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其昌 行书《白羽扇赋》

 家有学子 2023-05-14 发布于甘肃

董其昌书张九龄《白羽扇赋》,分别为68岁书、78岁再书,现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九龄作为唐玄宗时的文坛领袖,这篇赋写的确实很好,字短情长,不卑不亢,声蕴其中。但是,漫长的历史淘汰下,还是慢慢让人们遗忘了。真正让这篇赋再次名扬天下,还是明朝董其昌的这两幅书法作品。

唐玄宗晚年时,宠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听信李林甫的谗言,要罢免张九龄的宰相之位。但是他没有直接下旨,先让宦官高力士给张九龄送去了一把白羽扇。当时已是秋天,白羽扇根本就不需要了,唐玄宗借此扇告诉张九龄,他已经过时没用了。

张九龄看到这个扇子,当场作一赋表明心志,就是《白羽扇赋》。白羽扇出身卑微,但是能够祛暑纳凉,虽不算珍贵,但也有凌云壮志,如果有用到的地方,即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可惜,秋天总会到来,白羽扇也没有了用处,被收到了箱子里。但是,即使是这样,白羽扇也会在箱箧中感念圣恩,没有怨言。

68岁书二/董其昌《行书白羽扇赋卷》,纸本,行书,40.1×415cm,天启二年(162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二:






















本幅书于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董氏时年六十八岁。该年八月董氏奉旨纂修泰昌实录,往南京搜采邸报文献,以备参订之资,本卷即作于此时。董氏清朗疏秀之书风,于此卷表露无遗,结字用笔虽见米芾之影响,然于布置挥洒间,却自有其熟中带生之逸趣。

78岁书:董其昌78岁书《白羽扇赋》轴,尺寸: 257x8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白羽扇赋 开元二十四年夏,盛暑。敕使高力士赐宰臣白羽扇,九龄与焉,立献赋曰:

当时所用,任物所长。彼鸿鹄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安知烦暑,可致清凉。岂无纨素,彩画文章。复有修竹,剖析毫芒。提携密迩,摇动馨香。惟众禽之在御,何修翮之敢当。伊昔皋泽之时,尔有凌霄之志。苟效用之得所,虽舍生而何忌?肃肃鸟羽,穆穆微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

壬戌秋日书 董其昌

董其昌行书《白羽扇赋》,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于1632年78岁高龄抄录唐代张九龄散文《白羽扇赋》,书法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董其昌书法集古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中无所不精。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他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以董书为宗法,倍加推崇偏爱。

《白羽扇赋》写于壬申(1632年)秋,纵26厘米,横272厘米,(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已经七十八岁高龄,仍然不失一贯的秀逸畅快的节奏,令人觉得余韵无穷。

唐代诗人及宰相张九龄,受朝中权臣排挤,因玄宗赐白羽扇,作赋以明志,含有明哲保身的涵义。

此卷简静平和,萧散有致,用笔含筋裹骨,字势昂扬挺拔,骨俊韵逸,洒脱生动,是董氏书法审美主张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