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专栏 ‖ 母亲

 清泠之声 2023-05-14 发布于安徽
  Hey~ 

我们又见面啦~
你还好吗?


人生喜相聚,惟有别离多。和母亲每次电话连线,总是提高嗓音回答,我身体还好!不要记挂!还反复叮嘱我在外工作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不要挂念她。
这次,爱人要求去探望几百公里之外的婆婆,带上婆婆最爱吃的,买了两套换洗衣服,并且,为婆婆洗澡,梳头,洗衣服,还不忘,拍段母亲在院子里,拄拐走路的视频发给我,以慰我之念。
坐北朝南,青砖竖栵的老屋,冬暖夏凉,母亲独居,爱人不止一次的邀请她到城里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平时温和的母亲,忽然,变得倔强起来,说,“不去,我哪里都不去”。
心里明白,这是母亲坚定的叶落归根的情结,舍不得离开休养生息的故土,放不下亲手建造的老屋,只好顺母之意,托小弟照顾。
小弟,因地而建的新楼,和老屋成直角,围起偌大的院子,门前有树,屋后有竹,林里有鸡,树下有鸭,黄犬迷眼而卧,虫鸣鸟啭。
四间徽派老屋,母亲仅居一间,貌似三间空空,实则满满,她把生活的酸甜苦辣堆叠其间,传承勤俭持家之理,把感恩和善良收藏,教儿孙做人之道,守护根本,方便儿女常来常往,留个歇脚和念想的地方。
视频里,阳光明媚,温和不燥,微风摇叶,院子,整洁清新自然。
年轻时,走路一阵风的母亲,现在却要倚靠右手握紧拐杖(拐杖是她第三条腿)才能行走,并且左手拿一个小木櫈(便于腿酸脚疼时,就地坐会儿)。右脚尚能稍稍离地挪步,左脚无力抬起,仿佛有沉重的铅块拽着,挨着地面寸步拖行,并能清晰地听见鞋底与地面吱吱地摩擦声。腰弓背驮,重心前倾,走一会儿,缓口气,又走几步,立拐歇息,像一根点亮的蜡烛,粘附地面,弱不禁风。望着母亲一年比一年迟缓的,吃力地挪步,向往康健,努力而坚强的模样,远在异乡的我,不忍视九十岁的母亲,挣扎着,日复一日地牵挂着。眼泪盈眶,泣不成声,从心底默默地呼唤,妈妈,我爱你!
母亲,患有高血压,瘦弱,宽额,皱纹深深的脸上,有被岁月的风霜浸润过的暗黄底色,每一道皱纹里,深藏着生活的尖刀雕琢过的印迹,显现耄耋之年的苍桑和经年累月的辛酸。
母亲,高鼻梁,鼻翼两边,八字形伸开,延至嘴角。尖尖下巴,五官匀称,稀疏,苍苍的白发,与阳光相映,银光闪闪,母亲视力差,患有白内障,但能听音识人,只要是熟悉的人,开口说话,都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名字。
这就是我最爱的,风烛残年的母亲,佝偻着身子,像雨后美丽的彩虹,挪步,似蹒跚学步的孩子,向往自立成长,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仿佛是一条条沟渠,日夜流淌着,无私母爱的涓涓细流,生命不息,爱流不止。
女子本柔,为母则刚。善良的母亲,中年守寡,七七年先父仙逝,家中不仅失去了顶樑柱,而且母亲还要承还一笔不菲的超支和债务。靠劳力挣工分称口粮的计划经济时代,儿多母苦,吃了上顿无下顿,倍受族人欺凌,柔弱的母亲,喂养三女四男,最小的弟弟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肩扛生活重担,身边却无人能帮,只能左肩换右肩,身后无路可退,只有亦步亦趋地向前,心中纵有万千辛酸,无人可言说,只等午夜,孩子睡熟后,孤独地对天倾诉,惟有伤心泪淌。
生在农村,双抢最忙,月亮和星星是母亲田间劳作的陪伴者和照明灯,夜起浣衣,凌晨出工,带我们到田间做一会事后,自已回家做好饭,等我们吃完饭,稍稍歇息,母亲还在厨房涮碗,然后喂猪,做完家务,又迫不及待地引领我们下田干活,母亲像只陀螺,不知疲倦地旋转着,旋转着……
儿女幼稚,仿佛一窝饥渴的雏鸡,寸步不离地粘在妈妈的左右,喋喋不休地吵嚷着肚子饿了。
母亲不识字,八个月,被人抱作童养媳,生活再难再苦,勒紧裤腰带,也要让我们上学。为了凑够学费,乘雨天农闲,一袋辣椒挂胸前,一袋黄豆背身后,一米五的身材,肩背三十斤,步行二十多公里,踩着泥泞的乡村小路,去镇上变卖。换作学费。与其说母亲背的是辣椒和黄豆,倒不如说是背着儿子能饱腹读书的希望和信念。
母亲对我要求甚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学起,每天早起上山砍一担柴回来,去上学,放学后,不是喂牛,就是割一捆毛草垫猪栏。初中住校后,才幸免。感谢母亲培养了我健壮的身体,教会我勤劳的习惯,善良的品性,节俭的美德。
痴心父母天下是,孝顺儿女有几人?儿女初长成,像翅膀硬了的鸟儿,一个个飞离旧巢,重筑新窝,留下老母,守着旧屋,望眼欲穿。
乌云遮不住太阳,苦日子终于熬出头,生活富裕点,母亲却老了,老态龙钟的母亲,还在努力的年轻着,咀嚼着身强体壮的从前。
如果说父母都是来向儿女偿还前世之债,那么我的母亲,所偿还的则是连本带息的高利贷。
一岁年龄一岁心,匆匆岁月不饶人。母亲七十岁还在田间地头干农活,八十岁,还能烧饭,养牛,喂猪,养鸡,把美好的青春,塞进锅灶里当柴烧,煮熟一日三餐,陪伴着儿孙成长,岁月偷走了母亲美丽的容颜,化作内柔外刚的铁躯,把摇摇欲坠的破屋撑起,成为儿女的主心骨,家的定海神针,母亲更是快乐的缔造者和幸福港湾的守护者,母亲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尚有来处。
母亲像院子里的一颗老杏树,深深的扎根泥土,不畏枝枯,每一片青枝绿叶,都尽力的茂盛着,只为春来繁花结杏果,更为炎夏多撒绿阴,一切都是为了在树下乘凉的子孙们。
慈乌返哺,羔羊跪乳。妈妈老了,晨昏惟牵挂相伴,妈妈,倘有来生,我还愿做您的儿子,再续一世母子情缘。

  - END -

 


作者:张成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