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韬奇 | ​射箭与沥油(随笔)

 金鸽子文艺 2023-05-16 发布于安徽

射箭与沥油

文  /  殷韬奇

(江苏苏北)

2023.05.16

很早,大概是在小学时候吧,看过一本叫做《中国古代寓言》的书。其中讲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位将军擅长射箭,平时总喜欢在闹市的广场摆上箭跺,当众射上几箭,虽然有哗众取宠的意思,但剑法也确实精准,所以每每都能博得阵阵喝彩和掌声。这一天,这位将军又来到了广场,让手下士兵摆上箭跺,之后将军连发多箭,箭箭种的。刹那间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叫好声。
将军随即却忽然发现,在场有一位老头却好像没有多大反应,他的身旁放的是一担油篓,也就是说,老头可能就是一个卖油的。将军见状,很不高兴。跑过去问道:喂,老头,我这个箭射的不好吗?老头没有表情的点点头,将军很奇怪,那我射的好,这么多人都鼓掌喝彩,你为什么没反应啊?问了两遍,老头才不紧不慢的开了口:这有什么了不起啊,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将军很生气,仅仅是手法熟练?啥意思?老头爱答不答地回道,你会沥油吗?转身拿起一枚铜钱放在油篓口上,又转身拿起油勺舀了满满一勺油,然后高高的举起往下倾倒,但见油线顺着铜钱孔注入油篓,准确无误,没有一点泼洒在油篓的外面。老头说看到了吧?这就是手法熟练。你射箭射的准,和我沥油沥的准,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将军听了以后似乎有所明白,笑了笑,让老头走了。
这个故事一直到长大后对我的印象都很深也觉得蛮有趣的。直到有一天看了宋代欧阳修的《归田录》,里面讲述了陈姓朝廷官员与一位卖油翁在射箭场的交集,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还真是有出处的一件事情。《归田录》里的这一篇,全文一百多字,今天已入选了国家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老师经常要求学生背诵的一篇课文。文章的字数虽然不多,但却十分地富有故事性和可读性,蕴意也十分地深远。
寓言里讲的射箭将军和卖油老头职业不同,身份不同,且各有长技。孰高孰下,孰长孰短,单看表象是不可比的,但实质却是可比的。韩愈在《师说》里说过,术业有专攻。说的意思就是学术各有研究方向,各有专长。《晚清文学丛抄里》也说过,隔行如隔山。意思说只要不是操弄本行,就如同隔座山一样的遥远。比做互不了解,互相就不能够掌握其中的技能。而更早是在战国时期,大学者屈原对此就有过道理的叙述,叫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尺比寸长,但和比尺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和比寸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了。比喻事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由此看来,比与不比,可不可比,如何作比,实际上就很有讲究了,不能一概而论。
(网络配图)
“射箭与沥油”,这个寓言故事是今人把《归田录》古文版寓言译写成现代版的寓言。不仅保留了原作的汁味,且更加通俗易懂。它以此喻彼,以浅喻厚,以古喻今,喻深理于浅简的故事之中。把本来毫不相干的射箭与沥油连贯起来,看起来有点生拉硬拽,却又能不违情境,合理成章。今人读来,不仅有会心一笑,更有可品酌的深长意味…

——  精彩回读 —— 
殷韬奇 | 海南往事(纪实散文)
殷韬奇 | 车位之慨(随笔)
殷韬奇 | 邂逅塘西河畔(自传体散文)
殷韬奇 | 初识《金鸽子文艺》(读者之声)
殷韬奇 | 夜过琼州海峡(散文)
殷韬奇 | 把生活坚持成喜剧(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