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骨灰盒相伴的这些日子,我理解了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什么

 茶境 2023-05-16 发布于浙江


文/嵇振颉

图片

去殡仪馆正式上班的前一晚,直到凌晨,我仍在辗转反侧。


好不容易睡着了,我却做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梦。梦中出现一具面容扭曲的女尸,怎么也甩不掉……

打开台灯,镜中的我脸色发白,汗珠从额头滴下来。我感觉到丝丝寒意正在蔓延,像涨潮的海水,逐渐没过我的身体。

为了抵抗恐惧,我索性把身体缩成一团坐在床头,用发呆和惆怅打发难熬的时光。

现实中的工作场景,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以前,我参加过几次长辈的追悼会。一进入大厅,花圈、花篮以及上面挂着的挽联,便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撕心裂肺的哭声,一张张悲痛欲绝、挂着泪痕的脸庞,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迹。

每个人的终点,都在这里汇聚,进而归于沉寂。

然而我的工作地点不在召开追悼会的大楼,而在旁边那幢三层的红色小楼里。迎接我的是一位戴眼镜、超过五十岁的张姓男子,他带着我认识这栋楼里的同事。


从一楼走到三楼,没有一张笑脸迎接我。

我理解这种温度较低的氛围,毕竟我的工作与死亡打交道。见多了死亡,就是内心再开朗、乐观的人,也会变得沉默、冷峻。

不过我不会直接接触尸体,我的工作是看护骨灰盒。

骨灰,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痕迹。所有功过得失、善恶名利,都在一把火中化为灰烬。

“争什么争!人到最后都要走这条路,即使万贯家财,死时一分钱都带不走。”偶尔听到那些打扫卫生的阿姨在休息时说出这句有深度的话。我想,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把财富、荣誉、名利看得很淡吧。

难怪曾听人说:“如果一个人想不通,让他去参加一次追悼会。从火葬场出来,还有什么事情看不开?”

这里是骨灰寄存处。眼前,是好几排和普通成年男子身高相当的柜子。我怔怔地看着这些柜子,里面存放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骨灰盒,还是一段或闪耀或沉默的人生。

职业的新鲜感,只持续了不到一周,取而代之的是工作的相对稳定、内容的单调乏味。从老张身上,我几乎能看出几十年后自己的模样。

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个工作能收获人生价值吗?我陷入迷茫。


图片

我的郁郁寡欢,被一个人看在眼里。

一天中午吃饭,老张叫住我,问我是否适应工作。我跟他说了埋藏在心底的苦恼。


“你觉得我们的工作没意义?”老张惊讶地问我。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存骨灰、取骨灰,把亲属领到骨灰盒前,然后默默地离开,给亲属留出与逝者交流的空间,就这么简单。当然,我会履行好我的工作职责,只是看不出这份工作的意义何在。”

老张放下咬了一半的排骨,注视着我。许久,他才开口说:“你以为这份工作,就是把家属领到骨灰盒前这么简单吗?每一个骨灰盒究竟代表了什么?我们这么仔细地守护骨灰盒,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两个问题,我沉思良久也没答上来。

“这样吧,以后你送完家属出来,到监控室看一看,你就会明白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这天下午,我第一次踏入监控室。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右手拄着拐杖,左手被她的女儿搀扶着。

从监控画面看,老太太长时间凝视着那个骨灰盒。搀扶她的女儿拍了拍母亲,说:“妈,你有很多话想对爸爸说吧,不要憋着,爸爸都听着呢。”

老太太的身体颤抖了一下,两瓣干枯的嘴唇终于微微张开了。

她从自己和老伴认识的那天说起。

60多年前的一天,少女的她到镇上赶集,买了一大堆东西吃力地往家里拎。回家的路上碰到老伴,老伴看她一个人拎这么多东西,二话不说,便上前帮忙。此后,老伴时不时地往她家里跑,抢着干家务。

图片

来源:豆瓣电影

被老伴的真诚打动,一年后,两个人便在一起了。

结婚后,老伴把老太太当作公主宠着,不仅承包了所有家务,而且几十年来,几乎没吵过架。

得知老伴得了不治之症,老太太的世界崩塌了。她终日以泪洗面,却要在老伴面前装出没事情的模样。

有一天,老伴的精神头非常足,他语气镇定地说自己早就知道了真相,只是看着老伴这么强颜欢笑,不忍心戳穿这个善意的谎言。

他恳求老太太,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照顾好自己。他把一些注意事项,写在一张纸上。可能是病痛所致,字迹歪歪扭扭。老太太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老伴用冰凉的手为她擦拭眼泪。

