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军只启封老坦克参战?不全是!背后的考虑是什么?

 水寒烟 2023-05-14 发布于浙江

俄乌冲突中参战坦克的型号实在是很有意思,简直就是二战后的坦克型号大乱斗,现在就差西方坦克和俄国改进后的苏联坦克的对决了。

其中很有戏剧效果的是俄军2022年把T-62送上前线,而T-62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批量装备的,距今已经60多年。

2023年3月,更是有网友发现俄军把T-54B送上前线,T-54是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装备了,距今已经70多年。

这给人的感觉是,俄军只启封了一些六七十年前的坦克上前线。

仅仅如此吗?

其实不是!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把T-54/55和T-62送上前线的照片和视频容易吸引流量,而启封相对先进的坦克投入作战,没有多少人关注。

比如,俄军也启封了一批T-64主战坦克,和T-72一起用火车运输。

文章图片1

T-64

T-64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坦克部队现役的主要坦克,当然乌克兰军队装备的那些可能基本在俄乌冲突中消耗完了。

T-64是苏联划时代的主战坦克,第一次配备了激光测距仪、自动装弹机、弹道计算机和复合装甲,性能超越当时的西方二代主战坦克。

但是,这坦克在苏联解体前根本不出口,在冷战之后的历次热点地区冲突中也几乎没有出镜,这导致知道T-64的网民都不是很多。

一款大家都不太熟悉的主战坦克启封上前线有什么热度呢?

所以大家根本不知道。

至于俄军到底启封了多少T-72A/B,估计更没有人感兴趣。

俄军启封的这些主战坦克里,有多少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估计俄军现阶段也不会透露,不过,从网上流出的照片来看,哪怕是T-62这样的过时坦克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比如下图里这辆T-62坦克,已经拆掉了KDT-2/1测距仪,换上了1PN96MT-02热成像瞄准仪。

文章图片2

T-62改装

这些用来对T-62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部件虽然比不上T-72B3和T-90M上的松树U,但是肯定比苏联时代的要强。

这一型号被军迷们非正式地命名为T-62 2022年型。

至于一些相对比较新的系列比如T-72和T-80,也有一些颇有意思的型号。

比如安装了1030M型 '鸫'(dōng)式主动防御系统的T-80坦克,1030M是1983年苏联军队开始批量装备的主动防御系统,也是比较老的防护系统的。

还有就是T-80UE-1,俄军近卫第4坦克师“坎捷米罗洛夫”曾在作战中使用过,这一衍生型号为2005年俄军开始装备的型号,换装了热成像仪和火控系统,发动机升级为GTD-1250。

还有一些T-72和T-80系列,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改装。

说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俄军甚至能启用T-54/55和T-62?

这和2011年起的叙利亚内战有关。

俄军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政府军作战,根据当地的作战局势,将一些T-62投入作战。

由于当地西方支持的武装派别以及极端武装的武器装备水平有限,而且西方支持这些武装势力的力度远不如现在他们支持乌克兰军队的力度。

所以这些T-62在当地是够用的。

这促使俄军也检修翻新了一批T-62坦克以备不时之需,甚至在2022年之前的军事演习中展示过。

这种使用T-62的措施,加上用作战飞机低空投掷无制导炸弹的战术,有可能都俄军是在叙利亚用惯了,然后产生了思维惯性。

还有一层原因,真的要追溯到苏联解体了。

从国土面积和指挥结构来看,俄罗斯在苏联时代才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在军事装备尤其是坦克装备的布置来看,俄罗斯的战备程度是比较低的。

在苏联时代,苏军驻德集群是第一线,优先装备新式武器,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是第二道防线。

比如华约的备用地下指挥部就设在白俄罗斯,当年驻德集群换下来的T-64坦克大量移交到乌克兰,这也是乌克兰坦克部队能以T-64坦克为主力装备的原因之一。

在苏联时代,苏军能比较妥善地封存T-54/55和T-62系列坦克,这些坦克存放在室内仓库里,这些仓库还有防锈的措施。

但是到了苏联解体之后,封存武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的。

俄罗斯虽然得到了驻德集群撤回的大批先进坦克,但是当时俄罗斯国内一片混乱,驻德集群别说在俄罗斯,就是在整个原苏联地区都没有兵营、武器库以及后勤维修设施。

这导致大批先进武器就直接堆放在室外,无奈地任凭这些武器老化生锈。

文章图片4

堆放在露天的武器

看到这种存储状态,简直不用细想,别说坦克的火控和电子设备,就是金属结构,只怕也会损坏。

翻新这些坦克,只怕要进行大量的维修工作。而且由于坦克的设计比较新,多半要到工厂里进行现代化改装,最后是不是改装成了T-72B3甚至是T-90M?

谁也不知道。

如果改装成了和俄军现役坦克同型号的装备,自然也就难以分辨,那么就根本没有什么讨论热度了。

顺便,据国际战略研究所 (IISS)估计,俄军除了大约2800辆现役坦克,还有大约1万辆封存的坦克,其中大部分是T-72系列,大约7000辆左右。

这也就不难理解,俄军为什么大量装备T-72B3,并频频宣传他们在量产T-90M了。

文章图片5

俄国坦克生产线

不过不得不说,苏联时代不计成本做的有些事情,自成一系的许多技术,包括液发泵后摆、三转子涡扇、钛合金加工和霍尔效应推进器技术等等,确实在军工在内的一些领域发挥了一些作用。

而大量存储这些武器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后在解体后成为“继业者”们武装冲突的低成本工具,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