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平原雪 2023-05-14 发布于江西

题记:出门在外,或是远嫁他乡,很多的年轻人认为兜里没钱,是不敢回家过年的。

可是,家中的老人图什么呢,真的图你们的钱吗?不,老人们图得是儿女的那份心意,图得是一家齐囗团团圆圆。

1

又到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镇子上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起了红红的大灯笼,喜气洋洋准备过大年了。

玉秀从药房买了几付中药出来,一手提药,一手牵着儿子,急匆匆地往家里赶,根本没有留意到旁边的村民居住区小街上,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了大红灯笼,红红火火的很是漂亮。

柱子已经五岁了,本就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看着什么事儿都觉新鲜、好奇。刚才,他无意之中抬头,便看见了小街两旁屋檐下的大红灯笼。

大大的灯笼高高挂起,红艳艳的,下面还坠有金黄的流苏,偶尔一阵风吹过,灯笼便在风中摇曳生姿,给寒冬平添了几分暖意与喜庆,仿佛在告诉人们,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快要来了。

灯笼漂亮得让柱子忍不住想走近去看一看,瞧一瞧,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可能是忘记了自己的小手还被妈妈牵着呢,他不由自主地往挂有灯笼的农家方向跑了过去。妈妈玉秀也被拽向这边,从思虑中回过神来,好奇地看了过去,想知道儿子怎么突然转方向了。

“柱子,怎么呢。”

玉秀一脸不解地询问儿子,却也随着孩子往那个方向走了过去。


2

“妈妈,快看,那边檐下的灯笼好漂亮呀!我们过去看一看。”小家伙很是兴奋,没有了刚才的疲惫,也似乎忘了刚才妈妈没钱给他买玩具的难过。

“嗯。”玉秀轻应一声,随他走,心中却又盘算着身上买药后剩下的五块钱,万一儿子又闹着要买灯笼,自己要不要给他买。

没想到小街中间的一户人家,厅门开着,门口用凳子搁了块宽大的长条木板,上面还摆着三五个已经做好了的灯笼,角落里还有一些竹藤和红纸等工具,像是制作灯笼用的。

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和一个老妇人在那坐着,听见脚步声,齐齐向这边望了过来。小姑娘赶紧站了起来,乐呵呵地招呼着:“阿姨,小弟弟,要买灯笼吗?”

“很漂亮的,看看,这条小街上挂的都是从我家买的。”

小女孩一脸的骄傲模样,柱子很是崇拜,小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脆生生地问:“姐姐,都是你做的吗?”

“是奶奶和我一起做的。”

“好漂亮啊!”

“那当然啦。”

“姐姐,你可以教我做吗?”

“不行!”女孩脸上的高兴之色立马被失望取代,继而有些不高兴了,想也不想,就非常干脆地拒绝了柱子的请求,甚至有些戒备地盯着眼前的小男孩。

柱子的小脸也露出了失望,可能是想到自己的请求有些不合适,又道:“姐姐,对不起,我不要你教,我就看看,可以吗?”

“你们随便看,看中了哪个告诉我们,奶奶给你算便宜点。”一旁的老妇人看孙女还嘟着嘴的生气模样,慈爱地笑了笑,便开口接替她回答。


3

柱子极其认真地端详着灯笼,虽然都是红灯笼,不仅其形状有不同,灯笼上面的字也有不同,材质也有不同,有的是红纸糊的,有的是红布蒙的……

看着儿子认真观察的模样,玉秀想到刚才孩子没买玩具的伤心模样,有些纠结地想着等下要不要给他买,不知道钱够不够。她冏迫地开口道:“大娘,这灯笼怎么卖呀?”

“纸做的十块钱一个,布做的十五块钱一个。”小姑娘听到对方询问灯笼的价格,立即喜笑颜开地抢着回答。老妇人一脸宠溺地望了望她,又朝玉秀点了点头,表示女孩说得对。

“可以少点吗?”

“嗯,可以少一点,”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想,“今天过小年,你们也是买回家过年的吧?那就给你们便宜两块钱吧。”

女孩眨巴着圆圆的大眼,笑意盈盈,一副善解人意的模样看着玉秀。

“谢谢!可是,我,我,我身上的钱刚才买药了,只剩下五块钱了,能不能五块钱买一个纸糊的?”玉秀感觉自己的脸上火烧了似的发烫,声音也越来越小,头低得恨不能钻进地缝里。

“可是,这些灯笼都是奶奶和我做了好久才做出来的,而且,我们也要卖了钱过年的。”

女孩有些气恼,刚刚还笑意盎然的小脸,突然变得有些凶巴巴了:“阿姨,你这还价也太厉害了吧。”

转而又小脸堆笑道:“能不能加点。我想和奶奶做灯笼卖钱,要给爸爸妈妈当作路费,让他们回家过年的。”

话音未落,女孩的眼睛里已经满是忧伤,有泪光闪现,神情落寞,语气有淡淡的哀伤。“等过了年,我就要满十岁了,我已经三年没见过爸爸妈妈了,我真的好想好想他们。呜呜呜,呜呜呜……”

