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传|艰难的求生之路

 明日大雪飘 2023-05-1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简介:火烧彤云,湖南省长沙市人,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爱思考,爱写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

图片

作者

火烧彤云

三阮的长相

很多人不喜欢三阮,嫌他们长得不好,性格残暴,品行不佳。真是这样吗?且看原文中的描写。

先看他们的长相。阮小二眼窝深陷,双眉倒竖,大嘴巴,长脸,脸骨突出,面部呈曲状,胸前有一簇黄毛。他体形偏瘦,背部肋骨显露,“臂膊有千百斤气力,眼睛射几万道寒光”。

阮小五目如铜铃,面带笑容,但眉宇间有一股杀气。他也长得精瘦有力,肤色较黑,臂如铁棒,胸前纹着一个“青郁郁的豹子”。

阮小七的眼睛玲珑闪亮,灵性十足,但是脸上一脸横肉,疙疙瘩瘩,腮边长出的黄色胡须长长短短,浑身乌黑。

这三兄弟不仅是长得不好,还给人一种凶恶的感觉,再加上三人彪悍的绰号,立地太岁、短命二郎和活阎罗,让很多读者难以接受这样的形象。可是,这样的人物才是最真实的。

图片

图源自网络

三阮的形象与他们渔民的身份相符。渔民常在阳光下暴晒,皮肤自然会被晒得乌黑。当时可没有防晒霜。另外,当时的渔船不是靠柴油机发动航行的,捕鱼也没有现代化的渔具。渔民划着船去打鱼,撒网,收网,再把装满了鱼的船划回来,全凭一己体力。没有“千百斤气力”,当不了渔民。

除了符合渔民的特征,作者还刻意将三阮的形象塑造得很凶悍。无论是阮小二胸前的一簇黄毛,还是阮小五胸前那个“青郁郁的豹子”纹身,或者是阮小七那一脸横肉,都让人心生几分惧怕。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塑造他们的形象呢?这还得从他们的家庭情况说起。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没有,三阮明明是阮家三兄弟中的老大、老二、老三,却分别以二、五、七为名,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这说明,阮家原本就有七兄弟,长大成人的只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人,阮小大、阮小三、阮小四和阮小六四人夭折了。

有人可能会问,三阮会不会是按阮氏宗族的大排行排到了第二、第五和第七呢?不会。

生辰纲事发后,济州府的缉捕使臣何涛带领官兵到石碣村来抓捕三阮。他们到阮小二家扑了空后,就去附近的几家渔户打探三阮的下落。如果阮氏一族有旁支堂族的话,他们一定会去找阮氏族人打听,甚至会把阮氏族人抓起来审问。

李逵在家乡打死人后逃走了,当地官府就把李逵的哥哥李达抓去审问。武松醉后与人发生纠纷,误以为自己打死了人,逃到柴进庄上,当地官府则把武松的哥哥武大抓去审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阮逃走后,何涛等人没有找阮氏一族的人打探,说明阮家就此一门,别无旁支。因此可以证明阮家曾经有七兄弟,他们全是同父同母的一家人。

然而,多子对于贫苦的渔家来说是沉重的负担。长子早夭,事实上成为长子的阮小二不得不早早地协助父母,照顾弟弟,养家活口。

阮小二出场时,他已经娶妻成家,还有了一个大约十岁的儿子。阮小二的年龄估计是三十来岁。阮小七脸上疙疙瘩瘩,腮边长出了黄色的胡须,显然正处在青春期,脸上长了粉刺或痤疮,胡须也刚刚长出来,他大约十五六岁。可见,阮家兄弟的年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不难想像,十几岁的阮小二跟随父亲外出打鱼的时候,最小的弟弟阮小七可能还在蹒跚学步。于是,较早出湖打鱼的阮小二锻炼出了有“千百斤气力”的臂膊。他眼窝深陷、面骨突出,容颜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这是生活的磨难在他脸上留下的沧桑!

贫穷的阮家

按常理,父母在,不分家,可阮小二结婚后却与父母分了家单过。这说明阮家实在是太困难了。阮小二能独立打鱼了,阮家父母就让他自己养家活口,他的妻儿由他自己养活,阮父只养自己的妻子和比阮小二年幼的孩子。

离开了大家庭的阮小二成了自己的小家庭的顶梁柱。有了儿子后,他更多了一份保护妻儿的责任。他变得警觉而暴戾。他的“眼睛射几万道寒光”,双眉倒竖,令人不寒而栗,让他人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因而获得了“立地太岁”的绰号。

父亲去世了,哥哥结婚单过了,事实上成了老二的阮小五接过父兄的职责,保护着寡母幼弟。阮小二眼射寒光的气质是他过早地走向社会和多年的磨炼所形成的,阮小五则主动在胸前纹了一个“青郁郁的豹子”,对外宣示他担起阮家的重担。他面带杀气,谁敢来惹他,他不惜舍命相拼,因而获得了“短命二郎”的绰号。