老伴过世后,老太太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坚持不让老伴立即下葬,说墓穴很冷、很孤独,等到她过世了,他们再合葬在一起。

那张老伴留下来的注意事项,老太太每次来都带着。

今天,她又捧出那张纸摆在骨灰盒的面前,认真地说:“老李,我遵照你的意愿,活得好好的,你在天上可以放心。我会经常来看你,陪你说说话,不让你闷得慌,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也不要隐瞒,说出来吧。”

随后老太太闭上眼睛,不住地点头,仿佛真听见了来自天堂的声音。

母女俩在骨灰盒前待了将近两个小时,他们从房间出来,我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我第一次觉得这份工作如此重要,对老张提出的两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每个骨灰盒,代表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代表着一个活生生的人。我所守护的,是一份亲情,也是一份希望。

图片

刚刚接待了一对母子。母亲30多岁,孩子只有五六岁的模样。

孩子一脸神往地走进房间,迫不及待地问母亲:“真能见到爸爸吗?他耍赖,说好要带我去游乐园玩的,这么长时间也不带我去。”

母亲愣了一下,然后轻柔地说:“会的,你想说的话、想提的要求都可以对他说。”

母子俩站定在一个骨灰盒旁,小男孩转头问母亲:“爸爸呢?他怎么不出来见我们。”

“爸爸就在这个盒子里。”

“啊!他怎么会跑到盒子里面去?”孩子好奇地问。

“爸爸要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暂时只能先待在盒子里。你放心,你在这里说话,爸爸听得清清楚楚。”

“哦,我明白了,爸爸是大英雄,整天都忙着抓坏人,同学们都很羡慕我。”

得到母亲的认可,孩子对着骨灰盒打开了话匣子。他讲了自己在家里如何听妈妈的话,帮着妈妈做家务,在妈妈不高兴时给她讲笑话;在幼儿园里,他是听话的好孩子。

讲完自己的情况,他开始表达对爸爸长时间不回家的抱怨。最近新开了一家儿童游乐园,同龄人大多都去了,唯独他没有体验过。他体谅爸爸工作忙,为了抓坏人,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他。他的要求不高,只想着爸爸能带他去一次新开的游乐园,能陪他度过欢乐的一天……

站在孩子身后的母亲眼圈开始变红。孩子的愿望,一辈子也无法实现了。

我在监控中看到母亲的表情变化,鼻子也开始发酸。


送走这对母子,大学同学萱萱问我要不要参加同学聚会。这次聚会由班长负责联络组织,除了几位出国留学的同学,其他同学都要来。

要不要去这次聚会?从感情上来说,我很想知道其他同学的近况,但是当别人问起我的情况,我该如何作答?毕竟,我的工作并不那么光鲜,甚至很多人觉得有点晦气。

此后几天,除了纠结于是否参加同学会,我又打听了那位母亲的丈夫生前的情况。

原来,她的丈夫是一位刑警。从警八年来,破获无数大案、要案。

这位母亲原本在一家外企打拼,是个不折不扣的“职场精英”。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不得不舍弃晋升的机会,换了一份能顾家的工作。

这位丈夫很是愧疚,承诺完成这次紧急的任务,就带妻子和儿子去旅行。

但是这次任务很凶险,为了打掉一个贩毒团伙,他不得不深入内部,潜伏在老奸巨猾的毒枭身边。

这位毒枭的疑心很重,多次试探他的忠心。因为前期准备得很充分,他一次次化解了危机,并顺利取得了毒枭的信任。这份信任越来越深,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核心的情报。这些重要的情报,他通过非常机密的方式,传递到警方手中。

眼看到了收网的时刻,他的身份暴露了。毒枭恼羞成怒,亲自扣动了顶在他脑门上的手枪扳机。

他倒下了,带着胜利的微笑。

几天后,这个贩毒团伙被警方一网打尽,这个毒枭也被抓获了。

听闻噩耗,这位母亲刚哄孩子入睡。孩子均匀的呼吸声和卧室中那张甜蜜的结婚照,提示着她曾有过的幸福生活。


她满心期待着丈夫平安回来。但是这通从刑警队打来的电话,彻底粉碎了一个女人的心……

她只能背着孩子啜泣,还不敢发出很大的声音,生怕吵醒儿子。

儿子还这么小,丈夫的死讯会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所以,她首先想到了善意的谎言,骗孩子说父亲去了很远的地方执行特殊任务,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回家。

