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荣军:登 九 台 山

 zsw77792 2023-05-15 发布于陕西

“五一”黄金周,来石泉旅游的人人山人海,本就不太宽阔的县城快挤爆了,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都是来体验山青水秀的石泉大美风光。

二号这天,朋友相邀去九台山,山上道观已修复数十年了,在安康境内也小有名气,一直没机会去逛过,朋友约就爽快地应许。九台山座落在云雾山镇云阳村陈家大院子后面的山顶上,因道观座落的山头被周围这九座山峰包围着称为九台山。

Image

车子由云阳村委会旁边的公路顺沟沿坡而上,快到坡顶时,路边立了九台山的标识牌,驶离水泥路后通往九台山是条约四五米宽的土路。最近刚下过一场大雨,汇流的雨水将路面冲洗的很烂,大小石块全部祼露,试着将车往上开,走了不到一百米,打滑爬不动。垫稳车徒步向山顶走,乱石头布满了路面,时不时地还要注意脚下。

这段土路距观台有一千肆百多米,七湾八拐的,途中遇到两三波人往下来,听口音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相互点头打招呼更加努力向上,到一个山坳口,有一座约四、五平方米用石头砌成的土地庙,再向前些,快到山顶上有一大一小两个水池,池子里装有半塘水,水有点浑浊,又称放生池,过了小水池,池内有莲花红莲藕,叶子刚长起来还没开花,听说这种开红花的红莲藕只能在有灵气的地方才能生长,给人一种祥瑞之感。

迈上一个大土台,向左手拐缓缓向上的山坡上呈现古砖灰色的建筑物,不算雄伟高大,正大门上写有“九台山”三个大字。

顾不得休息,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迫不及待地沿阶而上。大门前土路有一段铺有石块,路很宽,两边有数颗并排的塔柏树,树下周边杂草修剪的干净整齐。

Image

路的右侧有座佛塔,呈葫芦型,下面有个圆洞,是烧纸用的,中间部分嵌有几块石碑,书写着一些历史简介。再向前有两层石头砌成的台子,在台子上悬挂着一口铜质的大钟,用木棒冲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步入大门台阶,大门框四周用青石条打造,上楣石条刻花雕景,这在建筑上是不多见的,山门上一副对联更是气势不凡,左书:福山紫气东来三万里;右写:九台圣迹风云千古流。

Image

门外摆放着石鼓、石凳、石条、石灯、石盆,特别是山门口那条拦门石,高约三十来公分,宽有十多公分,厚重古老,上口沿已被游人来回踩踏的光滑圆润,门口两边一左一右摆着两个石鼓,石鼓下面安放着长方形的底座,石鼓和石座上雕有精美的图案、花纹,虽年代久远但清晰可见,雕刻刀工功精湛,线纹行云流水十分运畅。

Image

大门两侧墙上绘画着两幅太极图,山墙两头挡墙边立有八块碑文。有隋、唐、明、清朝的,读碑文得知,此观建于隋代,和鬼谷岭上的庙宇遥相呼应,且还早于鬼谷岭大庙建修,且在同一个山脉上,千百年来进香人到鬼谷岭朝拜这里是过路歇脚之处。历史的变迁,佛、道教两派相互打压,道观几经兴衰,唐晚期时道观规模达到三进六侧天井院落布局,光房屋有七十多间,道士有二十多人,以习武做法场为主。

Image
Image

清兵入关后,为防止反清复明,凡是练武的观、庙皆限令拆除,遣散道人,道观一度受到严重的损坏。清朝统治二百多年间一直未有起色,直到晚清时期,清政府内忧外患,无暇顾及。

才得以稍有恢复。周边一些大财主、信士陆续捐钱物,招回外方道士才维持了九台山百年的香火,总体来看香火还是旺盛。二〇〇四年信士周国瑞捐资重建到现在的规模,道观背靠山坡地势而建,座南朝北,是个两进院,中间有个小天井,迈入大门供奉的是王禅祖师鬼谷子。

鬼谷子又称王禅祖师,公元398年出生于石泉云雾山香炉沟。记载中讲到,其母吃了谷子怀胎十月从腋下所生。鬼谷子学识渊博,精通奇门遁甲,善观阴阳五行,求签问医,总是耐心解答,求医解难无不应准造福一方百姓,深受大家爱戴。

