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孕育着我们,母亲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我们委屈时、疲惫时,母亲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含辛茹苦、历尽艰辛,母亲夜以继日地用她的行动在呵护着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奉献、不求回报,而我们总是在索取,母亲是我们最亏欠的人!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风欲静而树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今天有多少人在说“母亲节快乐”?有几个会为母亲去做一点点事或陪陪母亲? 是的,现在多数人都是漂泊在异乡,即便有心也是无力!虽然说母亲是我们心中最温柔、最慈爱的词,也是最柔软、最不可亵渎的词,大家希望母亲每天能健康快乐、幸福无忧、福寿百年;同样也希望天下做母亲的能年轻美丽、心想事成! 其实,天下母亲不求儿女们大能富大贵,能给她什么;只是希望儿女们能健健康康,不弱于他人!如果儿女们够努力、够成功,能在农村盖上一栋漂亮的房子,那光宗耀祖了;让她的身上也增色不少,让邻居们知道她的儿女们不逊于他人! 就连慈禧也说:“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是的,天下最为儿女们打算的是母亲,即便儿女们有了残疾,也从没见过谁放弃!可天下做儿女的碰到父母生病时,有多少人会痛痛快快拿出钱来? 是的,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可多数时候我们只知道爱幼,而忘了尊老、忘了陪伴!是父母的无私付出,让我们变得麻木了、变得理所当然了!想想母亲那一双慈目、两鬓白发,每天坐在屋前等待着我们归来,虽然知道这只是一种奢望! 正因为这样,人大代表杨莉建议我国设立一个“母亲节”,将女娲造人之日农历九月十五日设为“我国母亲节”。古代诗歌《诗经》中也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记载,意思是我们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2006年11月13日,李汉秋和一些专家学者又提议把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定为我国的母亲节,因为“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诵了两千多年,把孟子生日作为母亲节,是为了让人们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母亲节,其中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时都定在五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埃及母亲节定在三月最后一个星期五,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母亲节定在3月21日“春分”! 其实不论母亲节是定在哪日,只要我们心里牵挂着父母,能经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多聊聊天,在父母家炒菜、吃饭、洗碗这些日常生活,这样的日子就是“母亲节”!父母的年纪大了,活一日就少了一日,看到自己子孙满堂,那就是过节! 也许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失去了自我,繁忙的工作让我们抽不出时间,即便有点时间却还有小孩要照顾,平民百姓的生活就是如此不堪!也许“年少不懂慈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说的就是我们,在这个外来的母亲节里,要刺痛了多少人!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5.14.20: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