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65岁,把房子和80万存款全部给女儿,一分不给儿子,女儿很生气

 兰亭讲故事 2023-05-14 发布于广东
写在前面:公众号推送机制变了,有读者留言说错过推送。

兰亭恳请大家星标我们,多多“点赞”“在看”“转发”,这样就能保证第一时间看到文章了。

65岁,把房子和80万存款全部给女儿,一分不给儿子,女儿很生气
我是珍姨,农村人,今年65岁,老伴三年前过世了。
我有一儿一女,女儿在上海工作,月薪3万多,刚结婚还没要孩子。
儿子和儿媳在老家镇上开个药店,小孙女上幼儿园,大孙子都上初中了。
我独自住在农村老家,这座宅子三间正房,两边有厢房。
宅子配套齐全,围了个小院子,院中一株丹桂,绿荫如盖,树下放了石桌石椅,丹桂飘香的日子,我和老伴常坐在树下喝茶拣草药闲话家常。
老伴爱种花,尤其爱种芍药和菊花,年年花期,姹紫嫣红开遍庭院。
这座宅子从选址到建造倾注了老伴的全部心血,在小镇旁边,清静又便利。
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总感觉老伴还在我身边,这里有他的气息。
我和老伴以前是邻居,从小青梅竹马,他家条件不好,我公公去得早,婆婆一直病歪歪的。
我爸在大队当支书,怜他孤儿寡母,多有照顾,我妈也很善良,有什么好吃的总要端过去一碗。
我和老公从小一起玩,心心相印,长大了,两家大人都看得出我们有意思,就订了婚。
那年,我爸找了关系推荐老公去县城上了卫校,许多人提醒我爸,说当心女婿做了陈世美,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爸妈却笃定我老公是个正派人,不会做那没良心的事。
事实证明,我爸果然没看走眼。老公卫校毕业后,放弃了在县城医院上班的机会,回到了镇上卫生院,成了一名中医。
老公不喜权势,潜心研究中医医术,休息日就在家帮我干活,还常常带着干粮进山挖草药。
老公脾气温和,医者仁心,不仅待我好,很孝顺我的父母,还经常免费为乡亲看诊送药。
但是眼看我30了,肚子还没动静,去检查说我卵巢先天发育不良,怀孕的机率很小。
老公安慰我说没有孩子也不要紧,我们俩会白头偕老一辈子。
但是那年冬天,老公却领回来一个8岁的男孩,说要收养他。
我虽然嫌他大了一些,怕养不亲,但是顾着老公的面子,还是勉强答应了。
想不到,一年后,我怀孕了,生下了女儿。
老公欣喜若狂,说都是儿子带来的福气,更是对他疼爱有加。
儿子是老公表哥的孩子,父母遭遇了事故都没了,很可怜。
老公实在是对孩子很好,教他写字、认草药,带着兄妹俩玩耍。
儿子不喜欢读书,唯独对中药入迷,整天跟在老公屁股后面辨草识药,后来把他送去上了卫校。
儿子卫校毕业后,我们又拿出钱在镇上帮他开了一家药店,到后来娶妻生子,他日子过得不错。
儿子对我有些疏离,但也客客气气,我看得明白,也不强求,反正又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不指望他给我养老。
我女儿很争气,像她爸,是个读书种子,一路十分优秀,考到上海的重点大学,并顺利读了研究生。
老公退休后,拒绝了医院返聘,说要陪我种花伺草,拣药喝茶,过几天清闲日子。
没想到天不遂人愿,医者不自医,他前一秒还在冲龙井茶,后一秒咕咚倒在地上,不等送到医院就去了,医生说是心梗。
老伴去后,我觉得日子黯淡无光,吃啥也没味,睡也睡不好,人瘦了一大圈,儿子和儿媳倒是开口叫我去搬去跟他们住,我拒绝了。
女儿把我接到了上海,大城市确实繁华,但不是我的家,我还是喜欢那个小镇,那个有着老伴气息的小院。
而且上海封城的那段时间,简直快把我逼疯了,所以一解封后,我迫不及待地回了老家,我跟女儿说,以后打死我也不去城里了。
我回了老家,种菜养花,刷刷短视频,我看到一个心理学家说,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先来临,老人要提前做好规划。
我就想着眼下虽然身体好好的,但女儿离得远,万一有个啥来不及。
女儿跟我视频的时候,我就说,你妈也没啥值钱的东西,就是这座宅院,以前有个老板要出100万买去办农家乐,你爸没答应。
我手上还有些钱,老家修路征地赔了20万,加上这些年的积蓄,一共80万。
我准备把这些全部给女儿,女儿是我的亲骨肉,她还没生小孩子,上海的开销又大。
儿子是养子,我和老伴养了他一二十年,帮他开了药店,娶了媳妇,已经够仁至义尽了。谅他不敢说什么。
没想到女儿不同意,女儿说我:妈,哥虽然跟你不亲热,但该尽的义务也尽了啊。
你去年发烧,我回不去,那时候哪个不怕传染?还不是我哥和嫂子跑前跑后伺候你,就算亲生的子女也不过如此啊。
我有些生气:你个傻丫头,我知道你经济条件不错,但老话说没有人怕钱多咬手,你还没生孩子,妈把这些留给你,以后多一份保障,妈闭眼也放心了。
女儿说:妈,我没那么高尚,钱谁不爱?但是要考虑实际情况,你住不惯大城市,我离得远,你万一有点事我也是鞭长莫及,等我赶回来,黄花菜都凉了,还得靠哥嫂照顾你。
你要靠他们照顾,家里的财产又不肯分给他,这样不公平。
你不要总提以前养他的话,父母与子女之间,亲生的也好,抱养的也罢,总要以心换心的。恩情拿到嘴上说,适得其反。
当然,妈,我以后不会不管你,以后您的开销,我会出,照料的事,确实要指望哥嫂。
有舍才有得,去年你生一场病,就应该看清楚了,哥嫂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后来女儿回来把儿子儿媳找来,当场签了协议。
这座宅子以后归儿子,80万现金,分了40万给儿子,女儿拿了10万,剩下30万作为我的零花钱。
我以后的开销由女儿负责,但照料我的任务归儿子。
儿子儿媳签了协议,儿媳喜上眉梢,对我和女儿更殷勤了三分,儿子没做声,眼眶红红的。
现在我一个人住老宅,离儿子的店也不远,我每天跟一帮老姐妹跳跳广场舞,儿媳三顿来帮我做饭,完全按照我的口味来。
儿子常上门嘘寒问暖,孙子孙女还常跑来跟我作伴,逗我开心。
我承认女儿说的也有道理,但我心里还是有些不得劲,你们说,这样好吗?
兰亭说:有舍必有得,有德必有得。
钱财是身外之物,最怕的就是钱还在,人没了。眼下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更重要。
珍姨的女儿是一个明事理的人,珍姨不愿意去上海生活,女儿没办法回来照顾她。
珍姨要指望养子照顾,就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
有句老话,你不能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把宅子和一部分钱留给养子,换来他好好孝顺你的晚年,是值得的。
养恩大于生恩,珍姨养大了儿子,是德,换来幸福的晚年,是得。
儿子感念养父母的恩情,一直尽着为人子的义务,是德,得到妹妹认可,把财产转赠于他,是得。
正所谓,德不到,得不到。
德到了,得到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觉得呢?喜欢我就点个赞+在看吧!点下方名片可以关注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