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第一奇人张静江

 熟年人生 2023-05-17 发布于上海

参观张静江故居

从宜园出来,沿着东大街继续往前走,不一会,来到一座高墙大宅前。

门口有许多游客来来往往。这就是南浔古镇上著名的张静江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系张静江祖父张颂贤,又名竹斋,南浔“四象”之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所建。

张静江(1877-1950),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佛号饮光,别号卧禅,孙中山“革命挚友情难舍”。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曾代理浙江省国民政府主席。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踏入故居,可见前后两道大门背后都有构思别致,雕刻精细的砖雕有一写有“有容乃大”四字。出自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无欲则刚”的诗句。

另一写道:“世守西铭”四字。上述八字均有里人周梦坡(又名周庆云,南浔“八牛之一”,近代实业家兼收藏家)所书。

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

故居显露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口加盖即利排水,又能防风的滴水瓦。

室内栋如鳞次,宛如宫殿;雕刻十分精湛,以戏文、民俗图案为主,崇尚一种古朴,自然美,可谓南浔一绝。

张静江故居大门上方悬挂“张静江故居”的横额,正厅上悬挂南通张謇题写的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尊德堂”中堂之画系谢公展的手指佳作。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抱柱对联为同治、光绪二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写:“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厅堂的柱联为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摘自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转入二厅,有“家风家训”图文。先介绍砖雕“有容乃大”和“世守西铭”。“世守西铭”,源于宋朝张载弃官后授徒“东铭西铭”的典故。《西铭》原名《订顽》,为《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张载曾将其录于学堂双壁的右侧,题为《订顽),后程颐将《订顽》改称为《西铭》,才有此独立之篇名。

此篇之核心思想在于以乾坤、天地、父母为一体,以乾坤确立起感通之德能,阐明此德能如何从个体之身位向家庭或家改展开,并推达到下。张颂贤把“世守西铭”镌刻于大厅门楼之前,也正是把他所崇尚的思想理念归结到了“西铭”之中。

二厅、三厅陈列着孙中山所书“天下为公”和张静江手书赠陈立夫“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等横匾和对联,以及有关张静江生平的家谱、家族发展史和张静江一生的大事记略,各种照片、书札、任命状等文物。

其中有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的张静江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民国初期的珍贵历史照片、资料,有孙中山、宋庆龄冯玉祥等名人照片,有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凝于右任陈布雷、蒋介石等名人手札

“尊德堂”家庭合影和张静江夫人朱逸民与好友陈洁如的许多生活照;还有陈友仁提亲致张静江的手札、张静江子女的照片、张家帐本、寿礼簿、全福贴等。

边厅的两边墙上是张静江临摹“八大山人”所作的一些字画,其间有一张琴桌。正厅还有一张桌子系明代家具,现存之物(紫檀木所做)。另有红木“太子床”主要是供午休、喝茶用的。

在张静江故居,人们主要都在看张静江及其一家的图文资料介绍,往往会“忽略”故居精美的建筑构造和内在装饰等。如门梁一角的木雕等。

有游客参观累了,便在偏厅的椅子上休息一会。

厅内有张静江骑自行车的雕塑。

有孙文题名“丹心侠骨”的张静江半身塑像。

参观张静江故居,印象最深刻的是张静江的奇人奇事和孙中山等人对张静江的评语。

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中华第一奇人”。蒋介石称他为导师恩人”。

张静江家族是南浔巨富四象之一,先祖张颂贤以丝盐业起家,至清咸丰初年已拥有雄资,光绪中期更是称雄一方。到其儿孙一代,张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张静江、张弁群等人积极追随孙中山,倾其家产资助反清革命,堪称近代较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名门望族。

张静江,原名增澄,家中七兄弟中排行老二,人称他为二先生。他在青少年时就好交友,尚豪侠,慕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诗句,自名人杰并成为他以后的官名。

张静江生长于清末社会的巨贾富商世家,从小也接受了封建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个在长辈关注下成长起的富家公子哥,承继着祖辈们身上敢作敢为的性格色彩,比普通人则多了一份自主的底气和资本。

