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 美学欣赏

 521哲学 2023-05-14 发布于湖南
闭上眼睛想象一个猫的雕像,嗯,肯定是一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猫咪,想抓……,但是现在想象一下,这尊猫的雕像被放到了一所大学的楼梯上。
但是因为学生们太顽皮,老是给猫咪雕像搞怪,校领导们就给猫咪上了一个枷锁固定到基座上,以免在月黑风高的周五晚上它被劫持。
猫的雕像在艺术家创作的时候是没有枷锁的,但是因为戴枷锁的时间太长了,学生们都把雕像叫“戴枷锁的猫”,问题来了:枷锁是雕像的一部分么?这是猫雕像戴了枷锁?还是戴枷锁的猫的雕像?
可能你是那种对艺术不感冒的人-即便是可爱毛茸茸的小猫咪的艺术品也不动心,如果这听起来像是你,我想说你把艺术看得太片面了。
想象一下你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和大部分人一样,你在感受美和艺术上,其实花费了大把的时间,那些感官和情绪带来的享受。
你开车的时候听音乐么?你的墙上有没有海报?笔记本电脑上有没有贴纸?当你看到日落,一只五彩斑斓的鸟儿,或者遇到一个有魅力的陌生人的时候会不会怦然心动?
遇到最爱的美食会不会味蕾大开?有没有感觉为书上和电视剧里的主角操碎了心?这些其实都是在感知美和艺术,那些思考为什么艺术和美让我们如此欲罢不能,以及艺术究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的人被称为美学家。
美学家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回答:艺术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很大,我们可以从那些让我们感到享受和愉悦的艺术作品出发,艺术品是那些激发我们有价值的情绪和美感的事物。
作为人类,我们醉心于艺术和美,我们选车、手机和鞋子很多时候都不只是满足功能需要,更多时候是基于对美的追求,美学家一般会把艺术品分为人文艺术品和自然艺术品。
但是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分类也有局限,每个分类会遇到奇特的困境,比如说,艺术品从哪里起始和哪里结束?画像的画框,猫的枷锁,黑胶唱片中跳过的曲目,这些算艺术品么?
并且,艺术的价值是由创作者的创作内容决定的么?还是艺术的价值由它激发给观众的感知经验来决定的?有些人认为艺术品是艺术家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
比如说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这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向其他人表达复杂情感的沟通方式,尤其是那些无法用简单文字表达的复杂感情。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创作艺术并不是以沟通为目的的,它也许只是艺术家宣泄内心的疯狂和悸动的途径,有些人认为艺术家的初衷是很重要的,艺术家必须想要有激发观众有价值的情感的初衷才能创作艺术。
但是有些人认为初衷并不重要,很多艺术品本身就是意外之喜,这种可能性又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如果艺术家的初衷很重要的话,那么自然界的自然美就不能被称作艺术了,因为没有初衷就没有艺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动物能创作艺术么?用手指作画的大猩猩能被称为艺术家么?如果臭鼬在撒有颜料的纸上乱走,它在创作艺术么?可能你觉得臭鼬并不是艺术家,但是它的行为结果造就了艺术。
无论怎么说,列夫托尔斯泰强调艺术家初衷的观点并没有说服所有人。有些人认为之所以为艺术品,是因为它带给了观众情感上的冲击,所以,艺术品是在和观众的互动中造就的,而不是在被创作伊始的时候造就的。
也许你现在认为,艺术的存在是因为你开始思考艺术了,想得越多,你发现越难去定义艺术,我们来尝试一下用维特根斯坦的方式来回答,他认为美无法被定义,只能被感知。
好像有点儿道理,但是它并不解决课程开始的问题:猫的枷锁是不是猫雕塑的一部分?
墙上挂着一排看起来完全一样的画,他们都是完全一样的红色画布,但是每一幅画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一幅是一个桌布的静物写生,另一幅是代表犹太人经过后的红海,另一幅是苏联的政治象征,最后一幅是未完成的作品。
它虽然未完成,但是因为和其他几幅红色画布很像,所以被不小心挂错了地方,那么,这几幅画有什么区别么?我们可以判定它们之间的优劣么?如果可以评判的话,是基于什么标准呢?
20世纪的美国美学家丹托,也就是那个想出来戴枷锁的猫的思维游戏,而引发我们对艺术本体论思考的那位思想家,虽然你看到完全一样的艺术品,但是你还是能够看出彼此的差别。
你几乎是被强迫用一些非物质的因素去让一件作品被称作艺术品。那么这些非物质的因素是什么?是艺术家的思维,观众的思维,或是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而让艺术品脱颖而出?
审美被放到了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中:“价值理论”,包含道德规范,不过不像道德,人们觉得事情有对错之分,比如说杀人是错的,帮助别人是好的,很多人认为美存在于观察者的眼中。
换句话说,审美是没有对错的,只是品味的不同,而且可能你也是这么想艺术的,不过要记住,如果美存在观察者的眼中,那么没有人会有错误的审美,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根本需要谈论艺术,因为每个人都是美的裁判。
有些哲学家发现我们对于艺术的直觉本身是矛盾的,比如说,从一方面看,艺术是主观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艺术又需要有一些客观的标准。
18世纪苏格莱哲学家大卫休谟登场,他说当我们思考艺术的时候,一定不要被问题本身迷惑,“你喜欢它么?” 以及“它好么?”,休谟说,只要你足够坦诚,你是不会对于自己的喜好模棱两可的,因为喜好是绝对主观的。
但是,另一个问题“它好么?”却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休谟说美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有一些客观的倾向性的,我们总会去找一些普遍美的模式。
举个例子,休谟说人类会被健康的图像而吸引,但是对于腐烂的东西有本能的反感,而且我们天生喜欢对称,不喜欢失衡,而且休谟说,就像我们有嗅觉听觉味觉一样,我们也天然有一种美的品味,一种去发现和评价一个事物是否有美的特质。
不过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品味,我们喜欢一些也许别人不那么上火的东西,想想你着迷的几个事物,比如说体育运动,或者乐器,也许你是一个品酒的行家,也许当你去看篮球比赛,听音乐会,尝试新的红酒。
你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细微差别,你能看出来小的错误,你也能看穿别人可能会忽略的复杂细节,休谟说有些人天生就有好品味,所以他们看库里打球或者品歌海娜的时候感受更精妙。
不过,他补充说,如果你没有天生的好品味,也可以慢慢去培养,你可以去学习和发现那些公认的但是还跟你不是很来电的艺术作品,慢慢的,你也会发现其中的精妙。
就像你感受篮球,巴松管或者其他你擅长的东西,你也许不相信有天生的好品味,有些人生下来就比别人更能有创造力,也更加有艺术气息。
但是你应该会同意休谟的关于艺术品味是可以培养的观点,而且好的品味本身也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它能带给你认识世界,认识别人的那些你可能会忽略的愉悦。
我们下次来继续讨论,今天,我们讨论了艺术和审美,我们尝试着去问什么是艺术品,艺术是否可以被定义,我们思考了艺术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以及如何去培养艺术品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