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序 父亲长期忙碌或离家,如何补救家庭教育的缺失?徐志频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3-05-14 发布于江苏

关于父母扮演的家庭角色,中国古代有个词概括得比较恰当,即“严父慈母”,也就是父亲严厉,母亲慈祥。严与慈,刚柔相济,这样孩子长大后便容易人格健全。如果父母同时严厉,孩子性格则容易过刚;如果父母同时慈爱,孩子性格则容易过柔:这两种做法都有偏失。

父爱跟母爱,任何一方缺失,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现今跟古代比,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代,父母和孩子绝大多数是终生生活在一起的。现今社会人口流动大,父母在同一家单位工作的很少,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的却不少,等等。这导致父爱或母爱的缺失成为常见的现象。

今天很多家庭面临这些问题,同时引出了一个有争论的名词——“丧偶式育儿”。尤其是父亲因长期忙碌无法顾及孩子,加上很多母亲溺爱孩子,导致家庭教育遇到很大的难题。

事实上,古代社会虽然人口流动不大,但官员、商人等为了工作、事业,也不乏父母两地居住的情况。他们对子女教育的一些做法,对今天的我们很有参考价值。

左宗棠便是如此。从1852年做湖南巡抚的幕僚到1885年在福州去世,33年时间,他只有两三次跟家人短暂团聚的机会。左宗棠第一次离家做官时,长子孝威才6岁。

既然不能跟妻子、儿女经常生活在一起,那么左宗棠用了什么办法,不但能让四个儿子、四个女儿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能使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被父爱包围的浓浓深情呢?

在孩子们童年、少年、青年三个不同阶段,左宗棠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方法,通过故事的方式做介绍。

一、儿童阶段:左宗棠给孩子们制订了一份“读书守则”

左宗棠本人从小接受的是儒家的“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呢?就是将文化、历史、哲学全部打通来读,地理学等这类学问,他也全部通读,也就是文理兼容。这种将文科和理科融于一体的学问,让左宗棠成为了“全才”。1852年,40岁的左宗棠离开老家湘阴,住到70公里远的省城长沙,他是如何用父爱影响孩子、教导孩子的呢?他亲手用毛笔书写了一份“读书守则”。

这份教导孩子们的“读书守则”,从做人、读书两个方面,给孩子们提了具体的建议:

(1)做人的道理全部在“四书五经”里。左宗棠说,“四书五经”中有圣贤教人做人的道理。比如,怎么孝敬父母,怎么听哥哥的话,怎么对待弟弟,怎么跟朋友交往,以及怎么搞家庭卫生,怎么接待客人。孩子们能照着书中说的去做,就是好孩子;孩子们能够听父母的话,就是孝顺的孩子。

(2)读书的方法全在父亲多年总结的经验跟心得里。左宗棠说,第一,要早睡早起。第二,读书要三到:首先,要眼到,一笔一画莫看错;其次,要口到,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不能含糊;最后,要心到,边读边想,一个字不懂都不能放过,直到翻字典搞明白。

儿童天性好奇,易忘事。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左宗棠要妻子周诒端将这份“读书守则”贴在儿子学堂的墙壁上。这样,儿子每天上课前,先将守则念一遍,以加深印象、端正内心,以免被玩心牵走了鼻子。

40岁这年,左宗棠的长女孝瑜已经19岁了,左宗棠做外公已经几年了;但长子孝威才6岁,左宗棠对儿子的爱隐晦而深情。

1860年春,左宗棠身陷“樊燮事件”,差点被皇帝杀头。他准备前往北京参加会考,半路被胡林翼拦截,将其送到曾国藩在安徽宿松的军营里。在这里,他与曾国藩畅谈如何拯救国家、平定天下。但23天后,家人来信说孝威咳嗽病复发,病情不轻。左宗棠心急如焚,第二天一早,就赶紧从安徽往湖南赶。

