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张青飞:范紫东研究资料建设的里程碑——《范紫东研究文集》读后

 W行走在人世间 2023-05-14 发布于陕西


《范紫东撰<王伯明先生墓志铭>考释》。《范紫东研究文集》出版后,又及时和大家分享他对于这本书的认识和评价,这让我在感动之余有顿生敬佩之情。

范紫东研究资料建设的里程碑

——《范紫东研究文集》读后

张青飞

范紫东编剧生涯达40年(1914—1953)之久,编创剧作69部,以丰硕杰出的创作成果,名留秦腔史册,有“秦腔的莎士比亚”之誉。对于这样一位剧作家,范紫东当然是现代戏剧抑或是秦腔研究的重点。然而,目前的研究与范紫东的地位还有不相称之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基础资料的建设还不尽如人意。近年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范紫东研究文集》,有着诸多的优点,其中最值称道的优点就正在于资料建设方面,可以说是范紫东研究资料建设的里程碑。

最早的资料辑录要属1939年胡孔哲所编《范紫东先生年谱》,该谱对范紫东家世、生平及著述编年考订,便于研究者了解剧作时代背景。此后,胡氏又于1982年完成《范紫东先生年谱续编》。这一年谱为后世提供了唯一的一部剧作家年谱简编,是范紫东剧作研究的重要资料。更具分量的资料辑录是1992年苏育生所编《范紫东研究资料》,全书包括生平事迹、剧作序言、评论文章选、剧目提要及出版、评论文章目录索引等,为范剧研究提供了较完备的基本资料。在此基础上,2004年师荃荣主编《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全书设生平篇、著述篇、评论篇、追忆篇、纪念篇,扩大了资料的辑录范围与体量,是第一部多视角全方位呈现范紫东生平业绩的资料汇编。更值得重视的是,2013年杨恩成辑注《待雨楼诗文稿》、罗浑厚主编《范紫东书画集》,分别首次呈现了范紫东诗文与书画的创作面貌,有利于全面立体认识范紫东的艺术成就,更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作为剧作家的范紫东。

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范紫东研究文集》正是在这样一个脉络中呈现出来的新的资料建设的里程碑。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基本上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范紫东的资料建设会有一个扎实的稳步的推进,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精美的文集就是21世纪20年代的范紫东研究资料建设的新的里程碑。

该文集作为资料建设,从内容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20页彩印图像,具有重要的直观的史料价值。

随着时代的迁移,现代史料的流传与保存也愈来愈不易。《文集》前所附的20页图像史料,其实一部范紫东图像史料的精简本。我相信,这只是目前范紫东图像史料的极小部分,但在翻阅过程中,爱不释手。未来有机会,若能将这些图像史料汇为一编,并进行精准解释,将会是一部新颖的、更有价值的范紫东研究研究成果。

2、全书凸显了范紫东研究的版图。

全书分为生平履历、往事回眸、遗存摭遗、剧作评论、诗文赏析、杂著解读、书画品鉴,纪念追思八个板块。这八个板块涵盖了范紫东研究的生平研究与作品研究两大部分。范紫东生平史料的搜罗与研究,在范紫东研究中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这方面的史料挖掘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愈来愈迫切。《文集》对这一方面颇为重视,分别从生平履历、往事回眸两个方面进行呈现。范紫东剧作研究是范紫东研究的重中之重,《文集》在这一块所占份量正体现了这一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对范紫东的诗文、学术著作以及书法也颇为关注,设置了诗文赏析、杂著解读、书画品鉴三个板块,有利于我们认识更为全面的范紫东,当然也有利于更深入认识作为剧作家的范紫东。

3、全书是百年范紫东研究的一次检阅。

《文集》的编著者以学术的眼光对近百年的范紫东研究成果进行审视,从中进行选择,全书入选的文章既有份量厚重的旧作,也有扎实的新作。因此,在选择的意义上来看,这一《文集》其实是对百年范紫东研究的一次全面检阅,是对百年范紫东研究成果的一次评价。入选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学术意义的肯定。未来若有可能的话,编出范紫东研究文献与研究成果的总目,通过总目,我们更容易看出这部《文集》的独到眼光与选择的精准。

总之,范紫东这样的以剧作名世的大家,其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未来的研究推进,一方面需要资料建设的逐步推进,这是未来更高水平研究的基石,另一方面需要对范紫东的成果进行沉潜品味,以扎实的成果来呈现范紫东的艺术匠心。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精美的文集,毫无疑问地具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推动着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范紫东研究。因此,再次向《文集》的编著者们表示感谢,向前辈开拓者们表示敬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