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王献之的书艺

 三个小布丁 2023-05-15 发布于河南
王献之一生耽好书艺,写下的字幅书迹一定很多很多,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历经一千多年的战乱,时聚时散,历久日少,实际数量已不可知晓。

历代存世作品数量记录

东晋至南朝梁时期,王氏父子书作的数量难分轩轾,梁武帝提出“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迨,读dài,及;到)之后,崇尚王献之书法的风气骤然衰歇(这样看,定下王献之不如王羲之的调子的,是梁武帝,并非唐太宗李世民)。
到了唐代,唐太宗更是极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唐初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到了唐朝后期,以《法书要录》所录《大令书语》长长短短才十八条为例,可见王献之书迹之少。

(写方丈大字的王献之)
到了宋代初年,世间所存王献之书迹,按《淳化阁帖》所收的数量计,凡七十三帖,除去伪迹与重出,传世的王献之书迹墨本,不过四十余帖。到了北宋末年,宣和内府所藏王献之书帖墨本,真伪相杂,凡八十九件。至“靖康之乱”,损失殆尽。
今日所见王献之墨迹,不过六七篇。有的还只见印件而原迹下落不明。
我们现在学习和评论王献之书法,可以凭借者,是少数并非真笔的墨本,以及经过历代学者考订书法及帖文之后信为其真笔的法帖刻本,总计不过五十余帖。

著名作品

我们来讨论王献之的著名作品。
宋代米芾曾亲见王献之的墨迹,又加心慕手追,领会了王献之书艺三昧,他推崇王献之的名作《十二月帖》,把它称为“天下子敬第一帖”;而王献之的《洛神赋》虽然首尾已残,仅存“十三行”,又是传刻本,但这篇作品的俗名甚大,有口皆碑,俨然成为王献之的名作和代表作。
北宋以后,认在王献之名下的墨迹,因为少得如凤毛麟角,人们就一概宽容地视为名作了。
传刻的法帖中,保存了不少王献之的书迹,虽然徒具形态,不如墨迹生动感人,其中一定包含当年被人们认定的名作佳迹。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考订哪些是当年的名作精品,但是,凡能显示王献之典型风格者,也可以当作名品赏鉴。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王献之作品,都是“替身”,真迹是永劫不存了。因此,下面说的这些王献之著名作品,只是因袭旧说的摘要。
1、《洛神赋》(俗称《十三行》)
王献之的《洛神赋》有两种,一种是楷书,一种是草书,一般认为楷书本是出自王献之之手。
自晋而唐而宋、元,悠悠九百余年,王献之的小楷《洛神赋》墨迹一直流传于书苑,唐朝时因书家的临仿,“人间合有数本”,宋朝依然,元朝时,世间至少有晋本和唐摹本两种,明朝似乎“惟存唐摹”,此后,唐摹本也杳无音讯了。

(《洛神赋》十三行局部)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洛神赋》一例是刻本。宋朝已有《洛神赋》刻本,最著名的宋刻本有两种:一种是“玉版十三行”;一种是“越州石氏本”。都是自“嬉”字始,至“飞”字止,行款一致的都是“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的祖本是赵孟頫所见的“晋时麻笺”本。些版发现后,几经流传,康熙末年贡入内府,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遭兵火之灾,此刻又流入民间。此版原石纵二十九厘米,横二十六厘米,乃水苍石。1962年一青年求售于沪上,为上海博物馆所得。1983年转藏首都博物馆。

(玉版十三行原刻照)
“越州石氏本”的祖本,是末有柳公权题记的唐人硬黄临本(一称柳临本),赵孟頫曾亲见此本,南宋时,石邦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将此本刻入《博古堂帖》,故称“越州石氏本”。此刻本字画完好不泐,并刻有柳公权题记。
赵孟頫亲见两本墨迹,他推崇晋麻笺本的“字画神逸,墨彩飞动”,称唐人临本是“笔画觉著,大乏韵胜。”
王献之写小楷,结字有疏有密,姿态亦正亦斜,字形忽大忽小,如“天然不齐”,各尽字之真态。与王羲之小楷比较,王献之能够从遒整的楷式中跃出散逸自然的风姿,这是他的特点。
2、《廿九日帖》
此帖现存唐人摹本,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六帖。
《廿九日帖》的刻本甚多,人称明华夏(中甫)辑刻的《真赏斋帖》本为最佳,忠实于墨迹,残损处一一摹出。而且“模技精良,出《淳化》上”,“为有明第一佳刻”。