阮小七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他以哥哥为榜样,也养成了桀骜不训、心气高傲的品格。别人见了他也怕,送他绰号“活阎罗”。

图片

图源自网络

三阮外形粗旷、脾气凶暴,主要是他们的职业和生存环境所造成的。

阮家七子存三,根本原因是阮家贫穷,养活不了七个孩子。阮小二为了家庭,辛劳不已,以致于青年老相。到了阮小五和阮小七长大成人的时候,阮家穷到了无法给他们娶妻的地步。

阮家住的是草房,屋外晒的是破鱼网。阮小二和阮小五头上戴的是破头巾,穿的是旧衣服。阮小七稍微好一点,可也是一身布衣。这样的家庭条件,哪个姑娘肯嫁进来呢?

阮小七虽然才十五六岁,但在古代,尤其是盛行早婚的农村里,这就是到了成婚的年龄。

可能有人会说,会不会因为他们长相粗野、性格凶暴,所以没人肯嫁?不可能。他们长相粗野,可也不是十分难看。他们性格凶暴,是为了保护家庭。这都是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足为奇。阮小二都有人肯嫁,阮小五和阮小七也不会因此娶不上妻子。

有人发现,108条好汉中很多人都是单身,于是主观地推断习武之人有厌女情结,不肯结婚。这是不对的。阮小二能结婚生子,阮小五和阮小七怎么会不愿意结婚呢?

阮小二娶了妻子,儿子都十来岁了,说明阮家以前的境况还不是太糟糕。为什么两个弟弟成人了,能独当一面打鱼了,家境反不如从前了呢?

原来,石碣湖属于八百里梁山泊的一个边角湖泊,鱼产量有限,而且只产五七斤一条的小鱼。要捕捞更多更大的鱼,得到梁山泊大湖里去捕。一年多前,以王伦为首的一伙强盗占据了梁山泊,使得村民无法去那里打鱼,生计日艰。来请三阮参加劫取生辰纲的吴用得知此事,十分惊讶。

吴用道:“小生实是不知有这段事,如何官司不来捉他们?”阮小五道:“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弹,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如今也好教这伙人奈何!那捕盗官司的人那里敢下乡村来?若是那上司官员差他们缉捕人来,都吓得尿屎齐流,怎敢正眼儿看他?”阮小二道:“我虽然不打得大鱼,也省了若干科差。”
第十五回

此时的梁山泊仅有几百人盘踞,和后来发展到数万人的规模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官府却吓得不敢来剿灭。即便来了,他们连正眼都不敢看强盗一眼。可就是这么窝囊的官府,欺压起百姓来却是一把好手。没有梁山泊强盗的时候,他们下乡来办事,先把百姓家养的牲畜都吃了,还以盘缠为名向百姓勒索钱财,这就是村民们一直受穷的根本原因!不管渔民们如何努力打鱼,换来的钱财也经不起官府如狼似虎的盘剥!

官府和梁山

有人可能会说,三阮精瘦有力,一脸凶相,怎么可能镇不住官兵?再说,后来何涛带人到石碣村抓人,晁盖等七人就把五百官兵杀得只剩何涛一人,官兵有那么可怕吗?

提出这种问题的人明显受一些影视剧影响太深,没有认真阅读过原著。在石碣湖战役里,与官兵作战的可不止晁盖七人,还有三阮组织起来的十几个渔户,加起来有二十余人。一些影视剧为了节省拍摄成本以及突出表现晁盖七人的勇猛,就只让他们七人作战,导致观众留下了错误的印象。

图片

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阮氏三兄弟剧照

晁盖等人逃到石碣村,将生辰纲事发告诉了三阮。他们知道官兵即将追来,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熟悉当地地形的三阮组织了十几个渔户,利用芦苇丛生、港汊交错的石碣湖进行了水战。他们还利用大风,火烧了官船。不过,利用气象作战在书中被神化成了公孙胜施法。

何涛没有来过石碣村,他率领的五百官兵里也有一部分人也没来过石碣村。就算来过石碣村,这些官兵平时也只是到村民家里去办差、勒索,对石碣湖的复杂地形根本不熟悉,也没有水战的经验。

晁盖等人在有组织、有准备、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的情况下,才取得了石碣湖战役的胜利。平时来石碣村办差的官兵说来就来,村民毫无准备,也不敢得罪他们,只能任凭他们吃拿卡要。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早在王伦等人占据梁山之前,不止三阮,整个石碣村的经济水平都因官府的盘剥在不断下降。吴用两年前就在石碣村教书,如果石碣村村民一直请得起教书先生的话,他就不会离开石碣村而跑到百里之外的东溪村一带去教书讨生活。

