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杀虫剂近亲 | 神经毒武器-沙林 【世界医药里程碑58】

 风湿中心 2023-05-15 发布于上海

沙林,一种自然界没有、被人为造出的毒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杀虫剂研究。1938年,德国科学家在研究有机磷杀虫剂的时候,偶然合成出了沙林。

我们的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作为一种重要神经递质,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在组织中被胆碱酯酶破坏。

而沙林这类有机磷毒物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使乙酰胆碱积聚,持续作用于受体,肌肉只能收缩,无法扩张,造成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收缩、剧烈抽搐等,有人用“一袋蠕动的虫子”形容这种感觉。

只要大头针头部大小的一滴,仅1-10分钟内,中毒者就会因呼吸麻痹导致的窒息而死去。即使幸存,有些人也会遭受永久的神经损伤。

沙林在室温下无色无味,遇热迅速挥发,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利用这种难以被察觉的特性,1995年,日本极端宗教组织在东京地铁投放沙林,造成六千多人遭遇不幸。

沙林有解药,即阿托品和解磷定,要在接触毒气10分钟内服用。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1DZ2312300


视频制作欣派索信息科(上海)有限公司

欣派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