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谁”的问题是人生哲学的出发点

 Richard_X 2023-05-15 发布于江苏

“我是谁”的问题是人生哲学的出发点

《射雕英雄传》中的欧阳锋,在华山论剑中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人,但同时也成了一个迷失了自我的疯子;他打败了所有的人,却打不败自己的影子,或者说被自己的魔性追逐得落荒而逃,从此成为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白痴,回到了他自己刚来人世、尚无自我意识的婴儿阶段。

无独有偶,在电影《东邪西毒》中扮演欧阳锋的香港明星张国荣,在赚取了亿万巨金后,在赢得了无数影迷和歌迷的爱戴,达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后,却从高峰上一跃而下,摔得粉身碎骨,令人惨不忍睹。也许张国荣与欧阳锋略有不同:欧阳锋不知道自己就是欧阳锋,而张国荣则对继续做张国荣厌倦了、绝望了。但两人功成而身败,未能解决“我是谁”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则是一样的。

欧阳锋与张国荣的经历,只不过是以极端的形式凸现了 “我是谁”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和普遍问题而已,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网上有段子说,每一个看门老头都是一名哲学家,他拦住每一个进来的人问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然,这三个问题都是肤浅的并且立刻可以得到经验核实的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谈不上是什么哲学问题,与人生哲学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只有表面的相似性,不可相提并论,后者追问的是,在浩瀚宇宙中、在茫茫人海中,“我”的特征、来源、地位、前途和命运,“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我是谁?”是首要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和拓展。

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在进入暮年、离开人世之前满有把握地拍着胸脯说“我知道我是谁”?倒是有些人年龄越大辈分越高,便越没有自知之明,越倚老卖老,任气使性,成为让人哭笑不得的“老糊涂”或“老小孩”,不成为或被人称为“老混蛋”就算是走运的了。最为可叹的是,越是那些经过长时间奋斗、追求而成为胜者、赢家、成功人士、“人上人”的人,倒越是成为为物所惑、 为权所困、为名所累的人,倒比普通人更多地发生心理危机和人生意义的认知危机,更多地陷入无聊、忧郁、绝望以至疯狂之中。

那么,“我是谁”是不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呢?对此我既不能作出肯定的也不能作出否定的问答,而只能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我把这个问题与“世界是什么”、“人(类)是什么”一起称为三大基本的、亘古常新的哲学问题——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古希腊神话中的司芬克斯怪兽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则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无独有偶,中国先秦哲人也先后提出了这三个问题:老子把道当做世界的本源,孔子转而关注人类或人伦社会,而杨朱则把目光从世界和人类转向个体自我。

“世界是什么”是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是“世界从哪里来”、“世界向哪里去”;“人(类)是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是“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向哪里去”;“我是谁”使人生观的基本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是“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

我这里试着来探索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或方法。

可以把“我是谁”即“我是什么人”这个大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

——我实际上是什么人?

——我应该成为什么人?

——我能够成为什么人?

这三个子问题是一体三位、相对有别的:当我问答“我是什么人”时,我总是以“我现在实际是什么人”为立足点、岀发点和 础,以“我应该成为什么人”为目标、方向、理想和归宿,而以“我能够成为什么人”,为中介、过渡、条件、方法和手段。一个人问答 “我是谁”这个问题时,总是身处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因此他必须暂时截断生命之流或柏格森所说的“生命之绵延”,而从当时当地岀发,,否则他便根本不能进行思考。比如我今年60岁了,当我做这个节目, 我当然必须以我60岁时所处的状况或所达到的境界为基点来思考和回答问题,首先描述我现在实际上是一个什么人,然后从此出发展望我应该和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而,这三个子问题又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我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创造、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这样一来,在连绵不断的生命过程中,“我是谁”从结构上表现为前述三个层次,在时间上则表现为以下三个阶段:

——我过去实际上是什么人?

——我现在实际上是什么人?

——我将来应该和能够成为什么人?

比如,我40岁时实际上所是的人包含着我在10岁、20岁、30岁时的梦想、希望以及整个30年来的努力和奋斗,现在的我是过去的我的结晶;同样,当我50岁、60岁、70岁成为某种实际上所是的人时, 也必定包含着我40岁时对我应该并能够成为什么人的梦想和展望以及今后的努力和奋斗。

从以上认识自我的路径和方法出发,我们能够得出如下否定性的结论:无论我们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得出什么关于“我是谁”的肯定性答案,都不可能是终极的答案,因为这种终极答案是根本不存在的。

说到认识自我,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比认识世界和社会更容易,难道还有比我对我自己更熟悉的认识对象吗?我天天跟自己无间断零、距离地在一起,谁比我自己更认识我呢?然而似乎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就发生了,很多人的确就不怎么了解和认识自己,这正应了苏轼的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尼采、弗洛伊德等人就指出,我们内在的、出于晦暗不明状态的本我、本能、欲望、潜意识,对我们的意识、理性、思维活动的影响和支配作用,并不是我们自己清楚地认识到了的;别人可能更了解我们自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人的一生也无非就是一个至死也不会终结的自问自答的过程而已。我们唯一可以指望的是,不同的人所做的不同的答案,虽无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毕竟有一定的高下之别。辨别高下的标准有主客观两种。主观的标准是:导致较少身心疾病即痛苦和较多身心健康即幸福的人生 观,相对其他人生观是更为正确的;客观的标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某种人生观生活而导致的社会总福利(包括富裕、和平、自由、 平等、正义等等)大于按照另外一种人生观生活而导致的社会总福利,那么前者是相对正确的,而后者是相对错误的。其中,客观标准来自于主观标准,很多主观标准之间的共同点就形成了客观标准,而客观标准一旦形成,在一定期限内对于某一种主观标准具有优先性,某一个人的主观标准应该受到公认的客观标准的制约和校正。当然,客观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有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个人,率先推出新的价值尺度或主观标准,经过艰苦卓绝的坚持和推广,导致新的客观标准的产生。

不管多么困难,也不能回避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这一人生的首要任务,因为自我意识是自我选择、自我奋斗、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等等一系列现实过程的开端,自我观是全部人生观、人生哲学的基石。进一步说,回答“我是谁”是回答“世界是什么”、“人(类)是什么” 这两个更大问题的起点,人生观是历史观、宇宙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全部哲学大厦的基础。

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不仅将失去自己,而且将失去整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