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花影(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情绪和水源、新鲜空气、矿产一样是有限资源,不节制地挥洒只会让你心力交瘁,身心枯萎。一位36岁的清华硕士为缓解抑郁,隐去高学历的身份应聘到某个景区做起了临时环卫工。被问起原因,他解释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导致情绪被严重损耗。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还患上了咽炎和抑郁症,严重时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而到了景区后,他每天扫扫地,空闲时间踢踢球,心情好了不少,病情更得到了缓解。他相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精神抖擞地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说的是,情绪就像一汪池水,充盈时润泽万物,生机勃勃,让人做任何事都得心应手。可一旦情绪被消耗过度,就如池水遭遇枯竭,一片萧疏。而人则会萎靡不振,精力丧失,陷入无力、崩溃的怪圈,难以自拔。 情绪资源枯竭,正在拖垮你 升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位置,一番狂喜之后只想沉沉睡去。《组织行为学》中讲,情绪不是一种纯个人的、无关紧要的感受,而是一种与外界互动频繁、同时价值极高的资源。 有一段时间,朋友小孙为完成一个重要提案,强迫自己连续加班多日。可一门心思要好好表现的他,却发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白天,他感到胸闷心慌,呼吸不畅,肌肉还会时不时地抽动。晚上回到家,他因为扔垃圾的小事情和女友竖眉瞪眼拍桌子、大吵起来。女朋友气得摔门而走,剩他一人在家双手叉腰大口呼吸,好久才把气顺回来。眼看汇报的日子越来越近,小孙无暇顾及自己愈发糟糕的情绪,只好继续投入工作中。汇报当天,小孙紧张得直吞口水,掌心冒汗,在临时得知CEO也要参会时,他更是感觉一股血涌上头,站都站不稳。小孙哆哆嗦嗦地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打开修改了无数次的ppt,战战兢兢地讲了起来。可是,小孙才说了几句,就被CEO打断,要求直接看数据和结论。小孙愣在原地,几秒后才反应过来,赶紧手忙脚乱地翻页。此时的他,脑子已经一片空白,只好讲了一通没逻辑没重点的话。他虚弱地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扶额,回想自己的表现和CEO直皱眉的神情。心灵成长导师张德芬曾说:“情绪资源枯竭,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降低了工作效率。”现如今很大一部分人,闷着头忙于工作和生活,却忘了关照自己的情绪。以至于时间一长,总觉得干什么都兴致缺缺,力不从心:情绪资源是承载人生之船的滔滔江水,是扬起人生之帆的强劲风。当它难以为继时,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追求也会随之消失。 聪明人,都懂得节约情绪资源说的是非洲大草原上每年都会有野马因为吸血蝙蝠死亡,可奇怪的是,这种吸血蝙蝠所吸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原来,野马每次被蝙蝠吸血时就会暴怒,妄图通过狂奔来甩掉它们。其实,打败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情绪。真正聪明的人,喜不多言悲不多语怒不多气,时刻节约情绪资源。一天店里来了几个醉醺醺的男人,点了粥,吃到一半把她叫了过去,大声斥骂说碗里有头发,不干净。这粥从淘米到上桌只经过她和厨师两个人,她是黄色长发,厨师没有头发,碗里的黑色短发明显是他们自己放进去的。姐姐觉得愤怒又委屈,但当时的她,选择咽下这些情绪。因为她知道,此时的放任只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于是,她忍住眼泪百般道歉,不仅自掏腰包免单还答应另外上粥作为补偿,那些男人才偃旗息鼓。晚上下班后,她没有让工作中的情绪淹没自己,只哭过一小会儿,就继续按照原计划学习。大概半年后,她就如愿以偿通过了自考升本,还应聘上了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前台,不久后又升为了领班。现在的她在喜欢的城市买了房定居,拥有了温暖的家庭,还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把理想的日子变成了现实。正如亦舒所说:“情绪这种东西,非得严加控制不可,一味纵容地自悲自怜,便越来越消沉。”一味沉浸在坏情绪里,情绪资源损耗太过,人就会蔫头耷脑,心不在焉,难以答复生活的考题。放下鸡毛蒜皮的纠结,停止细枝末节的费心,才能在浮沉起落的世事中维持住内心的秩序。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情绪资源 如今的人生常态,是上有老下有小,前有KPI后有房贷车贷,情绪资源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消耗了。情绪资源匮乏的人,还没冲锋便想打道回府;而充裕的人,时刻摩拳擦掌准备着跟生活过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育辉说:“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有限的资源,用光了需要主动补充。”电视剧《爱情而已》里,梁友安为上司背锅引咎辞职,离开的时候,还被误解的上司斥责。委屈失意的她从早到晚窝在家里,白天睡到日上三竿,饿了就吃零食点外卖,晚上报复性熬夜追剧,还喝得酩酊大醉。机缘巧合下,朋友带她一起跑步。第一次跑完,虽然大汗淋漓,但她说好像是第一次感受到肺里充满新鲜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