们永远觉得时机不到,经验不足,计划永远在筹备中,开始永远是个未知数,想得到的永远远在天边。
 
古人云“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对于穷人而言,所有事情都是赚钱路上的绊脚石,穷人往往沉浸在自我提升中,希望自己在升级中等待出关的那一刻。却忙着忙着,忘了初心,忘了目标,亦或者被路上的风景所吸引,停下了脚步。
 
富人则不一样,他们遇到任何事都以一副正在准备中的状态应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边做边想。他们把目标拆分,每一个都是一个可以够得着的目标,顺着脉络完成计划。只要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事,都是理所应当做的事,他们会借力,会努力得到更多资源。
 
因为内心强大而厉害,富人在目标导向下,强大的内驱力令其所向披靡。与有目标的人相比,没有目标的人,如同无头苍蝇,做事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如何努力。这样的人容易迷茫和脆弱,容易失去自己以致痛苦,痛苦来自于内心的恐慌,来自于现实的无意义感。
 
所以,一旦有了目标,就马上开始行动,不要害怕。
 
目标是人生的动力源泉,但是目标不宜制定过多,漫长的吃苦也并非就有其意义。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有具体而微的框架。
 
巴菲特就曾让私人飞行员Mike Flint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来,然后让他圈出最重要的5个。巴菲特问 Flint:你知道该怎么做吗?Flint回答道:马上开始着手实现5个重要目标,另外20个利用闲暇时间做。巴菲特听完后说:不,你要尽量避免去做剩下的20个,不花任何时间在上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目标导向性思维是让你明白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值得做。哪些事应该下功夫,哪些事可以放弃。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要想成为富有的人,最不可或缺的是得先有个具体而实在的目标。

有了目标,从目标反向推演,倒推时间和资源的分配,将事物进行对立、颠倒、反面、逆转等多角度思考。
 
通过分解进行目标的细化、落地和执行,重视整体布局。它的核心在于用何种手段能达到目标,如果条件不具备,不是就此放弃,而是选择新的路径实现目标。犹如剥洋葱,一层一层剥离,一个一个难题解决。

实现目标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和问题以及完成时限的因素通通考虑进去,执行到细节,细化流程,确保按时完指标。

目标思维简单说就是:目标→指标→步骤→行为。锁定目标后,一步一步细分,找到最小的点,开始行动。那么如何将其落地?
 
首先,分解目标,把目标按长期、短期分解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上。

其次,分解现有的产品,需要多少利润,能从哪部分利润赚钱?

接着,需要分解客户,你需要多少利润和成交率才能实现目标。这些客户在哪里,去哪里找,如何沟通、如何互动。

最后,落实到每天需要完成什么,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直到完成目标。

说得通俗些,就比如:如果你想一年赚到100万,那么首先分解任务,每月就是8.3万,每天就是2740元。接着每天赚这么多钱,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卖产品,如果每单利润300,每天10单足可。
 
如何卖?加大客流量,投放广告。如果转化率为1%,每天就需要1000个流量。获得流量的方法有百度竞价,电子书,软文、视频,SEO、论坛、qq群发、SNS、知乎,百度知道,百度经验,百度文库,豆瓣,今日头条,同城网站……花时间测试,花时间钻研。
 
也就是说一年想赚100万,那么一天需要1000流量。这就是目标思维能带给你的目标简化。如果100万对于现在的你太难,那么先从年赚10万做起。每天赚280元,具体分解到每一天的时间段具体工作量该做什么,年赚十万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所以,目标思维在于把目标分解到最小,直到执行起来毫无压力,并能集中精力去执行。最后在一个聚焦点产生单店爆破效应,以致促使你更有动力去完成大目标。

越本质的东西越简单,学会目标思维,世界不再神秘。
 
人性最怕复杂,一复杂就容易拖延。简单才能让人立马行动。通过目标分解目标,让目标变得简单而有执行力。
 
凡是让你觉得累,流程很复杂的工作,就说明你的方式有问题。利润1元和100元付出的精力一样多,那么利润1元的事就可以放弃了。
 
有人说:最好的坚持,就是没有坚持!有的人花了几千元也没能坚持健身,而有的人把运动健身分解成每天的小动作,和动机捆绑在一起,运动健身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不需要坚持也能坚持。
 
所以,把工作目标在行为和时间上量化,让完成目标的每一步都很简单,都可以控制在25分钟内完成,这样每完成一个指标你都能再坚持一会。这就是目标思维能带给你的好处——让目标更简单地坚持下去!