(王献之《廿九日帖》)
(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
此帖行楷体,用笔洗练沉稳,字画格外丰满,撇捺存翻挑之态,笔势外耀。结字欹侧又遒整,很有体积感。由于横向的笔画较为开张,为遒整的字态增添了几分秀俊潇洒的风姿
传世的王献之书迹中,《廿九日帖》有些与众不同。比如帖首的“廿九”二字,卧笔铺毫写出,似用侧笔在“刷”,笔画厚阔又锋芒毕露。结字不仅欹侧且呈横张之势,这种结构态势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的笔体如出一辙,只是少了几许骨力而已。或许此帖保留了王献之师承父书的痕迹。
3、《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很特别,它写有绢上。现在我们看到的《鸭头丸帖》,是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藏于上海博物馆
《鸭头丸帖》在北宋刻入《淳化阁帖》之后,才渐为世人所知。而其受到推崇和重视,始于南宋。宋高宗赞其“大令摛(chī,舒展;散布;铺陈)华,夐(xiòng,远)绝千古。遗踪展玩,龙蟠凤翥。藏诸巾袭,冠耀书府。”
《鸭头丸帖》,行草书,用笔明快灵动,笔势连贯流畅。因为书写速度较快,又是写于绢上,笔墨在绢上留下飞白,“丝毫根根可数”。这样生动的笔墨风采,在刻本里荡然不存。

(王献之《鸭头丸帖》)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此帖的笔画,婉曲而奔张,呈现出寓柔为刚的力感;结字欹侧遒紧,具有巉崖错落那样的险势,用同是小王行书墨迹的米临本《地黄汤帖》《鹅群帖》来作比较,就显出米临本的“缓异”了。此帖的整体风格,既“雄秀惊人”,又飘逸洒脱,却“得天然妙趣。”
4、《舍内帖》
《舍内帖》是临写本,黄麻纸,有叠痕。北宋初年首刻于《淳化阁帖》卷十,行字有改易,而且刻本的笔画肥于墨本。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卷十六有著录。今已不知下落,只能由墨本影件睹其形迹,追怀风采。

(王献之《舍内帖》)
(释文:白:承舍内分连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献之白。
与《鸭头丸帖》的遒劲、奇险相比,《舍内帖》是另一种笔调:古调而清健。
行书的笔势,只在字内的笔画间连贯流动,不溢张到字外。字间的距离,与行距相当,显得散朗。笔画直劲,一些长捺写成了平直状,既不像《廿九日帖》那样粗厚欹斜,也不像《鸭头丸帖》那样曲张。这样的笔姿,好像只用了三分笔,使笔画少了血肉的丰赡。又字形方,不作紧结状。就笔体而言,应属疏瘦一路。
5、《授衣帖》
《授衣帖》的墨迹本,宋朝尚存于世,不过,那个墨迹本也仅是梁代摹本,南宋以后,此帖的墨本就不见于著录了,现在所见,是首刻于《淳化阁帖》内的刻本。

