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AC的书屋|《As Found Houses》:获RIBA总统奖的中国农村自建房研究报告

 LAC_STUDIO 2023-05-16 发布于浙江


“居住建筑的状态反映了在地生活的变迁。记录农村自建房中令人惊讶的设计决策,可以帮助理解中国乡村的日常生活。”
——本书序言


过去 40 年经济和社会转型掀起的非正式建筑浪潮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城乡面貌。 疯狂的建造热潮塑造了新的空间密度, 与此同时,新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使得一种特别的在地性混合建筑成为可能。


本书作者将视角聚焦于中国农村的自建房——它们介于传统乡村风貌和现代生活需求之间,不受高雅品味或正规系统的约束,运用种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空间矛盾。本书通过记录这些农村自建房中令人惊讶的设计决策,探讨中国乡村的适应性建筑文化。


作者介绍

John Lin(林君翰),建筑师,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作为联合主理人创立非营利性研究和设计机构Rural Urban Framework。Sony Devabhaktuni ,香港大学建筑系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如何以建筑的方法解决文化、社会和经济问题。


John和Sony关注中国农村自建房中的创新策略和可持续概念,他们使用建筑学绘图记录和研究这些农村自建房的类型学。该项目获得 2021 年 RIBA 总统研究奖章。
本书内页


Rural Urban Framework在中国的乡建实践

中国农村自建房

/ 独特的在地性混合建造逻辑

一直以来,在正统的建筑学理论研究之外,不断有建筑师将视角聚焦于更为“日常”和“平凡”的建筑物,并试图将其中那些“不平凡“的民间智慧收录到建筑学知识系统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本书将中国乡村中的普遍的自发搭建和自发改造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作者认为,中国近40年的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乡的面貌,而农村的建造行为更加不受法令约束,更加纯粹地呈现出了房屋使用者本身的需求和趣味。

本书中的一个混合建造案例

在本书中的许多案例中,房屋使用者没有放弃房子的原始结构,他们普遍采用改造的方式而非拆除重建,使用通用的混凝土框架和砖结构,用一种智能解决方案来更新他们的旧房子。比如下面这个“Plug-in House”的案例,在原始的传统建筑土楼外部进行了现代技术的扩建。

Plug-in House,一处增建的土楼

作者将这种改造行为理解为一种可持续生活的建造策略。其中包含的方法与正统的、自下而上的建造思路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并不十分关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整体空间规划的一致性,但却某种程度上更好地解决了问题。

书中另外一些“混合建造”案例

除了空间上的拼贴和延展,作者还发现了许多灵活的使用策略——在某些例子中,房屋使用者将其他的文化需求和社交需求结合到居住空间之中,比如“Church House”。

Church-House,一处作为教堂使用的地坑民居


从无意识的自建造逻辑
到可识别的类型学方法
“如果一个人不具有建筑学观察视角,是否像伯纳德·鲁道夫斯基这样锁定观察对象并对其进行记录呢?我的回答是不能。我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眼睛才能看到日常结构中的创造性建筑策略。”
——张永和,本书序言

张永和在本书的序言中讨论了这种把“平凡之物”呈现为“不平凡的观察对象”的建筑学研究方法。他认为,本书两位作者在这份关于中国农村20座自建房的建筑学研究报告中使用了合适的建筑学解读方法——使用单色轴测分析图将非正式的建筑物转化为可识别的知识生产,这种方法既能够清晰表现自建造者的建造逻辑,又不过分突出研究者的自我意识。而书中将每一个被观察的自建房独立命名的方式,清晰地概括其中的建造逻辑,构成了另一层的分析。


本书作者认为,对这些自建房的系统性记录能够被集成为一种适应性设计指南,同时也为农村场景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留存建筑学层面的依据。而通过对房屋进行分类和重新绘制,其设计的自发性可以被理解为清晰且可模仿的空间策略。



除了图像记录和图解分析之外,本书还收录了关于这些自建房使用者生活状况的采访文本。这些不同形式的材料共同构成一种强化的、更为具体的关于中国农村生活变迁的叙事。

作者认为,通过这种建筑学民族志的工作方式,在地性的创新建造策略可以被发现、记录并再次传播并应用到社区的建造当中,同时也为建筑师更正式的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使得建筑师更合理地在以前没有建筑师的地方发挥自身的专业作用。

写在后面

本书不仅是对于中国农村日常生活和建筑方式的观察报告,同时也是两位作者对建筑学理论研究的一次质疑和批判。

正如本书最后提出的疑问:“作为建筑师,我们是否设计得太多了,又或者总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我们是否把自己局限在了一种特定的语言、品味和思维方式中?我们能否变得更加自由?如果建筑师一定要做出某种设计,那是否可以是一种'没有设计的设计’?”

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到《东京制造》,再到《寄生之庙》和《被找到的房子》,建筑师越来越多地在城市和乡村以民族志和考现学的方式对建筑学理论进行反思和补充。

就像张永和在本书序言中评论道,“这种类型的田野观察能够有力地训练我们的建筑学智慧,同时也能够成为建筑师的一种'再教育’。就像是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的学生们被送到农村去接受农民的再教育。”

「 相 关 推 荐 」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伯纳德·鲁道夫斯基

《不确定性》林君翰、奥利维尔·奥特瓦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