至于这个谎言能隐瞒多久,她也不知道。

图片

纠结了几天后,我还是决定参加同学聚会。

聚会在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包厢很豪华,里面有四张桌子,每张桌子坐20个人都绰绰有余。

这次的费用全部由班长埋单。能力出众的班长,工作不到两年,便晋升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营销总监,年收入超过百万。

很多同学也大变样,男生更加成熟稳重,女生更加风姿绰约。

相比于其他人的穿着,我显得很土气,一身最普通不过的深色职业装。难怪其他同学看我的眼神,总有种不屑的意味。

有同学知道我的工作后,更是嘲笑地说我怎么找了一个晦气又没前途的工作。

人到齐了,班长举起酒杯,宣布聚会正式开始。看着桌子上摆放的菜品和烟酒,粗略估算一下,价格至少在五位数以上。这么大方的做派,自然迎来其他同学的吹捧,一时间各种溢美之词充盈着整个包厢。


班长非常得意地享用着这些吹嘘,频频和其他人碰杯。

这个热闹的场面,唯独我坐在位子上。想到其他同学的工作,再想到工资卡每月打进来的数字,我的内心不禁涌起一阵悲哀。

巨大的差距摆在眼前,我无法像过去那样淡定。

面对内心的落差感和同学们的轻视,我有些忍不住,聚会只进行到一半,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不过,真正能治愈内心伤痛的,也只有自己。我尽力忘记同学聚会上的那些刺耳的话和不友好的行为。

图片

一天下午,来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原以为他们是来送朋友最后一程的,但当他们说出这个人与他们的关系时,我的心弦被一股力量狠狠地拨动了一下。

他们是来接儿子回家的。

这是他们的小儿子,从小懂事听话,有着和他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便去城市打工。

但是挣钱哪有那么容易啊!

他跟着一个包工头,在这个城市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干活。他有的是力气,就是几天几夜不睡觉,干起活来也毫不含糊。

靠力气挣来的辛苦钱,他几乎全部寄回家。这点微薄的收入,老两口都存着,希望能给儿子找个媳妇,将来用作结婚时的费用。

但是上天给这个家庭开了个大玩笑。


接到儿子出事的消息,老太太直接晕厥过去。更可气的是,包工头极力推卸责任,说儿子自身存在重大责任,他们工程队只能出于人道主义,赔偿少量的抚恤金。

那个塔吊下血肉模糊的尸体,血淋淋地昭示他们:儿子与他们已经阴阳两隔。事到如今,他们必须为儿子讨回一个公道,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合理的赔偿数额。

但工程队这边使出种种手段,老两口又不懂法律,给儿子讨公道这件事变得异常艰难而遥遥无期。

他们只好将儿子的骨灰寄存在这里,等到事情终了,才将儿子接回老家安葬。
这一拖,就是两年多。

好在一位热心的律师得知老两口的情况后,主动联系夫妇俩,愿意无偿为他们讨回公道。

在这位律师的帮助下,法院终于判定工程队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并支付老两口一笔赔偿金。同时要求工程队加强安全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儿子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


他们来到儿子沉睡两年多的地方。老大爷颤颤巍巍地掏出一张寄存证。这张寄存证用塑料袋、报纸、手帕一层层地包裹着。

到了儿子的骨灰盒前,他们沉默许久,抱着儿子的骨灰盒,哭得撕心裂肺。

擦干最后一滴眼泪,老大爷红肿着眼睛,掏出一件新衣服,一层层地将盒子包起来,并在嘴里念叨着:“儿子,这是我们为你买的新衣服,好看吗?合身吗?

从房间里出来,老两口紧紧握住我的手,感谢我帮忙照看他们的儿子。

那一刻,这份工作的价值被无限放大。至于那些嘲讽的话语和在同学们面前的卑微感,都抵不过此刻油然而生的价值感。

图片


我开始从心底里接受这份工作,特别是面对逝者家属,我把最温情的一面留给他们。

对他们来说,骨灰盒不再是一个没有生命迹象的物体,而是承载着一份他们对亲人的思念。

从这一个个温暖而感动的故事中,我也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的领悟。

虽然我的这份工作看起来不起眼,甚至被人瞧不起,却能给很多陌生人带来慰藉。我想,这便是我的人生价值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