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泥鳅跃龙门

 正经说文史 2023-05-14 发布于湖北

唐朝大中年间,书生昌三笑去都城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却被妻子康氏数落了一顿。康氏早就劝他放弃学业,开个学堂也好养家糊口,如今家里供养着一个读书人,日子越过越艰难。

昌三笑受到数落,心里充满着悲伤,一时想不开,半夜里摸出屋门,来到江边,打算一死了之。他闭着眼睛跳入江水中,眼看就要魂归西天,一名壮汉将他救了上来。

昌三笑不但不感谢壮汉,反倒埋怨起他来,责怪说:“我自死我的,你又何必多管闲事呢?”壮汉反倒笑了起来,说道:“你这人好没道理,我好心救你一命,却被你责怪。蝼蚁尚且偷生,你又何必轻生呢?你到底遇上了什么难事呢?”昌三笑便将科举失意的事情讲了。

壮汉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我当是多大回事呢?这一次没有考上,下一次再考。你看我,考了一百多年了,还不是仍在坚持吗?”

昌三笑狐疑地打量了壮汉一眼,笑着说:“你在说笑吧,能活到一百岁的又有几人,怎么可能考一百年呢?”

壮汉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不是人类,已经两百多岁了。”原来,壮汉是江中的一条泥鳅,在一百年前就开始跳龙门,一旦跃过龙门,就会变成龙族。但是,它每一次考试,都没有跃过龙门。

讲到这里,壮汉说:“我们也是三年考一次,你算算看,我考了多少次了?我考了四十多次,也没有气馁,你才考了一次,就选择轻生,真是让我这一条老泥鳅看不起啊。”昌三笑羞惭得满脸通红,拱手说道:“多谢恩公指点,晚生不胜感激。”

这以后,昌三笑一旦心中不快,便会来到江边,找壮汉开解。壮汉总是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解,丝毫没有厌烦。

这一天,昌三笑受到妻子康氏的数落,心中不快,又去江边,呼喊壮汉上来。壮汉笑着说:“我昨天又去参加了跃龙门的考试,很可惜,差一毫就过了。”昌三笑便开始劝慰他,壮汉笑着说:“你不用开解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跃过龙门我誓不罢休。”

昌三笑大为感动,从壮汉的身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受了妻子这一点气,根本算不了什么,也就懒得说了。

一转眼,又到了科举考试之期,昌三笑又去都城参加了考试,依然名落孙山。回来后,他来到江边,找壮汉倾诉落寞的心情,壮汉开导了好一会儿,昌三笑的心情才开朗起来。

这以后,昌三笑又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依然榜上无名,好在有壮汉开解和鼓励,他才一直没有放弃。

时间过得飞快,这一年又到了朝廷开科之期,昌三笑又去参加了考试。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昌三笑终于高中皇榜了,被分配到偏远的小县里当了县令。

临上任之际,昌三笑去和壮汉告别,壮汉表示祝贺,希望他好好地为官。昌三笑鼓励壮汉继续跳龙门,壮汉大笑着说:“你放心,我会坚持的,在我的人生之中,就没有放弃这两个字。”

昌三笑上任后,刚开始还清正为官,可是,妻子康氏贪心很重,不断地在他的耳边吹风,时间一长,昌三笑放弃了底线,开始敛财起来。

刚开始,他也只敢小打小闹,到了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审案时,不以是非曲直来判断,而是以钱多钱少来判案,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

昌三笑用不义之财收买朝中高官,寻找靠山,几年内步步高升,先是调任大县里当县令,后来升任司马,最近,他升迁到中原某地当了刺史。

昌三笑坐着官船去赴任,到了长江中游时,忽然波涛汹涌,一条巨龙从江水中跃出来,挡在船头。只听巨龙大笑着说:“昌三笑,别来无恙!”昌三笑猛然间明白过来,拱手说道:“恩公,原来是你,你终于跃过龙门成了龙族了。”巨龙说:“我在去年跃过了龙门。”昌三笑忙向他表示祝贺。

巨龙叹息一声说:“唉,昌三笑,想不到你如今变得如此贪得无厌,我真后悔当初救了你,”昌三笑干笑两声说:“恩公,岂不闻,两腿忙忙走为的身和口,千里去做官为的吃和穿,我多弄一点钱,又有什么过错呢?”

巨龙圆睁双眼,狂吼一身,说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说罢,张开大口,一口将昌三笑吞进了肚子里。它又探头进了船舱,对瑟瑟发抖的康氏说:“似你这种教唆丈夫作恶的女子,也不能留在世上害人。”说罢,也将她吞进了肚子里。

此事传开后,人们都说昌三笑夫妻俩罪该万死,夸赞巨龙做得对。这以后,官员们升迁,都不敢走水路,害怕巨龙吞了他们。

这正是有志者事竟成,老泥鳅坚持不解,最终跳跃了龙门,心想事成成了龙族。还好,它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巨龙,可喜可贺。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