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不是为了一劳永逸,就像花开不是为了美丽

 暖风薰醉 2023-05-17 发布于云南

我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一劳永逸。现在读书就是为了以后闲着有吃的,再也不用做事。最好,当一个花瓶无所事事就更好了。

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你看汉献帝就是一个花瓶,什么事儿也不用他经手,自然,他虽贵为皇帝,却连一个能使唤得动的得力助手也没有。这种花瓶,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生死予夺都掌握在曹操的手里,不当也罢。

后来,经历的风雨多了,亏吃得够够的,才明白读书是为了更高效的做事,不是让你躺在舒适圈里安逸功劳簿上等死,况且一个一事无成的小子,又能有啥子功劳?

读书这件事,就像花儿开不是为了美丽,而是为了吸引蜜蜂蝴蝶飞过来吸食花蜜,进行传粉受精最终繁殖出下一代。

所以,有时候,美是为了什么?为了取悦别人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比如,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遇到伯乐,赏识你这匹千里马,战死疆场就是你的命运;遇到心上人,你打扮的美丽,是为了取悦你的情郎。

这是这种感恩,也是一种忽悠的圈套,就像士农工商一样。凭什么士就是要为知己者死,就算他是你的贵人,报恩的方式很多,不是非得为死;凭什么女就是要为悦己者容,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而容?取悦别人,说明你不独立,说明你具有依赖性。

为什么要依赖?都已经是现代社会了,只要有工作,谁离开谁不能过活?有些陈旧的思想该抛弃就抛弃,别钻进套子而不自知。

还有什么士农工商,这是谁设定的骗人的等级观念?你千万不要相信。你觉得读书人就是士,就高人一等,你就大错特错了。新中国,人人平等,大家都是劳动者,凭借双手和本事吃饭,不是说谁读书多谁就可以管理人。管理之位,你行你上,你不行半边稍息立正去。

反正如今的我只知道,思考、实践使人进步,懒惰、安于现状,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抛弃。而且,要想你说的话有人听,除了腰包要鼓,还得你的能力杠杠的。

就像一艘船航行在海上,风浪来了,水手们不会听读书多的那个人滔滔不绝的讲理论应该怎么怎么样,只会听老船长吩咐是左转还是右满舵,是减速还是趁着暴风雨升帆。

这是为什么?

因为老船长带着船员死里逃生是真的发生过,你一个读书人理论再好有谁检验过?要拿水手的性命来检验吗?谁愿意,你愿意吗?赵括的悲剧已经发生过一次,谁知道不想纸上谈兵再来第二回,除非,你是一个傻子,才会把你命运的决定权交给一个只会读书的憨伙子。

在中国古代的阶层里,士农工是不需要多少脑子的,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规定的动作即可,可是商人却需要不停的思考来面对未知的风险,不然,倾家荡产只在一瞬间。

皇帝为了大家安分一点,他好使唤,不给他添幺蛾子,专门进行这么一种划分,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像毛驴一样转着圈拉磨,最后还要笑经商的人地位低,纯纯的给你一副安慰剂,你还吃得很高兴。

如今来看那些经商的,哪个不是人精,哪个不比读书的精英?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你经商,只是告诉你,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会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高效的干活更快速迭代自己的知识储备,更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实践,千万别停下你前进的脚步。

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好,不要只会说,只停留在嘴上,行动起来,去改进去发展去思考要如何完善。

能力实在实践中获得的,将军是在百战余生中成长的。知识不能永远停留在书本上,思想观念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人划的圈圈里,跳出来,你才能发现井外更大的天地。

眼泪

小女孩的泪水不含忧愁

一阵风来就是天阴

一朵云去就是天晴

骄傲

是脆弱的外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