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话“宁惹七月鬼,莫招三季人”,什么是“三季人”?有那么可怕吗?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14 发布于河南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些脍炙人口的俗语。俗语也称为老话或谚语。这些老话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所以这些老话经久不衰,那是因为这些老话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图片

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和祭祖节这四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并称为四大“鬼节”。而提到“鬼节”,我想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元节。中元节因为是农历7月15日,所以也叫“七月半”,而有的地方过中元节则是七月十四这一天。
另外,根据民间的说法,说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一当天“鬼门”会打开,让已经去世人的灵魂返回人间探望活着的亲人,一直持续到农历的七月三十日“鬼门”才会关闭。因此,每年农历的七月又被称为“鬼月”,给人一种非常可怕的感觉。但这其实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毕竟是玄学,没有什么科学道理,所以不相信它则不攻自破。

图片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句关于“鬼节”的俗语,这句话叫做“宁惹七月鬼,莫招三季人”。这句话的意思大家一看就明白,就不一一赘述,要完整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还得要理解什么是“三季人”?为何会比“七月鬼”还可怕?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三季人”?关于“三季人”,还要从一个历史典故说起。大家都知道孔子,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走遍全国,传播儒家思想,他的3000得意门生,据说有72人成了贤达。而子贡则是孔子最为骄傲的弟子之一,深受孔子的喜爱。据说子贡也擅长做生意,也是孔子的3000得意门生中最为富有的。

图片

说是有一天,子贡正在孔子家的院子里打扫卫生。这时,一个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的老人敲门问子贡:“孔子在家吗?我想问他一些问题。子贡因为不想打扰师父孔子的午餐时间,于是就客气的对老人说:我是孔子的学生,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先跟我说一下,看看我能否为你解答。
于是,老人便问子贡: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季节吗?子贡听到这句话有点惊讶,心想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一年有四季,老人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但子贡还是很有修养地告诉老人说:一年当然是四季了。老人一听就反驳道:不,一年只有三个季节,怎么会有四个季节?你一定是在胡说八道。于是两人便发生了争执,其中子贡主张一年是春夏秋冬,老人却坚持只有三季。两人吵得很激烈,彼此也都没办法说服对方。

图片

而在这个时候,孔子听到外面的争吵声就打开门走了出来。在问明白两人争吵的原委后,就告诉来访的老人一年是三个季节。听到孔子这么说,老人就高高兴兴地走了。但是子贡却被弄糊涂了,于是便问师父孔子:一年不是四季吗?为什么你也说是三季?难道是我错了吗?孔子对子贡说说的是对的一年四季。但是你要知道那个人只是田野里一只蚱蜢的化身他出生在春天,死在秋天一生只过了三个季节,从未见过冬天和这样的人争论是没有什么结果承认一个错误,把他送走就算了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三季人”。有些人不相信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事情,即使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会相信

图片

最后说几句:上面的故事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和这些自以为是、并且爱“抬杠”的人去争论事情的对与错,因为这种人就是“井底之蛙”,他们的眼光有限,即使你和他说再多的道理,他们也是不会相信你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所认为的就是对的,心中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他们永远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以后遇到这种人要敬而远之。大家说对吗?欢迎大家留言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