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里卷不过别人?看看三个小孩在中学怎么过吧。

 新用户1279Y13h 2023-05-16 发布于北京

最近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

《世界最著名学校》

讲的是三个家庭条件比较普通的学生(一个华裔,一位英国本地人,一位非洲裔)在某家基金会奖学金的帮助下入读全英国最好的中学伊顿公学,通过那三位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伊顿公学的一个学期是什么样子的。

里面那个华裔的小孩因为上的是很普通的公立学校,没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样接受过精英阶层的私立教育,因此拉丁语和其他几门主干课的基础是三个小孩子里面最差的。

用国内很流行的话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他两个小孩把彼此当成朋友兼学业对手,把这个华裔只当成好朋友——因为觉得这个人和自己的成绩差距挺大的。

而面对记者的采访,问及如何看待自己在三人小组中处于落后地位时

这个华裔的小孩却说

我不想赶上任何人,只想给自己设立合理的目标

看到这里时真的被深深打动了。

试问国内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坦然呢。

很多时候从来都是活在比较之中,优胜时害怕失去,落后时更是害怕各种被轻视。

尤其是学生阶段,国内的不少小孩子都吐槽,家长喜欢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成绩优秀的孩子。

只要自己没考好,家长就脸色很难看,对自己甚至还会有一些惩罚,仿佛自己不是他们的孩子了;

所以很多的孩子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就必须得非常努力的应试,生怕考不好就要受到家里面的各种打击,各种冷言冷语,搞得非常压抑。

很多人的争强好胜都是被家长逼出来的。

1

比较

而那种争强好胜一方面会促使着那个人非常努力追求成功,但是另一方面又会使那个人压力非常大。

因为会一直逼着自己去成为第一,成不了第一就会觉得是自己的失败;

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直争强好胜,赢不了就心中不乐耿耿于怀,赢了也提心吊胆不敢有片刻松懈生怕被别人追上来,往往到最后身体都不会太好。

想起大三的时候听某个女生说,她在大学里面一直很痛苦。

因为舍友一直成绩比自己好,学得还比自己时间久,每次期末考前自己学到十二点上床睡觉,看着她还不睡继续认真复习的身影就再也睡不着了;

每次考完试离开学校就想把所有书都撕掉,因为真的学得太痛苦了,再也不想多看一眼;

但是一看到那个舍友把下学期的书装进书包里面准备假期去看,自己就咬牙切齿的又装了几本书回家,然后一直不看。

直到要回学校了,一想到又要见到那个已经学完一遍的舍友,心里就非常难受。

那个女生就是典型的,我从小就是必须争第一的,上了大学家里人也经常会问我在班里排第几名,不是第一名就总会很失望。

而那个女生最难受的就是,自己并不是只是不如这个舍友全班第二啥的,而是全班第五到第七左右。

舍友倒是班里前三的水平,偶尔也能排到第一。

这就搞得她非常难受,好像只要超越了舍友自己就离目标很近了,但是就是一直没法超过这个舍友。

以至于每次学校和班里组织活动,舍友不去,她绝对不会去;

从大一到大三,一直在和舍友暗暗较劲。

搞得回到宿舍就总感觉心里堵得慌。

我当时心里就觉得何必呢,保研有那么多个名额,能处在保研范围就够了,争这个名次争得自己肝郁气滞,在大学里面那么不开心,也还真划不来。

不过也知道人各有志,还是祝愿人家能够如愿以偿。

2

竞争

而伊顿公学的校长给他们的新生寄语也没有提什么要让他们追求卓越,超越自己之类的,而是希望他们:

  • 发展自己的个性

  • 尊重其他人的不同

  • 学会与其他人一起生活和工作

看到这三句话自己又在想,应试教育这些年恰恰是要求人训练专项技能,压抑了个性,为了满足那一个标准而不断努力;

而应试很多时候又是高度个人化的行为,学生之间的竞争与比较远多于合作。

所以到了大学很多人都会陷入极大的挫败感之中,因为自己一直引以为豪或者作为自信依仗的成绩在高手如云的大学里面也逐渐泯然众人;

而那些家庭条件好的,一直就读于素质教育落实得比较好的学校出来的同学无论是见识,谈吐,能力,还是思维方式都显得比一路做题卷上来的同学要优秀许多。

很多好学校里面都会有那种中小学阶段的好学生到了大学却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的例子。

同时也有很多人整天在抱怨学校“卷”

  • 就像有人觉得舍友每天早早起床学习,学到晚上十一点才回来,这种早出晚归搞得整天在宿舍打游戏的自己压力很大;

  • 也有人看同班同学动不动报课题发论文考证书而自己啥也没有就越看心越慌;

  • 甚至还有人看学霸交作业为了能得到更高的分数把作业做得远远优于普通标准就更是要吐槽哎呀怎么可以这么卷啊。

其实我觉得说得现实一点,人家追求卓越,坚持认真学习,本来就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那样做也才是真正的对自己负责;

而整天划水摸鱼,躺平摆烂,翘课打游戏,或者出去花天酒地,玩得昼夜颠倒,自诩不负青春,其实很多时候回过头看也不过是比较菜,比较放纵自己罢了。

我大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但是每次遇到认真学习的同学还是会多一些敬意,知道这些人的自律能力和学习态度是比我好得多的。

如果是有心追求上进的人

看到别人的努力会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

如果是懒散的人,也摆正心态,不用去攻击那些努力的人。

人家努力学习获得了成绩,你轻松躺平获得了快乐,都是很公平的。

怕的就是躺又躺不平,学又不想学,只能抱怨别人在卷,那就真的没啥话好说了。

3

态度

纪录片里面的白人小孩也说,

态度比技能更重要。

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可以帮助塑造自己的性格。

而拉丁语教师面对迟到的华裔小孩也会告诉他

晚来总比不来强。

我觉得这三句话都值得记住,然后在遇到不少自己并没有占据优势的场面时好好激励自己。

而那个黑人孩子就更有意思了,看到自己的宿舍曾经住过英国前首相时

不禁感慨道

我们都是伊顿公学的学生

我们学着一样的课程,感觉智商也相去不远:

但我们只不过是在这几年相似罢了。

是的,即便我们都在同一个学校,我们也不过是这几年相似而已。

我们的起点很可能已是天差地别,我们的未来更是极有可能远比起点时的差距更大上千百倍;

所谓同校一场,不过是人生这几年恰好有过交集。

多一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少一些暗自提防,争名夺利。

放眼一生的长度来看,或许会让自己收获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