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江两河”综合开发造福西藏

 太极虚空 2023-05-16 发布于河北

1991年初,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开发建设委员会成立。经国务院批准的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拉萨河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开工,这是西藏当时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历时最长、涉及多行业、多学科的浩大工程。

“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拉萨河)地区是西藏自治区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以来,区域内先后实施了“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小流域综合治理、日喀则市防沙治沙试点工程、山南地区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工程、雅江中游防护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对“一江两河”地区防沙治沙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工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并形成了日喀则市江当、拉萨市曲水县察巴朗、山南地区扎囊县朗赛岭沙化土地治理示范区(点)。

一位居住在雅江沿岸的山南老阿妈央金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时,家乡一带长达300多里的地方经常会在春季刮起沙尘暴,天昏地暗的,而从上世纪末开始,逐渐得到了改善,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沙尘暴这种恶劣的天气了。

2010年至2014年底,“一江两河”区域内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68万公顷,累计投入资金达2.52亿元,项目区沙化土地中新增林地面积2.08万公顷,新增草地面积5.12万公顷。

如今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与公路沿线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画。

长达10年的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证实,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循环发展态势,植树造林、人工种草、水利建设等活动有效地改善了该区域的环境状况。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专家介绍,从卫星遥感图像上可以看出,“一江两河”流域地表植被覆盖面积明显增加,水土流失和风沙减少,98.83%的区域环境综合指数有所提高。

同时,“一江两河”流域的降水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大风和沙尘暴日数明显减少。近年来,拉萨的沙尘暴天气一年平均仅1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