组建救火队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南浔发生历史上有名的火烧张公馆事件,南浔丝行埭的一个地方水师统带营因火药库失慎爆炸,酿成大火,损伤无数;同年年底,南浔镇中心再次发生重大火灾,烧毁房屋二百余栋,原本的繁华地带一片废墟。年仅11岁的张静江目睹着老式救火工具在使用上的不便和老百姓们因火灾所遭受的灾难,心中萌生出一种想要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于是向祖父及父亲建议,组建一支以张氏家族成员为主的新式救火队。祖父应允,派人前往上海购置进口救火器材,组建了南浔镇消防史上的张恒和"小洋龙新式救火队。救火队自成立起,凡镇上有火警,必争先出动,为乡民排忧消困,受乡人称颂。而张静江一生跛足和无法医治的骨痛症,据说也是他在一次抢救火险跌伤腿足造成的。

二兄幼时,性殊顽劣,而智异常童。成年即患骨痛症及目疾,虽不良于行,仍精于骑术,每于故里南浔狭巷小街驰骋自如,见者无不惊叹,以为奇技。张久香《二兄述行》

少年侠义

有一次,张静江独自乘坐轮船从南浔到上海处理家族生意。在江苏平望镇过桥洞转弯时,忽然风浪大起,轮船被卷进大浪里眼看就要沉没。张静江在得船主脱险后,船上还有人未能获救,于是大声疾呼谁下水救人上来,救出一人即赏大洋一百元。船上水手及其他识水性的人在重赏之下踊跃救人,几位老弱妇孺全部获救,从而免除了这一次去上海途中的悲剧。到上海后,张静江立即如数发放赏银。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给船主200元钱,直到后来出国。

戊戌变法前后,各种思想流派表现出比较自由与激烈的交流冲击。当时张静江时常往返于南浔和上海帮助父亲打理在上海的外贸商行,专做进出口贸易,而当时中国进口外国商品多,出口的却多为原材料,小商贩们时常受到外国商人的欺压压价一方面,张静江看在眼里也曾多次以张恒和外贸商行的名义替小商贩们出头;另一方面,张静江难免对自己国内事业的发展感到担忧,而以一个商人的本性去思考如何解决当前的局面。

随员赴法

巴黎之行

巴黎之行是张静江一段跨国经商的传奇,更是他一段人生的觉醒时期。但只有遇见了孙中山,他的革命热情才找到了真正的寄托。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震动全国的大事﹣﹣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前后,各种新潮思想流自由而激烈,在上海做进出口贸易的张静江受到百日维新思想的触动加上与外国商人频繁接触过程中见识的增加,他的内心慢慢滋生了一种打破旧体制的强烈望。到1902年,张静江得知自己的好友李石曾有一个以随员身份赴法的机会,于是通过李石曾去央告公使大人孙宝琦,要求也带他同去,得到应允。于是26岁的张静江作为随员赴法。

异国积资

通运公司

抵法后,张静江以侨商身份留居巴黎,并与自己的助手周菊人筹设通运公司,计划回国募款及招股,以开设一推销国货的大公司那时国内华人自办海外贸易的风气尚未大开,就中法民间贸易来说,只有法国人到中国来开办公司、洋行的,还从未有人到法国去开商行张静江招股不成,于是由他的父亲出款三十万元设立通运公司经营古玩、丝绸、茶叶等。张静江在巴黎旗开得胜,成为中国人大赚法国人钱的第一人。用他的账房先生李力经的话来说就是获利之巨,无法估计。张静江就这样在清末民初担当了出国开拓商务的领路人。

初遇国父

1905年冬,亲赴国外筹集革命经费的孙中山先生与张静江巧遇于赴法海轮上。彼时,张静江是清廷驻法国公使孙宝琦的商务随员,要求和国父谈话,国父有戒心,回避他。不料静江先生在甲板上拦住国父,说:你不要瞒我,我知道你是孙文,你不要以为我是反对你的,我却是最赞成你的人!会谈之后双方有了了解,最后静江先生与孙中山先生约定,将来如果革命起事需要钱的话,可拍电报给他,并约定暗号,如拍A 字即是一万元;如拍 B字即两万元;C字则三万元,以此类推即是。孙中山先生将他的地址记在了小本子上,当时并未很在意。