鬼谷子在云雾山隐居,时而到九台山居足,在这里讲道。据说小天池就是方便鬼谷子洗笔墨而建,鬼谷子是本土人,又是道学大家,对一方百姓影响至远,所以先供奉鬼谷子。作为石泉当下打造鬼谷岭景区,宣传鬼谷子文化,打响旅游品牌,在这里可觅寻到鬼谷子的踪迹,也应当有所重视。在大城市呆了的人可能最向往的还是那青山绿水、有典故、有历史的地方便是最吸引人的去处。

座像的两边各有一条通道通向后院天井,天井用青石板铺成,大殿名称为真武宫,天井内有一个古老的用石头打造的香炉,香炉由脚和盆组成,它是三条脚,脚上雕着虎爪豹头,古朴老诚,主持说这是隋代建观时的产品,也算得上是一件文物级的物件。

真武宫墙体为红色,做工精美,步入大殿,正中端座着真武大帝,他面祥目慈,身上披红戴绿,两边童子持宝剑端茶杯,憨笑可亲,屋内幡旗横挂,两侧陪伴的有药王、神农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地藏王唐僧等。刚来的人上过香、烛,余烟飘渺,让人感到道教胜地的庄严和肃敬。

整个道观建筑呈前后左右排列,大殿两旁有耳房,供奉着财神、观音,还有不少人送来的锦旗,都是些感谢的题语,后院的两侧有厢房,供主持休息、做饭。生活之物自己耕种一些外,另就是香客供送的。道观建在山梁之上,这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站在山门台阶上远望四周空旷开阔,此山由周围九个山峰衬卫着,正对面来山修长平缓,与阴与阳道观所在绝对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

Image

正要走时又上来几人,本县的都认识,他们进庙观内奉香,我们又去旁边的龙王井、天池。龙王井水量充足,清澈甘甜,冬暖夏凉,下面数亩良田,但旁有民房数间,守卫者龙王井,田和房屋已荒废,但有人刚打理过。天池位于道观的左边约三百米处,四周是参天的古树,池子有一亩多,与左溪黎兴天池、云雾山天池并称为石泉高山三大天池。

Image

主持介绍说,此池常年不干涸,天晴下雨水不涨不沉,堪称奇绝。游遍九台山顶,全是厚厚的肥土,面积足有百来亩。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先辈们选中这里建造,一定有高人指点,凡间人士难悟其中之奥妙。元太祖六年七月,武当派邱处机率全真七子赴华山论剑(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江湖七剑客,其七星剑阵十余年独步中华武林)闻名到此。由此可见,九台山在历史的足迹中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传播道教文化,恩泽一方水土。

上山急,下山慢,上山时只顾走路,没留意山上的美景,往回走时但见山上古木参天,茂密的森林中生长着淫羊藿、五味子、漆树、檀香木等很多低山看不到的花草树木。五味子、马桑泡结的十分繁密,连贯九台山和鬼谷岭的山梁,像一条扁担挑着两座山峰,路修在山顶上,山顶也仅公路宽,这一段路还算平坦,居高临下,回望秋树坝和云阳村,一幢幢农家小楼尽收眼底,远山近沟炊烟缭绕,莲花寺在不远处,一片片农田庄稼还没盖严泥土,青山绿水,好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让人目不暇及,赞叹不已。

同行中本村蒋厚明、娘舅住在九台山下的陈家大院,相邀吃饭,正好云阳村书记陈为保在修正家谱,同族姐妹回来过节,座了满满两桌,席间长幼排座有序,尊长敬老,足以可见证陈氏家族家风纯朴,家教有方;满桌色香味美的饭菜,又可见陈家妇女勤劳和能干。五一节虽未远行,但九台山上不殊此行。

希望能借全域游机遇贯通道路,上九台山观光更便捷,石泉后柳方向游览仅在于山水、但九台山不仅风光秀丽且有历史渊源,但愿它能为我县的文化游奉献鬼谷文化九台名片。

最后用一首诗赞叹九台山:

春光尚未远,九台寻仙迹。

天池绝美景,宝地纳众生。

Image

作者简介:

杨荣军,石泉县城关镇太平村书记,县人大代表


Image


来源:石上清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