湖北巡抚胡林翼在给湘军名将李续宜的信中记录了左宗棠回家看望儿子这件事。胡林翼说:“惟其长子病重,饭牛之奇才,有舐犊之私爱,恐不免稍误时刻。”意思是说,左宗棠的长子孝威咳嗽病复发,病得很重,左宗棠在安徽宿松大营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第二天一早便骑马赶回湖南湘阴老家看望儿子,就像一头老牛舔一头初生的小牛犊那样情深,所以会耽误一些时间。

我们知道,孩子虽然还不懂得一些人生大道理,但他们的直觉感受事实上与成年人是一样的。左宗棠不远千里回家探望的爱子之心,让14岁的孝威真切地感受到了父爱。在教子的观念、方法上有“读书守则”,在爱子的行动上有“舐犊之私爱”,左宗棠这种父爱,胜过一切空洞的言语,让儿子终生不忘。

14岁以后,孩子们开始懂事了。不在他们身边的左宗棠,又怎么教育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拳拳深情的父爱呢?

二、少年阶段:左宗棠写信引导孩子的观念,当面教给方法

孝威16岁那年,左宗棠安排孝威跟着在老家湘阴白水洞的左宗棠二哥左宗植读书。左宗植当年是湖南乡试的第一名,学问大,观念新。孝威的进步可以想见,湖南省级优秀学生前三名非他莫属。

白水洞是一个环境堪比桂林山水的好地方。对成年人来说,这固然是人间仙境;但对少年来说,因为没有娱乐活动,又长年累月地读书,难免有点枯燥乏味。

孝威有一般少年都有的天性——贪玩。无聊时,他会带领一帮同学去爬山。山上除了风景没有什么好玩的,孝威便跟同学们玩跳高比赛的游戏。有一次,他从一个一丈多高的山坡上跳了下去,同学们为他的胆识和魄力喝彩、点赞,但从山坡上跳下去的孝威却痛得龇牙咧嘴,因为他摔伤了腿。

左宗植在家乡教侄子读书教伤了腿,这个责任可不轻。他赶紧写信将此事告诉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左宗棠。左宗棠爱儿子胜过自己的生命,读后吓了一大跳。晚上一想,他真是又气又急。但儿子大了,自己又不在他身边,现在儿子犯了错,还能怎样?只能教育他下次绝对不能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于是他便提起毛笔写信。在信中他跟儿子说:你已经16岁了,怎么还犯这种儿童才犯的错?注意啊,你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你没有权利损坏它。不伤害自己的身体,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些道理,古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你要对照着做。

左宗棠这种融情入理的批评,让孝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此以后他再没有犯过同类的错误。一年后,他先后参加长沙的府试与湖南的乡试,相继考取了秀才与举人。17岁的孝威中举,相当于考取了今天的硕士研究生,他不但是左氏家族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举人,也是湖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举人。

1864年,左宗棠收复了浙江省,即将回福州闽浙总督府时,他派了一个警卫连去湖南湘阴老家接全家10余口人来团聚。18岁的孝威还没有举行冠礼,因为两年后才算成年人,但左宗棠开始有意识地锻炼他,让他打理安排全家老小的全部事务。孝威带着母亲、三个弟弟、四个姐姐,以及左宗棠的小妾穿越太平军的防区,前来与父亲团聚。18岁的男孩开始承担起家长的责任,其压力可想而知。左宗棠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儿子快速地告别少年轻狂,树立责任心,培养出担当精神。孝威不负父亲厚望,如愿完成了任务。1865年,左宗棠全家终于平安住进福州的闽浙总督府,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次与儿子见面,分别已过5年。左宗棠看见儿子长得比自己还高,同时儿子的身体与思想开始走向成熟,他心里的快乐,可能比后来拜相封侯还高兴。

左宗棠高兴归高兴,该教育儿子的还得教育。他派部下去查儿子沿途经历的人和事,不巧找出问题来了。原来,一行人沿途到江西小住那段日子,江西某位县长负责接待他们,由于政府没有这笔接待费,那位县长便自掏腰包,花了200多两银子。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孝威居然不知情,自然也没有告诉父亲。左宗棠得知后,赶紧从工资里拿钱给了那位县长。他责备儿子道,做人不能只图自己方便,要经常想想别人的难处,不能让人家吃了暗亏,自己还不知道;人长大了,要懂人情世故,不能做一问三不知的马大哈。