1907年孙中山先生前往河内,计划再次发动起义时,经费没有保障,他忽然想起了张静江,对胡汉民说:我上次在船上碰到一个怪人,脚微跷,说要帮助革命,约定三个字,第一字即一万元,第二字为两万元,我怕此人是清廷的侦探。胡汉民听了则说:反正横竖不亏本,拍个电报试试又有何妨?于是按张留下的地址拍一个字的电报,不多时果真一万元汇到了。过了一些时日,又拍出第二字、第三字,钱均如数收到。不仅如此,1911年3月广州黄花岗武装起义,还有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杀清廷大官僚良弼,以及蓝天蔚在关东起义等行动,均得到了张静江财力上的资助。只要孙中山有电报来,他从不回绝。

出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长

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为了再举革命”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和夺回被窃取的革命果实。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筹建中华革命党,并任命张静江为财政部长,整个中华革命党的财政收支状况的来源与平衡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一方面要把自己的通运公司盈利全部奉献出来,另一方面还要忙于沟通国外各支部对中华革命党的捐款。那个时候张静江以财政部的名义往来世界各国的筹款信件很多,除了言辞恳切的筹款要求,他还是利用这种机会发布一些重要国内军情,并常常在心中鼓励捐资者的革命信心和士气,协助孙中山做好团结国外各支部的工作。


设立证券交易所

1920年2月4日,张静江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这是当时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蒋介石向张静江借款的凭证

1921年张静江、蒋介石、陈果夫等组建恒泰号公司,公司业务则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搞股票和棉花交易,蒋介石股票经营不善,经常向张静江借款。

1922年夏天,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处于危难之中张静江让蒋介石到广州中山舰上侍奉孙中山四十余日,从而取得孙中山的信任。之后蒋介石撰写《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一书,张静江资助出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声望,非常有助于蒋介石政治上的崛起。

1924年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13日即偕宋庆龄等离粤北上。12月4日孙中山一行乘船抵达天津。因旅途劳顿,孙中山当晚肝病复发,病情十分严重。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入京,行馆安排在铁狮子胡同顾维钧宅。孙中山恐终日来客,影响治疗,命随行人员住行馆应酬,自己从车站径北京饭店,延协和医院医生和德国医生会同诊治。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病情恶化,在协和医院手术后仍治愈无望,遂转入行馆静养。然先生病情一路恶化不能遏制,至3月12日上午逝世,终年59岁。

致力于经济建设

1928年以后,张静江逐渐淡化了政治倾向,仍竭力主张按孙中山的遗志,致力于经济建设在革命上张静江是生当人杰的义士;在经济上,张静江确也是国民政府中不可多得的具备组织领导实业建设才能的专家他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经济建设开拓和实践的先期代表,创办西湖博览会就是他对东方纽约梦想的追求。

西博会堪称振兴民族实业的历史图卷,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博览会,展示了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进步与开放的趋势。

1929年西湖博览会轰动了浙江和全国,影响波及国外,与历史上著名的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巴黎博览会1926年费城博览会并称为国际庆典。

《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中曾提到举办西博会的目的:

一是争促物产之改良,谋实业之发达。二是为我国的产品正名,扩大国产的知名度。三是启用国货,救济工商。四是为壮大本省经济之实力。五是纪念北伐战争之胜利。应该说,这几个目的都达到了。西湖博览会的成功,谱写了张静江主政浙江建设的新篇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设立于1928年2月1日。该会主要掌管全国建设事业之研究、计划及不属于各部主管之水利、电气和其他国营事业;拟制全国建设事业之具体方案承包国民政府核办;专责民营电气事业之指导、监督、改良以及办理经国民政府核准试办之各种模范事业。这个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报答蒋介石的忠实支持者张静江而设立的,其每年的预算经费仅10万元,其余主要靠民间集资,和发行地方债券。

张静江在担任建委会委员长期间大力发展国家电力,兴办水利,创建铁路和矿业,先后办起了南京发电厂、戚墅堰电厂、杭州电厂、国际无线电台、长兴等。

主政浙江期间

张静江主政浙江期间,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采取了很多举措。其中又以发展交通为先务。他认为“非利交通,不足以资工商之展”,交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对人类往来、物资流通、繁荣经济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证人员和货物的畅通,发展地方经济,张静江主持兴建杭江铁路,修筑全省公路网,构建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和城镇电话构成的全省电话网,大大促进了近代浙江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浙江省长上任的第一件要事

