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的根源

 思维星球Star 2023-05-16 发布于山东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那么怎样克服焦虑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我们之前提到的逆向思维
跟产生焦虑的因素反着来,比如: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只是这些说辞就像是正确的废话。道理谁不懂呢?
关键是如何真正提升能力和保持耐心。
1、怎样提升能力
首先,定个目标,确定一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找参照。确定一个标准,努力让自己符合标准。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看招聘信息,让自己满足职位要求。
2017年,我在上海,我的目标是信息系统的项目经理,就在招聘网站上看招聘信息,看大公司对项目经理的要求是什么,对标自己。
技术不足的补技术,证书不够就考证。结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虽然没有达到经理级别,但也成功进入一家自己心仪的公司。
工资由4000涨到到1W+,在上海工资过万是个坎,我用一年跨过去了。 
2、保持耐心
耐心可以说是人类最珍贵的品质之一了,它直指我们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
有耐心先要有全局意识。为什么?
先看张复利效果图
复利效应反映了价值积累的最底层的逻辑。
前期增长非常缓慢,达到拐点后飞速增长。
想获得飞速增长,我们必须冷静面对前期缓慢的增长并坚持到拐点。
很多人都是坚持不到拐点的到来就放弃了。
比如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常需要6个月才能突破平台期。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努力坚持了5个月,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就摇头放弃了。这样的做法真的很可惜,因为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神经元连接会在放弃练习后弱化、消失,下次学习就得重新开始。而那些时常坚持用英语“熏耳朵”的人,往往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听不懂的英语好像都能听懂了,这就是平台期突破的典型表现。我猜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有了全局思维就能正确看待耐心这件事。我们不会因自己进步缓慢而沮丧,也不会因别人成长迅速而焦虑。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自己笃定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牢牢盯住长远价值,把目光放到在5年、10年之后,再看看现在自己的坚持。你将会为自己没有做什么而后悔,绝不会为自己做了什么而悔恨。
加油!


文章看完了,点个赞和“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