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3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3-05-14 | 阅:  转:  |  分享 
  
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
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作者简介陈与义
(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
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
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简斋集》。 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
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
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
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
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
,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
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此诗是陈与义学杜甫的成功之作 。颔联尤为宏壮雄丽。登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
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
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
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登岳阳楼全景岳阳楼夜景图景欣赏
图景欣赏 朗读:注意读音、节奏登岳阳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
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jīngxǐyǐ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
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岳阳楼矗立在洞
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酒店的旗子静止不动,夕阳缓慢下沉。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洞庭之东江水西”
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写岳阳楼之所在。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
特点? 写举目所见。 “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
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这时我登
上岳阳楼遥望当年吴国和蜀国争夺瓜分的荆州,徘徊不定的湖光山色渐渐沉入夜幕。瓜分徘徊怎样理解“登临吴蜀横分地”所包含的情感?此句既说
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悲惨的历史如今又
在重演!其中包含着诗人内心深切的悲痛。颔联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与首联相比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
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
烘托,一种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前四句:第一层 写登高所望傍晚凄凉之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我万里之外来到此
处登岳阳楼向远处张望,三年多来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逃难生活更让人想登上这高处不胜寒。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这两句诗叙写了什
么?叙写了诗人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颠沛湘湖,流离失所。“万里”“三年”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历尽沧桑,登楼凭吊古人,我已是满头白发,看见枯老的树木,沧白的水波,心中无限悲凉。白头吊古/风霜里,老
木沧波/无限悲。凭吊“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吊古”:不说“
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尾联语意双关,应该怎样理解?“风霜”语意双关,既指秋风,又指严峻的政治形势。“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
又饱含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憔悴悲愁之绪。尾联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已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
国破家亡的人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更是国家风雨飘摇的写照。后四句:第二层 抒写家
国之悲。诗中描绘了哪些典型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夕阳照耀下的帘旌、暮霭笼罩下的湖山、萧瑟秋风、老木沧波等景物。这些景物苍凉、寂寥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凭栏“吊古”,勾起了满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也表现了诗人“万里来游”“三年多难”漂泊不定的生涯
、离乡背井的感慨,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小结: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
为强烈的抒情。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
收束全篇。 问题研究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他
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 他在
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 登岳阳楼(其一) 夕阳 暮时
白头 老木家国之恨身世之悲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比较阅读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比较阅读?能熟练背诵和默写布置作业
献花(0)
+1
(本文系中书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