王伦等人占据梁山之后,石碣村的渔民生活变得更加困难,本就贫穷的阮家更是雪上加霜。

吴用来到石碣村,先找到阮小二和阮小七,然后跟着哥俩来到阮家找阮小五。

阮小二叫道:“老娘,五哥在么?”那婆婆道:“说不得,鱼又不得打,连日去赌钱,输得没了分文。却才讨了我头上钗儿,出镇上赌去了。”阮小二笑了一声,便把船划开。阮小七便在背后船上说道:“哥哥,正不知怎地,赌钱只是输,却不晦气?莫说哥哥不赢,我也输得赤条条地。”
第十五回

这是三阮的母亲阮婆婆在小说中唯一的一次说话。可就是这唯一的一次说话,塑造了一个可怜母亲的形象。“说不得”是一句叹息,她感叹的是,当下儿子们已经不能去梁山泊打鱼了,为了生计,阮小五“连日去赌钱”。这说明,阮家兄弟还是很本份的,他们平时就是打鱼卖钱,并不赌钱;眼下无鱼可打,他们才去赌钱的。作为母亲,阮婆婆不是没教过儿子赌博是劣习,可眼下她实在是无可奈何,不但对儿子们赌博“说不得”,还不得不满足儿子向她讨要仅有的一点首饰去做赌资!多可悲啊!

赌博当然不是什么好营生,赌徒不输光钱是不会走出赌场的,所以阮家兄弟总是“输得赤条条地”。此时的阮家其实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对于阮家被逼良为赌的困境,可能有人认为是王伦等人造成的。在王伦等人来梁山之前,三阮等村民虽然遭受官府的盘剥,但好歹还能去梁山泊打鱼。日子虽穷,但还能过。所以,在官府和王伦等人之间,村民们应该更恨后者才对。可事情的逻辑并非如此。

百姓用税收供养了官府,并没有供养梁山。保境安民是官府的职责,梁山出了占山为王的强盗,本就应该由官府将其抓捕,还村民的打鱼自由。官府不去抓捕强盗,任由强盗肆意妄为,使得村民无法去梁山泊打鱼,生计艰难,这当然是官府的责任。结果官府不但没有担起应有的职责,只知道一味地盘剥百姓,欺软怕硬,百姓当然是更痛恨官府。

劫取生辰纲

梁山泊出了强盗,官兵不敢再来石碣村,使得百姓不再受官兵的盘剥;梁山泊强盗又没有像官兵那样时不时地下乡来盘剥百姓,百姓的日子反而得到了难得的安宁,阮小二不就说吗?

“我虽然不打得大鱼,也省了若干科差。”

这还不算,相比官府不履行保境安民的职责却大肆盘剥百姓的无耻行为,梁山泊强盗的有福同享的财富分配方式反而使得人服气,他们不受官府欺压的快乐生活更是让人羡慕。

阮小五道:“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乐?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
第十五回

事实上,早在吴用来石碣村之前,三阮兄弟已经几次商量着要去投奔梁山了,因为得知王伦心胸狭窄,就没有去。吴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说服三阮参加劫取生辰纲也就轻而易举了。三阮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犯罪的地步。

图片

智取生辰纲 图源自网络

可能有人不赞成这样的看法,觉得三阮本来就是为非作歹的坏人。吴用向晁盖建议请三阮加入劫取生辰纲的时候,说他们“日常只打鱼为生,亦曾在泊子里做私商勾当”。在水浒语言里,“私商”一词就是指歪门斜道、违反法律的劫财事件。吴用来请三阮时,告诉他们,晁盖要做一件”私商买卖”。“私商买卖”就是指劫取生辰纲。

然而,吴用说三阮曾经做过私商勾当,这话不是真的。试想,如果三阮早就做劫财的事,他们还会那么穷吗?他们还会为当下打不了大鱼发愁吗?吴用还用得着以买鱼为名来接近三阮、伺机说服他们去劫取生辰纲吗?提到梁山强盗,阮小七说: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第十五回

可见,三阮从没过过好日子,他们戴的是破头巾,穿的是旧衣服,所以才羡慕人家穿绸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在劫取生辰纲之前,三阮根本没有做过“私商勾当”。

劫取生辰纲的事,谁也没有做过,如果有做过“私商勾当”的人参加,那就会大大增加劫取生辰纲的成功率。吴用想让晁盖同意让三阮加入劫取生辰纲,才说了谎。晁盖听吴用这么一说,果然就同意了让素不相识的三阮参加。

晁盖七人确实是只想劫财,不想害命。他们不但没有将押送生辰纲的人杀死,也没有搜刮押送者的个人钱财,仅仅是运走了那十一担金珠宝贝。所以,谢都管等人醒来后,还有钱跑回北京去告状。

由于谢都管等人记住了晁盖等人的体貌特征,因此何涛很快就查到了他们。晁盖等人的心慈手软造成了自己被追剿、不得不上梁山的命运。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他们!