二次革命”的时候,张静江因支持“倒袁”而被列入乱党之列,受到通缉。族人为避连累将张静江驱逐出族。12年之后(即1927年),国民党北伐胜利,张静江又回到上海,并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当年的“通缉犯”一下子成了政府大员,形势大变。据李力经先生说,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吴兴县政府调阅“南浔镇张氏弟兄驱逐张人杰出族”的全部档案,阅后嘱咐秘书:“此件要传之子孙,存入银行保管箱!”。此话一出,张氏族人们慌作一团,赶紧摆下宴席,欢迎他衣锦还乡。张静江内心虽未释然,但面子上要顺水推舟,即席作了一番讲演,主要内容是请父老乡亲为革命捐款。他说:“革命是破坏工作,现在破坏成功,我要开始建设了,请诸位多多帮忙!”大家自然一致鼓掌,一致拥护。后来张静江在大办建设的时候,果真借助了不少家人和同乡的经济力量。

构建省内公路网

1916年至1927年为浙江公路的发轫时期,在这12年中省筑公路仅有萧绍、嵊新、黄泽三路,计长不过87公里,所支经费达88万元之巨,平均每公里1万余元。同一时期,商筑公路完成路线有杭余、余临、余武、杭富和瓶湖双等11条路段,计程约188公里,各路平均每公里建筑经费6000元左右,整体工程质量难以令人满意。1928年4月,在原省道局基础上正式成立浙江省公路局,执掌全省公路建筑、修养和行车事宜。张静江主政浙江后充分发挥了其职能作用,加速了浙江公路建设速度。

在以张静江为首的浙经省政府的努力下,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1927至1930年间,完成路段有拱三、杭长、杭徽、杭沪、鄞奉等七线,计程约278公里,共需经费约256万元,平均每公里12900余元。此时的工程建筑类取永固方法,因此质量相对较高。同时,商款建筑完成路线,有杭海、绍曹蒿、常玉等十一路段,计程约178公里。两者合计达456公里。短短三年能有此成绩,实属不易。

架设省内电话网

在浙省主席任内,张静江委任李熙谋主持安装架设了自杭州通向上海、南京、江西、福建、安徽、宁波、丽水、永嘉的八大电话干线,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全面电话通讯网。尤其是在器材设备方面,张静江强调要利用欧美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当时杭州市的电话全部改为自动电话,就这一点,在当时的全国也并不多见。

悠悠故土情

南浔是张静江生命的摇篮,留下了他孩提时代的童趣,铭刻着他对故园的记忆。张静江离国后曾吩咐自己的账房先生打点自己在杭州的静逸别墅,有意回乡,然而他最终也没能再回到自己的故乡

蒋介石的疏远,权力的丧失,顽疾的恶化,使张静江离开政治舞台。佛门成了晚年的归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离港赴欧,前往美国,寓居纽约,直至病逝,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南浔。

在纽约的朋友常去看他,给他带来外面各种各样的消息。李石曾先生是他的终生好友,他们在一起总是愉快的,因为李先生一生都在旅行中,见识多广而且富有幽默感,他们那率真而耿直的天性也有共同之处,所以直到晚年,他们还乐于一起坐在河边的绿树下(二叔公坐在轮椅上),共享回忆往事的快乐

然而空门并非真空地带。日本人侵华的种种兽行时时噬咬着二叔公那尊贵的民族心。他虽眼睛不好,但看得清报纸上的大字,同时天天听广播,对时局的发展他脑子里很清楚。袖手旁观不是他的个性,他总在想如何发挥自己仅有的能量来为国效力。经过他与李石曾的周密筹备,1942年12月,他在纽约自己的寓所里,召开了一次世界国际社团同盟的会议,旨在向各国政府呼吁和平,声援中国的抗战。美国、法国以及南美各国都有代表出席。二叔公被推为大会主席,由李石曾代为主持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主持了闭幕式。这是二叔公第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国际会议上出现。

张南琛(张叔驯之子)

张静江是民国史上颇有地位和影响的国民党元老,也是一位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开拓和实践者。虽然在重大的政治抉择上存在着缺陷和局限,但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南浔将张静江故居几经修缮并开放,已构成一道民国旅游文化的风景线,这不啻是对这位先人及其家族的展示或剖白。

2023年5月1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