这次见面,左宗棠还指出儿子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孝威给福建巡抚徐树人(徐宗干,字树人)写信时,用的是草书,而且还有几个错别字。古代规矩:给长辈写信,应该用楷书,写后要检查,不能有错别字。

孝威16岁那年便结婚了,很快他自己也做了父亲,50岁的左宗棠已经是“准爷爷”。儿子步入青年阶段后,左宗棠又根据儿子的特点,将教育方法适时做了调整。

三、青年阶段:左宗棠不规定怎么做,只说什么不能做

左宗棠的四子孝同生于1857年,到1877年也20岁了。左宗棠所有的儿子都已成年,进入到青年阶段,此时他们不但反叛意识强,而且主观意识也远超少年儿童。

左宗棠是一位大学问家,也是一位事业成功人士。他的人生经验与学问修养,让他有足够的储备,给儿子们正确的指导。但指导成年人的方法,跟教育儿童、少年大不相同。

如果说,在儿子们的儿童阶段,左宗棠侧重用“守则”一类的规定去引导与教化他们;到了儿子们的少年阶段,他则采用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有观念指导,也有方法参考;而到了儿子们的青年阶段,他已完全放手让儿子们自主安排事情,从不规定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是在儿子们犯了错误之后,告诉他们不能那样做,以及为什么不能那样做。

1877年,常年待在老家的三子孝勋,抱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理,借着去浙江给人祝寿的名义,带着妻子去杭州旅游。

左宗棠在甘肃肃州军营里得知此事后很生气,因为儿子去杭州之前并没有将这一计划告诉他,更没有得到他的批准同意。按照古人的礼制,这是对父亲不敬。何况,左宗棠看出了孝勋的小心思,他是想借祝寿去旅游。在战争年代,花钱暂且不说,人还有生命危险。为了一时旅游的快乐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左宗棠去信指出儿子的错误,对他的言行及时纠正。

左宗棠晚年对儿孙辈的教育,最看重的是自由。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得出:小时候孩子被父母管得死死的,什么都没有玩过,那么他长大后可能要补童年的“课”,犯起事来更让人心惊肉跳。

左宗棠的长女左孝瑜是一个“能干婆”。她处处以父亲为榜样,也教育她的孩子以外公为榜样。刚嫁到安化陶家那段时间,她天天望夫成龙;等孩子们长大后,又天天望子成龙。

左宗棠得知后,马上写信告诉她:女儿啊,你要注意对孩子们实行自由教育,严管的老办法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

从1852年到1883年,31年时间里,左宗棠给八个子女们共写了163封家书,其中,真正集中笔墨来教育子女的书信,仅有23封。凭着这23封书信的教育,加上母亲的教育,四个儿子都出息成人,四个女儿全知书达理。不说长子孝威在左宗植的教育及左宗棠的书信指点下,17岁便考中举人,成了湖南罕见的“少年天才”,四子孝同仅被晚年的左宗棠带在身边教导数年,在左宗棠身后便凭借个人本领做到了江苏提法使。古代的官员晋升多依靠学问,显然左孝同颇得父亲学问的精髓。

如此说来,这23封教子书信称得上字字珠玑,是精华中的精华,可作历代家书的典范。本书收录了这23封教子书信,对每封书信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样,读者在“读书”之余,还能思考如何“用书”。

在讲述左宗棠如何教子读书、做人,用书、处世之前,我们先来看左宗棠本人的家庭、婚姻、读书、交友的情况。这样不但能帮助我们看清左宗棠教子观念与方法的源与流,明白前因后果,而且能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立体全面地看清一位伟大父亲的人性与温情。

左宗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父亲不在子女身边,通过言传同样可以做到父爱不缺席,教育不缺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