“好孩子,别哭,今年你爸妈会回来的。”老人搂过女孩,轻轻拍着她瘦小的背脊,眼里也隐隐有水雾升起。

4

“妈妈,我只要看一看,我不买,我们的钱要留给爸爸买药治病。”

柱子不知何时已经看够了那几个摆着的灯笼走了过来,眼神异常坚定。“妈妈,我不要乱花钱,柱子看一看就好了,我要爸爸快点好起来,过年陪我玩。”

“姐姐,对不起,我不能买你的灯笼。我爸爸生病了,需要吃很多很多的药,需要很多很多钱,我要留着钱给爸爸买药。”

“你爸爸生病在家里吗?”

“嗯。”

“虽然你爸爸生病,但是你可以每天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

“我不知道我的爸爸妈妈会不会也生病,但是,我生病的时候,我看不到他们,他们也没回来。”

“我病了,都是奶奶陪着我,照顾我的。”

“我有时候也会生病,有爸爸妈妈一起照顾我,给我喂药。”柱子一边说着,一边挺起了小胸膛,“现在爸爸生病了,我要给爸爸买药,给爸爸吃药,让他早点好起来。”

“我不能买玩具,家里的钱要给爸爸买药治病,等我长大了,也要去挣钱,给他买药。”

一旁的玉秀听着儿子的一番,也眼中泛出泪光。听到柱子的话,老人好奇地问玉秀。

“闺女,你男人啥病呀?”

“去外地打工,在工地上摔下来,腿受了伤……”

“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

“嗯,B城的,离这有八百多里呢?我老公是本地的。”

“唉,你嫁这么远,你父母舍得呀?要是我的女儿嫁这么远,肯定是舍不得的。”

老人不由将心里的想法自顾自地说了出来,对上玉秀不太自然神情,意识到了什么,忙改口道:“现在交通方便,随时可以回家看望父母,远不远的,其实也不要紧。”

“反正是我们自己做的灯笼,也值不了几个钱,来,小娃子,奶奶送你一个灯笼。”

玉秀强行将身上仅剩的五块钱塞给了小女孩,然后,一手拉了提着灯笼的柱子,匆匆忙忙往家里赶。


5

天色渐渐暗沉,冬夜来临,寒气也重了几分,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也都是急匆匆的。

母子俩人回到东村时,天色已黑。

村口一栋两层楼的小平房,崭新的外墙和门窗,显然是新建的。房子前面是个小院子,用约一人高的墙围着,院墙上开了一扇简易的双开门,门敞开着。

客厅的门敞开着,天花板下的电灯亮着,一个男人正坐在客厅上方的方桌前,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做着手里的活计,昏黄的灯光投射到了院子里、院门外。

“爸,爸,”柱子看到家里的灯光,松开妈妈的手,冲了进去。

“爸,爸,我和妈妈回来了,”小家伙献宝似的将手里的红灯笼,伸到男人面前,小脸蛋尽是得意之色。

“爸,快看,这是什么?”

“咦,哪来的红灯笼?”

“漂亮吗?”

男人抬起头,伸出一只手宠溺地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很漂亮!”

说罢,他望向屋外,妻子关好院门后,走了进来,“秀,今天去镇上顺利么?”

“还好,我跟柴医生说了,你腿的情况,他说再吃三副药,就差不多了。”

“老婆你怎么啦?”男人敏锐地听出了妻子声音有些不对。

“我没什么,别做了,歇一歇,照看好柱子。我去做饭。”

6

经过客厅,穿过后面的楼梯间,迈过一道门坎,就是厨房。厨房简陋,用白石灰粉的墙面,地上粉刷了一层水泥。

左边有一个简易的煤球炉子,旁边堆了一堆乌黑的煤球。右边有一张旧的长条桌,上面摆放着油、盐、酱、醋和鸡精,等调味品,还有碗筷等。中间靠墙有一个洗菜的水池和切菜的案台。

玉秀从地上的篮子里拿出一棵青翠的白菜,几三个土豆,先到水池放水洗干净,然后到案台上切。

老人的话魔咒似的,从回家的路上,到现在,总是时不时地在她耳边回响。由于走神,土豆丝刚切到一半的时候,左手大拇手也切下了一块皮,还好只是切掉了一点皮。

火辣辣的疼痛让失神的女人立马清醒,赶紧掏出口袋里的手帕子,打了个结绑着,用力压住,止住往外冒的鲜血。

过了好一阵子,感觉没流血了,女人才松开压着的手,轻叹一声,继续将土豆丝切好。

很快厨房里就传出了锅铲碰撞的声音,飘出了阵阵菜香。

(未完待续)

请点亮在看+关注,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于浩瀚书海吸取养分,聆听先人教诲;于平凡生活执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关注我,链接我,愿你我的生活,一半书香,一半烟火,恰似人间最美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