从此以后,吴用的计谋一个比一个狠毒;梁山大军在战斗中杀人越来越不留情面,逮到目标,往往要杀死全家,为的就是不留活口、不给仇家复仇的机会。这就是吸取了生辰纲事件的教训。

有人说,晁盖等人在石碣湖战役中杀死五百官兵,太过狠毒。可这是战争啊!战争的实质就是你死我活、奋力杀敌。

为了进一步震慑官府,晁盖等人留下何涛的性命,要他回去传话给济州府尹,不要再派兵来抓捕他们。放走何涛前,阮小七割下了何涛的耳朵,很多人觉得阮小七太残忍。我们要知道,对于生活在没有废除肉刑的古代社会的古人,我们不能拿当下不能伤害战俘的普世价值观去要求他们。

十万贯金珠宝贝仅仅是梁世杰送给岳父的一次生日礼物。他仅用了一年的工夫就搜刮到了这么多财富。梁世杰是大名府的中书,官居二品,他一年的俸禄有十万贯金珠宝贝吗?这显然是非法收入。晁盖等人劫取了这笔财富,这是抢劫,可梁世杰在大名府大肆搜刮非法收入,和抢劫有什么分别?王伦等人占了梁山泊,断了石碣村渔民赖以生存的大型鱼业资源,那也是抢劫。请问官府,你们为什么不去抓捕梁世杰、王伦等人,单单来抓晁盖七人?你们自己长年到村里吃拿卡要,更是明目张胆的抢劫,可曾抓过自己?自己就是强盗,又有什么资格去抓别人、审判别人的行为?

阮小七的这一刀,发泄的不仅仅是饱受官府欺压的广大民众的恨意,还代表民众向官府提出了灵魂拷问!

图片

图源自网络

遗憾的是,一些影视剧编导把这段故事搬上银幕时,改编得并不好。官府盘剥石碣村的内容本应该通过画面语言进行深化表达,结果没有深化,反而一味突出阮小七割耳的血腥,让观众对事情的因没有印象,只看到了事情的果,产生的只有对三阮残忍的恶感。

艰难人生路

三阮从出生到人间起,就开始了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家里太穷,他们随时会因为吃不饱饭、看不起病而夭折。兄弟、父亲相继离世,寡母独木难支,他们稚嫩的双肩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了养家护家的重担。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打鱼,仍然经不起官府狠辣的盘剥。日子一天天变穷,穷到了住草房、戴破巾、穿旧衣、娶不起妻的地步。到最后,打不了大鱼的三兄弟困守在村里,于是去赌博碰运气,希望能赌得钱财,改善家境。

结果赌博反而使家业消耗得更快,阮家走到了破产的边缘。他们想过投奔梁山,可听说王伦心胸狭窄,他们又不想在这样的人手下做事。在这个时候,生辰纲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们把这当成“一世的指望”。然而,只劫财不害命的一丝善念使得他们连村民都当不了了,只得前往梁山。

三阮的人生,从七子存三的险境到逼良为赌,从逼良为赌再到逼良为盗,最后成为占山为王的职业强盗。如此曲折的经历,仅仅是为了活着!三阮最终的人生信念落在了劫富济贫四个字,这已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三阮不是个例,很多人和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我们要注意到,参加石碣湖战役的十几个渔户是没有参加劫取生辰纲的。按常理,得知三阮等人已成朝廷通缉的要犯,渔户们与三阮划清界限还来不及,怎么还和他们一起对抗官兵呢?这充分反映了民众对官府恨到了骨子里!如阮小二所言,恨不得将官兵碎尸万段!这些渔户是石碣村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一群人,也是被逼到了破产边缘的一群人。所以,他们才会一呼百应地参入战斗。石碣湖战役本是一桩拒捕事件,由此变成了部分石碣村民联手晃盖等人反抗官府压迫的小规模起义。战役过后,这十几个渔户连同他们的眷属,浩浩荡荡,起码三十多人,全部上了梁山。

有人说,《水浒传》里的好汉们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实际上劫来的钱都是自己花,没有给穷人。请问,像三阮等人这样住的是草屋、戴的是破头巾、穿的是旧衣服,连老婆都讨不到的人不是穷人吗?像吴用这样流落各村、教书谋生、家都没有的人不是穷人吗?还要怎么穷才算穷?穷人劫取不义之财来接济自己,这不就是劫富济贫吗?

《水浒传》是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矛盾最全面、最广泛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之一。三阮是饱受“酷官赃吏”压迫的石碣村村民的代表,而石碣村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农村的代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