人的一生由无数的有目的和无目的行为构成,对于有目的行为,人们一般会产生两种思维方式:目标思维以追求达到想做的事为导向,过程思维以追求按想要的方式做事为导向。

现实环境下,资源的不充分是必然发生的情况,在不考虑时间、人力和成本的前提讨论问题,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一样——可以计算出漂亮的数学模型,但却无法给解决问题带来实际的帮助。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大多数人会为了达成目标而省略一些过程要素,这可能很无奈,但不意味着正确。

目标思维的人眼中,只有达成目标才是最重要的,即便为此冒一些风险、走一些捷径甚至是推诿、欺骗也是可以接受的;过程思维的人眼中,只要坚持按规则和逻辑办事,即便为此耽误了更多时间、花费了更多成本甚至最终没有达到目标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一个社会组织中,我们习惯用社会分工来实现目标思维与过程思维的平衡,为直接从事业务的人设定目标思维,不断强化他们用一切手段达成目标的意愿;为不直接从事业务的管理人员设定过程思维,不断强化他们确保组织按规则运行的意愿。

由此也就可以看出,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冲突是必然发生的,目标思维与过程思维之间的藩篱将永久存在。

但与此同时,这种藩篱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不可调和,让我们回忆一下考试中的满分是如何达到的?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都要求覆盖所有的采分点,也就是说不但结果要正确,过程也要正确,最终考出高分的学生,莫不是在竭尽全力地平衡目标思维与过程思维,无论嘴上如何抱怨,在我看来这已经给大多数人提供了最大的公平。

朝着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前进,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这种平衡很难,却能给组织和个人的综合实力最优提供最大的动力,那些成功的国家、企业和个人,莫不是在追求目标与过程的统一,越早接受,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统一上,而不是争论统一是否正确。

我们可能永远打破不了一个组织中的藩篱,但尽早打破个人头脑中的藩篱,对你我都大有裨益。

从浅层次上讲,目标是我们想得到什么,并且这种“想得到”是用心得出来的,是无条件的。站在深一点的角度上来讲,目标会形成关注点,可以反作用于行为,是日常行为的参照和指南。这两者都接近了目标的实质。但是,如果想让目标的作用更大的话,必须让目标形成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目标思维”。

能对生活产生指向作用的目标首先是真目标,因为只有真目标才能使自己深信不疑(如果找不到这种目标,就继续找,哪怕用两三年的时间找到也可以)。这种深信不疑、觉得自己一定能达成的目标会形成信念,而资源都是信念的产物——通过自己对目标所形成的信念不断聚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绝大部分朋友是通过现有的资源来判断目标,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信仰的力量,所以他们通常纠结于如何达成目标。

目标思维的意义在于通过目标支配行为的各个方面,让所有的行为都向目标靠拢。一个人的格局层次反映出来的本质就是目标层次:格局大的人其目标普遍大,目标大会使他们的思维忽略生活中低于目标价值的事情,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通常比较开阔。反之亦然。比如,一个人定下双金钻的目标时,他的关注点是帮助下面的伙伴做到合格的金钻;一个人定下金钻石的目标时,他的关注点是帮助下面的伙伴做到直销员合格;一个人定下直销员合格时,他的关注点是帮助下面的伙伴完成几千或者几百的业绩……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目标越大,工作的难度就越低。因为目标大是成就别人,目标小是成就自己、和别人的切身利益无关。

一旦让目标形成思维方式,这个人就具备了前瞻性和吸引力。这时他做事就会特别高效,因为自然界的法则是信念坚定的生物永远不乏跟随者。我们会发现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开拓精神的团队首先拥有一个信念坚定、充满使命感、深信自己必有所成的领导人。从这一点来讲,普通伙伴的幸运在于找到了一个目标明确、使命充盈的领导人,而不是碰到了一个只有小恩小惠的行业指导。

不要刻意的追求目标的“大小”,先找到自己深信不疑的真实目标,让这个目标会潜移默化的安排自己的行为,直至目标的达成,然后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不断的进取。自己的人生一定会一步一步的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卓越迈向伟大!

生活中,我们经常制定会各种各样的目标,比如说有的人想减肥,就会制定减肥目标,有的人想增加收入,就会制定收入目标。近两年大家都在说终身学习和成长,那么你就要制定成长目标。

大家都知道成长很重要,也都希望通过制定各种成长目标来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进步。但是你发现,很多人年初都满怀激情、一腔热血地制定了自己的成长目标,但是年底一总结,发现没有几个人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大部分人都半途而废,不了了之了。

当然没有实现目标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制定目标的方法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制定有效的成长目标这个话题。

要想制定有效的成长目标,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认知前提。

一是,认识到自己想成长,自己主动想改变,而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这是第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你从内心深处都不想成长和改变,制定多少目标都没用。当看到别人都在成长,都在实现着目标,自己一时心血来潮也想制定个目标试一试,那么你很难最终实现你的目标。

