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进入秩序敏感期了

 望月舒文 2023-05-16 发布于广西

IMG_256


一、宝宝把门反锁了

就在宝宝还有一周就满三周岁的那一天,因为宝宝不小心尿了裤子,我准备给她换洗,却遭到直接拒绝,并突然闹着嚷着挣脱走进小房间关上了房门,还用手推阻我进入。没奈何,我只好任由她进屋,以为过一会就好了。宝妈和姥姥都在一旁各自忙碌,并没加理会,以为孩子进小屋玩耍或者睡觉去了。

过了半个小时,宝宝在小屋子里没有动静,我们还都以为她睡了,推房门,却发现门被反锁。这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不到三岁的宝宝会反锁房门。一时找不到钥匙,房门打不开,可急坏了我们——万一宝宝有个意外可怎么好!

我从客厅的阳台上终于可以看见宝宝的小屋子的半个空间,但是怎么也看不见宝宝的身影,或许在床的里边睡觉?

敲门、呼唤、垫板努力开门……都无济于事。

家人像热锅里的蚂蚁,安静的屋里人声嘈杂沸腾一片。

怀着试一试的想法,我继续站在阳台上观察,终于发现了宝宝的身影。她在地上翻弄东西呢。

宝妈耐心地呼唤:“宝宝,你在睡觉吗?宝宝开门!”

门终于开了,宝宝扑进妈妈的怀里大哭。

一场虚惊终于让我们长须一口短气。这是宝宝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宣誓自己的独立人格,莫非就是专家们所说的秩序敏感期到了?

二、秩序敏感期并不可怕

进入2岁以后,宝宝对事物的秩序有了强烈的需求,要求所有物体和生活习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点儿都不能变,这预示着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来临了。秩序敏感期的宝宝,不是故意搞破坏,而是逐渐萌发了自我意识,逐渐去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

让成人摸不着头脑的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1.当秩序得到满足时,孩子能感受到真正的平静和快乐。

2.良好的符合预期的秩序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环境,而一个能良好适应的环境又能帮助孩子独立自理,建立自信。

3.事物的秩序和规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最初的逻辑感,提升认知。

4.秩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长大后成为遵守秩序,创造秩序的合格社会人。

秩序的破坏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带来思维,感觉,情绪和心理的混乱,从而使心智和性格发展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当秩序敏感期到来,我们一定要保护,理解,尊重,协助我们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育儿之痛的根本在于家长不懂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孩子非常正常的成长过程,却往往被父母当成了严重的问题。学会放下焦虑,尝试从孩子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然后再去引导他们。

1. 正确应对秩序敏感期,接受孩子的固执。

孩子在秩序敏感期会有一些近乎偏执的原则,而且对于秩序的破坏往往产生大哭大闹等过激反应。家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秩序感,尽量给孩子提供符合他内心秩序的环境。孩子在这一时期会产生很多看似无理的需求,如果需求是合理的就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就需要灵活变通处理。如,可以通过拥抱、讲孩子能听懂道理、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情绪,切记蛮横镇压!

2.为孩子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现在,有的家庭采取了将孩子在外婆、奶奶和自己家轮流抚养的做法:周日在外婆或奶奶家,周末接过来……

对于幼儿来说,频繁变换的生活环境,将使得孩子很难产生稳定的秩序体验,进而冲击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所以,为了保护孩子的秩序感,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3.借助敏感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秩序的偏好使得孩子天然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帮孩子建立一种合理、科学的作息秩序,为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奠定基础。物品摆放有序的环境更容易让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感到舒适,生活中有很多习惯,比如摆放碗筷、进门换鞋、玩具归位等都是需要培养的,这些基本的规则和意识通过秩序敏感期的强化,成为内化的行为模式,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4.理解孩子对程序的要求

当孩子因为已经习惯的或者头脑中预期的程序被破坏而哭闹时,家长要理解孩子对于秩序的强烈要求,耐心地处理问题,“重来一次”通常是很有效的解决对策,在无法“重来”的情况下,也要做好解释工作,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可能并不马上买账,依旧大哭大闹,但这是一种健康的痛苦,孩子在宣泄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重来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倾听孩子的痛苦,共情孩子的感受。

秩序敏感期只是宝宝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无论宝宝脾气多坏、闹得多厉害,都不代表他长大以后就是个任性蛮横的人。大人们觉得无所谓的事情可能会导致宝宝内心世界的崩塌,他们就是如此的单纯。家长别错怪宝宝的“较真”,也别和他们较真,要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给予宝宝耐心和理解,适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孩子今后会成为会变的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

你的孩子虽然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但他毕竟是个人。是个人就有独立性,就有隐私。关上卧室门,只是对自我领地的一种保护。不意味着把你拒之门外。即便他要把你拒之门外,关门是内心抗拒你的一种表现,不是抗拒你的原因。

纪伯伦《论孩子》里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