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野 |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在中国大学书院交流共同体筹备会上的发言

 sun918 2023-05-16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

5月13日,“中国大学书院交流共同体”筹备会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代表元培学院作发言,元培学院官方公众号受权发布李猛院长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建立于2001年,当时称“元培计划实验班”,2007年正式定名为元培学院。元培学院现在有1200多名同学,这些学生四年的学籍都在元培学院,他可以选择北京大学设立的专业,也可以选择元培学院的古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跨学科专业。

元培学院的学生都共同居住在北京大学35号楼这个公共空间,围绕书院制,我们对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也建设了课程和俱乐部。希望未来和兄弟院校一起把书院制建设落到实处,推动书院制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更好的空间。

Image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是在北京大学积极承担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重任,探索新时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背景下诞生的具有示范性的优质本科教学基地。

学院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在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坚持贯彻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方针,建立起一套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模式和北大风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践行蔡元培老校长“尚自然展个性、化孤独为共同”的理念,以自由学习平台和书院共同体的打造为主线,持续完善全方位新生教育体系,坚持创新元培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不断推动跨学科发展,创建国际一流跨学科学习平台,深入探索中国特色住宿制书院建设,形成以“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完全人格、共同生活”为特色的自由学习生活共同体,引导同学们增强对于知识和自我进行持续深入探索的能力,培养具备完整人格的新世纪各行业高素质领军人才。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前沿,元培学院打造了独特的个性化学习体系,包括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自由选择专业的“双自由”制度、120学分毕业的前瞻性培养方案弹性学习年限、以及导师制度。

尊重选择,培养个性

学生可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全校各个专业的任意课程,可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依照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专业方向。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自由探索,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

前瞻性课程体系

学院致力于构建前瞻性课程体系。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新生讨论课程体系和学生成长课程体系课程,优化选修课程结构,降低选修课和总学分的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弹性学习年限

学院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为学生自由探索和发展提供时间保障。学生可根据自身跨学科和个性化学习安排,申请提前一年或延期一至两年毕业。

导师制度

学院建立涵盖各学科的校聘导师队伍,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专业方向选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的学术实践、论文写作和科研入门方面给予指导。

住宿制书院

元培学院秉承蔡元培老校长“尚自然展个性,化孤独为共同”的教育理念,坚持“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完全人格、共同生活”的办学方针,开启了北京大学探索中国特色住宿制书院全人教育的先河。

学院建立了五育并举的全方位书院课程体系,在住宿制书院中设置德、智、体、美、劳五个模块,开设50余门成长课程,建立融学习和生活为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学院建设了住宿辅导员制度、书院系列课程、各类志趣为导向的俱乐部、书院导师制度等制度,并且鼓励元培学生参与书院服务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领导力培养,加强学生的认同感,建设作为共同体的元培学院与元培书院,以实现“五育并举”的大学教育目标。

元培学生集中住宿,在多元共存的氛围中深入交流、共同成长,为日后书院建设共同体提供支持。元培学院根据住宿制书院的教育目标,书院空间设计理念以“交流”为核心,通过设计优化空间,满足学生们多层次的需求,创造社交机会,落实共同生活,培育学术精神。图书馆、自习室、讨论室、各类活动室、学生电影院、健身房、琴房、舞蹈厅和公共休息区等一系列方便学生交流与生活的功能区,形成了共同生活和思想交流的多功能育人空间载体。

全方位新生教育体系

针对元培学院学生自由选课和自由选择专业的特色,为了帮助新生快速了解学科知识、开拓学科视野、培养学术兴趣、适应学术素养训练,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尽快完成高中向大学转变的重要途径,学院已建立了新生教育体系。该体系以1学分的新生教育实践课程为框架,涵盖了新生训练营、新生学术系列讲座、新生讨论课、导师交流和学业规划等主要内容。

跨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设有古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6个跨学科专业以及“东亚研究”这一与东京大学合作的跨国联合培养项目。本科结束后,元培学院的学生除了可以选择本学院开设的以上六个专业,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其他专业。

国际视野和家国意识培育体系

培学院通过系统的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和社会实践体系的建立,既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又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国际化方面,作为北京大学国际交流的实验基地,元培学院的35楼是校内唯一一所允许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混合居住的宿舍楼。为了鼓励元培学生参加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学院专门设立了“元培学院境外学术交流支持计划”,以资助学生的境外交换、科研学习和跨文化交流。

在筑立家国情怀和意识方面,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元培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十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将暑期社会实践建设为一门课程。

元培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元培特色通识教育体系共包括5个系列,分别为:中国古典文明系列、西方古典文明系列、现代中国系列、现代世界系列、现代科学系列,共12学分。借此帮助同学们建立关于人类文明、社会与科学的整体图景和理解的基本框架,增加学生共同学习经验,构建跨学科对话的基础,打开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对于人类文明重大问题的思考,培养理性成熟的现代公民。

Image

排版 | 沈柳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