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义情之哲学关系概论

 礼博士委员会 2023-05-15 发布于北京

仁、义、礼、智、信,乃“传统五德”,不可不修。礼、义、廉、耻,又称“国之四维”,不可不察。“五德”之彰,“四维”之俱,心之妙用,情生其中。

礼义,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具体道德呈现。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可分而论之,亦可合而用之。

礼者,理矣。理者,心矣。有何种心,则生何种理;俱何种理,则行何种行,显何种礼。有礼亦有理,无礼亦无理。礼于内,含融一切道德理体;礼于外,呈现礼仪、礼节、礼法等行为规矩。万事依礼,万行须礼,万德皆礼。礼之体,仁为要;礼之相,敬为大;礼之用,和为贵。故,礼仁为美,非礼不仁;礼敬者达,礼失者阻;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矣。

义者,宜矣。宜者,正矣。不正即不义,不义必不宜。

以良知为天尺,秉良知而行,则为“义”;悖良知而行,己所不欲而施于人,则为“不义”。

以价值为标尺,奉献大于获取,“义”则产生,故称“义举”。反之,奉献小于获取,则为“不义”。奉献与获取之正价值差越大,其“义”越大。如舍命救人、精忠报国、济利天下等,皆为大义。

情者,趣矣。趣者,喜矣。无趣不生情,无情不生喜。大情则大喜,大喜则大乐。反之亦然。生而为人,总想圆满亲情、爱情、友情,即“人生基本三情”;更可追求家国情、天下情、万物情,即“人生升华三情”。情有格局大小之分和境界高低之别。大情则大乐,小情则小乐,无情则无乐。俗情则俗乐,雅情则雅乐,层次分明。

人生问题,总关礼、义、情。自古礼义相伴,情义相生,礼情合一。义之所举,情必由生,礼必所成。有何种层面之义,则显何种层面之礼,生何种层面之情。故,大礼成大义,大义生大情,大情献大礼,大礼还大情。义重礼轻,则恩情常在;大义如山,则情礼难偿。无礼不成义, 无义不生情,无情不行礼;有义必生情,忘情必负义,报义必以礼。献礼成义,报义还情,欠情还礼。故礼尚往来,情义常生。

世间礼义情,常有假与真。不义之礼是伪礼,非礼之义是假义,无义之情是虚情;无诚之礼非真礼,不公之义非真义,物欲之情非真情。不明礼义情内涵本质,则难辨虚情假意。

无礼不成义,无义不生情,无情不幸福。礼义为因,真情为果。人无礼义,真情不生。故,亲情、爱情、友情若有缺失,定然缘于礼义有所缺失,则人生幸福必然缺失;亲情、友情、爱情之弥合与圆满,若不行礼义,当别无它法;家国情、天下情、万物情若次第生起,定然是大礼、大义次第起行,则人生幸福亦必次第升华。故,行大义、献大礼,则生大情怀,得大幸福。

礼,体现一个人的文明风范;义,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骨气。故,礼修高雅风范,义养浩然正气。礼者成人之美,义者不成人之恶。礼兴敬让,义昌奉献。礼义兼俱者,即真道德者矣,其精神气概必然不凡。

不学礼,难明理;不尚义,难正气。故,礼义乃做人之根本。礼义不守,廉耻难保;礼义错乱,是非混乱;往来乱礼,关系不正;不行正义,虚情假意;不行献礼,薄情寡义;礼数不周,总遇碰壁;多行不义,必遭自毙。

礼定文明举止,义定公道原则,皆可行文规范,方便效学传播,进而化礼成俗、化义成风,最终就会形成一个民族的风骨、风范、风俗和一个国家的气概、气象、气度。

若言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幸福提升,则幸福提升的源泉主要是“道德”!

若言一切文化教育之核心关键是“道德”,则一切“道德”之主要呈现是“礼义”!

故,礼义既是道德宣教之抓手,也是道德践行之考证;既是修身齐家之纲常,也是治国安天下之良策,不可不察矣,不可不兴矣!

人无礼义不立,家无礼义不兴,国无礼义不昌,天下无礼义不安!——此盖为“世界礼义观”!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礼义情表达与呈现各有特色差异,但其礼义情之内涵本质和哲学关系别无不同。故能“礼贯古今、礼和天下、礼运大同”,亦能“义通四海、义连世界、义感天地”,从而就能“情满人间、情系万物、情动天下”!

罗禄君 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