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谈一个非常古老非常古老的思想实验'忒休斯之船’。 忒休斯传说中的雅典国王,他曾经到克里特岛打败了怪物陶洛斯,凯旋时乘坐的那条船就叫忒休斯之船。 
古希腊人的脑洞从这条船开始,他们追问组成忒休斯这条船的零件有N个,但随着时间的逝去,船的零件不断更换,直到被全部替换。 那么,问题来了,被替换了零件的船,还是原来的那条忒休斯之船吗? 如果是,那么当船上所有的零件都被替换了,他还是那条船吗? 如果不是,那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那条船了呢? 这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古希腊的大师们都有自己的见解。苏格拉底认为是,而柏拉图认为不是,近代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也都有自己的主张,忒休斯之船阐释了一个替换悖论,其本质可以表述为;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他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 比如,一个乐队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流散了所有的原始成员,但乐队名字还是那个名字,但它还是原来的那个乐队吗?一家不断发展的公司不断并购和替换东家,员工也不断流失改变,那么它还是原来的公司吗? 忒休斯之船的终极追问,要回到人类自身。 
我们人体细胞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每隔几年都会轮换一次,而我们的思维更是每天不断被新的观念所影响而改变,那么,今天的我还是过去的我吗,如果不是,从哪一刻开始我就不再是我了呢? 毫无疑问,这让我们想起了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当你再次踏入那条河流时不但河流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河流,而你也不是曾经的你。 忒休斯之船的隐喻当然没有终极答案,无数的大师都有自己的解读。 而我们今天重提这个问题,是一次对自我的审视,我是谁我将成为谁?未来的我还是不是曾经的我? 
或许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忒休斯之船的使命是去到远方,而我们的人生意义是成为自己的破壁人,去找到自己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