根本的动因和动念不足,你就无法长久地坚持下去。你必须在认知上意识到成长的重要性,改变的重要性,再去制定目标才是有效的成长目标。

二是,在认知上意识到有目标的成长比没有目标的成长更有效。也就是说你得意识到制定目标的重要性。如果制定目标对成长没什么用,你就很难制定出有效的目标。

美国加州多明尼克大学教授盖尔·马修斯研究发现:“仅仅是写下目标这一做法,就能够将个人成就水平提高42%。”这就是有目标的重要性。
具备了两个前提,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如何让自己制定的成长目标更有效。

第一,你的目标设定的越明确越有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越明确的目标越好执行,越明确的目标范围就越聚焦,我们的投入就会越集中和高效。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我想明年在读书方面有所进步和成长,定目标的时候就不能说:明年多读书。而是应该明确到明年读多少本书,读哪方面的书,最好细分到每月每周的读书规划,这样才更有利形成习惯,才更容易执行到位。

笼统地制定一个模糊的目标,很容易半途而废。事实上,越是容易量化的和细分的目标,越容易执行。

因此在制定我们的成长目标时,最好能够明确数量要求,能够细分量化,找到最适合执行的时间段,有清晰的期限要求。

第二,你的目标处在在学习区里才更有效。
制定个人的成长目标时,最好让你的目标处在你的学习区里。因为我们只有处在学习区,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才会收获更多的成长。

目标不能定得太容易,如果没有挑战,没有难度,这样的目标即使你完成了,对于自己的成长进步效果也不会太好。

目标理论家埃德温·A.洛克和加里·P莱瑟姆在目标难度与个人表现方面的研究显示:“目标难度和个人表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目标难度最高的实验参与者的个人成就比目标难度最低的参与者高250%。

有挑战性才会收获更大,太安逸就会令人变得懈怠。
目标既不能定在舒适区,当然也不能定在恐慌区,目标定的太高,实现难度太大,总是实现不了,也很难收获成长,反倒会产生挫败感。
因此说,目标只有在学习区里效果才是最好的。

第三,你的目标要能够激发你的内在动力。
好的成长目标应该是能够唤起你的激情,让其成为你行动的动力,而不是负担。

你制定的成长目标让你产生了内在动力,甚至对其有了使命感,你就会拿出百分百的状态投入,而且能够持续地坚持下去,实现目标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事实上,只有在认知上真正想成长的人,你制定的成长目标才会激发你的内在动力,它一定是主动的求变,而不是被迫的。一个不想改变和成长的人,就如同是一个装睡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他。

制定激发内在动力的目标,需要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在动机,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这样的成长目标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缺乏继续下去的动力。

许多人在制定成长目标时都不是打心底里的想去改变自己,这样的目标就缺乏内在动力的支撑,遇到一点困难,或者时间一长感到疲惫乏味的时候,就很容易放弃。

任何一个处在学习区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都不是舒舒服服就能实现的,甚至对你的生活方式都要有所改变,如果没有强烈的想成长的企图心,就不会有长久的动力。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减肥、写作和跑步锻炼方面坚持不下去,说到底还是没有触发到自己的内在动力。

制定能够激发你内在动力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会更高,才更有效。

第四,你的目标要与你的价值观一致
为什么制定成长目标还要与价值观一致呢?作者迈克尔·海亚特在其《规划最好的一年》一书中写到:“当一个目标符合你的人生阶段和价值观,具有内部一致性,那么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价值观是价值和是非判断的标准,是价值取向,是一个人对一种价值和是非判断的内心尺度。当你的制定的成长目标违背你的价值观的时候,就会内外不一,很难最终实现。

生活中,有时候制定目标是因为来自外界的压力或是在意别人的看法,而目标却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这样的目标执行起来就会特别别扭,还有可能不快乐,其结果自然好不到哪去。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例子,有的人为了财富目标而不惜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去不择手段的获取。
所以说,好的成长目标一定要与自己的价值理念,个人理想相一致,这样才能促进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五,你的多个目标之间要相互协同才更有效
有的时候我们制定年度成长目标的时候,往往不是只制定一个,而是两到三个甚至会更多。

在制定多个目标时最好能够做到目标之间的协同,要是能够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的系统,那就更好了,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特别有利于多个目标的共同实现。

比如说你的新年目标是提升写作能力,目标是每周一篇2000字左右的干货文章,一年目标是写50篇。对于这个成长目标,你还可以制定读书目标和线上学习目标,一年阅读50本职场及成长类相关书籍,每周学习一课时线上视频或音频相关课程。甚至你还可以制定每周锻炼3至4次的身体的目标。

这些目标就能够相互协同起来,阅读书籍和线上学习可以增加写作的素材,锻炼身体又能够保持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和写作。写作反过来也能激发你的阅读和线上学习需求和动力。

这样多个目标的协同就会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和自我的成长,其效果比单个目标的成长更好。

结语:一个有意义的成长目标必须能够让我们提升自己、改变自己。而如何让你制定的目标更有效,上述五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借用托尔斯泰的话结束本篇文章:
“人生的目标是指路明灯。没有人生目标,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和目标开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