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小秦氏女儿刚成亲就跑回娘家哭,都是她害的

 琪琪妈的成长经 2023-05-17 发布于北京

动动大拇指

在《知否》剧中小秦氏就有一个儿子,其实在原著中,她还有一个女儿顾廷灿。
这个女儿从小就是小秦氏的骄傲,小秦氏为了她一直在筹谋,只可惜,她的筹谋不但没有给女儿带来幸福,反而害了她。
顾廷灿小时候,小秦氏就看见她的容貌酷似自己死去的姐姐大秦氏,所以,她培养女儿的时候,也按着大秦氏的性情、才艺来。
效果非常好,老侯爷非常满意,因为对大秦氏的爱,对这个女儿的疼爱胜过所有的孩子。
只要顾廷灿想要的东西,没有不给的,想干的事,没有不支持的。
甚至就连小秦氏有什么事,都会让女儿去跟老侯爷说,只要她一开口,几乎都能成功。
不仅小秦氏尝到了甜头,顾廷灿也尝到了甜头。
毕竟是个小孩子,面对父亲的宠爱,她越发学会了讨好。
她以为父亲喜欢她是因为诗词书画,于是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殊不知,父亲对她的爱,也有对她姨母大秦氏的思念。
本来就跟大秦氏有血缘关系,再加上小秦氏的刻意培养,能够像到七八分了。
这样做,短期来看她们母女很受益,看似能够得到很多东西。
但是长期来看,却副作用很大。
让女儿去刻意模仿另一个人,她便很容易失去自我。
老侯爷特殊的宠爱,让顾廷灿养成了孤傲清高的性子,觉得自己才华横溢,曲高和寡。
这样的她,在人际关系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在娘家跟各位嫂嫂关系不好,大嫂和三嫂是迫于小秦氏的压力,不敢对她怎么样。
二嫂明兰是不屑于跟她争高低。
她却因为明兰对她的不屑,自尊心备受伤害。
觉得自己这么有才华,嫁得如此高,明兰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的祝福,真的让她不痛快。
一个人有才华是好事,但是太把自己的才华当回事儿,那就有点自恋了。
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自己有才华的人大有人在,还需要虚心学习。
顾廷灿就没有这样的觉悟,而是喜欢顾影自怜,把自己从小的诗作全部摆在闺房里,屋内陈设也挂着自己的画作。
她不仅觉得自己是优秀的,还需要别人的认可来支撑自己的优秀。
这样的她其实内心很脆弱,一旦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她便先生气,然后开始自我安慰,是别人不懂得欣赏。
于是在别人眼里,她成了清冷孤傲的侯府小姐,虽然有家世,却没有人愿意亲近她。
小秦氏从小对她的教育是有问题的,长大后的性子才如此。
到了议亲的年纪,小秦氏也是操碎了心,托姑老太太给说了公主家的儿子。
嫁到公主家,虽然看起来体面,但并不适合顾廷灿。
首先,顾廷灿的性格,属于不能忍的。
她从小是被宠爱着长大的,老侯爷活着的时候,她总是说一不二。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顾廷灿自然不能接受别人不依着她的想法来。
可是,在娘家可以横行,到了婆家以后,又怎么能事事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呢?尤其是婆家还是公主府。
刚成亲,顾廷灿就摔了个惨。
面对丈夫屋里的莺莺燕燕,她能忍则忍,没想到丈夫却打上了她陪嫁丫鬟的主意,这让顾廷灿不能忍了。
于是也不要清高了,开始跟丈夫大吵,结果这边还没吵明白,公主婆婆就又给儿子送来两个丫鬟。
母子联手打压她,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她接受现实,丈夫多几个女人,她要学会接受。
这份欺负,顾廷灿怎么能接受呢?
其次,顾廷灿精通诗书,瞧不起不如自己的。
她从小就精通诗书,并且喜欢卖弄,觉得自己才情俱佳。
嫁给一个比她有才华的人,让她仰慕,或许会夫妻和睦,琴瑟和谐。
可是小秦氏给她选得这个公主儿子,虽然属于皇亲国戚里上进的人,但是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确实比不上顾廷灿。
这让顾廷灿对他的态度自然没那么好,尤其是对方想要装装才子的时候,她完全不给面子,直接一盆冷水泼下去。
也难怪丈夫会找别的女人装才子,找回自信心了。
顾廷灿自认为不喜欢金钱这等俗物,所以嫁入公主府并没有让她觉得开心,只是想要气一下明兰,只可惜明兰并不在意这件事。
所以,她对丈夫表现出来的态度,自然也有些淡漠疏离。
看不上丈夫,又怎么能得到丈夫的爱呢?
而且以她的性子,即便得到了,也不会珍惜。
最后,公主这个婆婆,小秦氏没有办法去撑腰。
她回娘家哭诉,小秦氏虽然心疼,却先指出女儿的错处。
第一,成亲以后不要整天摆弄你的那些学问。
意思是告诉女儿,成亲了以后,管家比诗词学问更重要,不要天天不务正业。
第二,不要不给丈夫留面子。
虽然自己有才华,却不能因为自己的才华看不上丈夫,总是不给他面子,让他觉得自己没成就感,自然会去别处找成就感。
还给她举例说明,顾廷烨之前那般野马的性子,如今也被明兰哄得柔情似水了。
是在告诉女儿,要学会哄男人,而不是什么都要按自己的脾气来。
第三,丈夫摸个丫鬟不是什么大事,很正常。
丈夫三妻四妾很正常,摸个丫鬟也很正常,只要顾廷灿坐稳了嫡妻的位子,根本不必害怕。
反倒是因为这些事,总抓住丈夫不放,吵来吵去,不仅会伤了夫妻情分,还会落下个善妒的名声。
听见母亲的责备,顾廷灿心里很难过,因为之前在家的时候,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母亲也是事事顺她的意。
小秦氏自然知道她难过,不过她嫁入了公主府,再难过,自己也不能插手。
如果是一般的亲家,她尚且可以过去分辩几句,可是皇亲国戚高门第,她还真的插不上话。
只能在背后给女儿支支招。
顾廷灿的悲剧,其实从小时候就注定了,因为小秦氏对她培养的初心就偏了。
小秦氏对女儿的培养,其实并没有考虑女儿,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
她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女儿培养得像老侯爷已经去世的妻子,虽然得到宠爱,却让顾廷灿从小养成骄纵的性格。
不管是按着大秦氏来培养,还是嫁入公主府,小秦氏考虑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女儿的意愿。
在家里事事都顺着她,也不是爱,而是纵容。
到了婆家没人撑腰,她又不能忍受别人不按她的意思行事,自然处处难受。
婆婆不收拾她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会像父母一样宠着她呢?
在家的时候,不指出女儿的错处,嫁人以后却盯着女儿的错处,这也是小秦氏自私的地方。
明明是自己的养育出了问题,却反过来怪女儿犯错误。
刚成亲就跑回娘家哭,看来她以后哭的日子还多着呢。
只可惜小秦氏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却把责任推到顾廷烨夫妇身上,还开始策划害顾廷烨夫妇的计谋!
果然坏人的脑回路,都很清奇啊!
大家好,我是玛丽,关注我,持续为你分享精彩内容!一起快乐追剧,感悟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