(王献之《授衣帖》)
(释文:献之死罪,授衣诸感悲情,伏惟衰慕,兼慟痛毒难居,见徐伤并使君书,承比极胜,但承此凶问,当復大顿耳,比日夏驰,无復意不审尊体,云何脚及耳痛,气得此衰号,何如先大恶时,炙创特不堪此,不乃为患眠,食几许使君今地实难,为识然所以为识政在此耳。)
《授衣帖》是用行草书写出的,所谓的“行草书”,即并非单字的体式兼行带草,往往是忽而行书忽而草书。由帖中的连笔草书与独体行书的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献之的书法张力。由形质上看,连笔草书简约,独体行书繁复,一简一繁,各尽其态;由形势察,连笔草书“肆纵”,独体行书“退敛”,转换生发。
其笔势所透溢出的速度感,也可以察“形”而知:连笔草书运笔疾利,独体草书次之,独体行书因“笔周”而“缓速”,但此帖笔势的基调是“闳放”。
此帖的字法,有些字接近大王,但无大王的紧敛收束之态,是一副“风行雨散”的模样。人们批评王献之书法“无蕴藉态度”,“结体稍疏”,或者称赞他“逸气盖世”,“超逸优游”,正是王献之行草书法的得失的两面(也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有的人全心推崇王献之,有的人却极力贬抑王献之)。
6、《十二月帖》
《十二月帖》的墨迹本,在北宋时尚存于世,曾为米芾收藏。我们现在见到的《十二月帖》,是南宋曹之格辑刻的《宝晋斋法帖》拓本。

(王献之《十二月帖》)
《十二月帖》的书法体态,初下笔作真行,笔画厚而短,第四字“割”为过渡,以下便是“流便于行,草又处其中间”的行草书。此帖行草书与他帖不同,是用“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血脉不断”的草书笔势写行书。字形的大小间错,结体的疏密变异,“有类云雾聚散,触遇成形”。整篇笔势,由徐行而疾利痛快,笔势恍若烟收雾合,更似电激星流。帖末“庆等大军”四字,笔势的奔放将字形展大,气势格外豪壮。
王献之的行草书迹,多是“超逸优游”“从意适度”的情调,惟有《十二月帖》“极草纵之致”,又直折曲旋,最为风流。引得“眼空百世,不妄许可”的米芾折腰赞叹,他在《书史》(学书法史,这本书是必须读物,一定要读)中说:“此帖运笔如火箸(就是火筷子,用于夹取炉火中燃料或通火用的工具,以铁制成,形似筷子)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
在这一段,作者顺带提到了《中秋帖》。
传为王献之所书的《中秋帖》被乾隆皇帝收藏之后,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和王珣《伯远帖》并称“三希”之宝,由此,《中秋帖》声名飞溢,但实则《中秋帖》并非王献之真迹,甚至连摹本也不是,而是米芾当年“宝晋斋”中《十二月帖》的变种,即米芾节临《十二月帖》的书迹,他略去了第一行的“十二月割至不”,第二行“未复”,第三行“恸理”凡十字,却合成了别成面目的书法名作。如图:

(传为王献之所书的《中秋帖》)
显然,《中秋帖》通篇笔画丰满肥腴,而且连绵如带,了无飞白。米芾临写,很在意一笔书的飞移畅快之势,却不能兼得“火箸画灰”的精劲。他用笔习惯于翻挑,写不出王献之行草书俊逸的风度。
7、《诸舍帖》与《先夜帖》
此二帖通篇作草体,王献之的传世之作,这样的草书帖很少,王献之写草书,笔势连绵,草势的盘旋,笔画的纠结,奔张于字中,或者外溢为字群,既不是绝笔收势的独体今草,也不是勾锁连环的一笔草。

(王献之《诸舍帖》)
(释文:诸舍复何如?吾家多患忧,面以问慰情,不知可耳。)

(王献之《先夜帖》)
(释文:得书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之。)
《诸舍帖》类于王羲之的《诸贤帖》,而《先夜帖》近似王羲之《初月帖》。总之,草书方面,王献之有乃父之风而乏建树。
《诸舍帖》“笔迹流怿”,用笔直露,侧笔少,转笔多,笔体无“蕴藉态度”,正所谓“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先夜帖》笔势惊急争折,草法简略而构形紧凑;前三行行气沉郁茂密,颇类父风,而后二行隐隐有自家的宏逸之态。
王献之能章草,但不存于世,《淳化阁帖》卷十收刻有章草书《江东帖》(又称《孙权帖》),虽然系在王献之名下,实是伪迹。不足为凭。
下一篇,我们读王献之的艺术成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